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静物写生优秀课件.

色彩静物写生优秀课件.


1、固有色与条件色
在色彩的观察和表现上一定要建立起固有色观念。 它是我们研究物色变化的不变依据。
条件色是物体在某种光源、环境条件下所呈现的色 彩。光源色是光源的色彩偏向,主要作用在物体的亮部; 环境色是物体周围环境反射的色光,主要作用于物体的暗 部。
2、物色变化规律 a、物体亮部色彩————光源色 + 固有色 b、物体高光色彩————光源色 + 固有色倾向 c、物体半明部色彩————以固有色倾向为主 d、明暗交界线色彩————固有色加深 e、物体反光部分色彩————固有色加深 + 环境色 f、物体投影部分色彩————承托物固有色加深 + 环境色 g、物体色彩冷暖关系与补色对比关系
6、色调 即色彩的调子,也就是色彩在绘画总体组合中的一种色彩
倾向性。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质,而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 整体颜色的概括评价。在明度、纯度、色相这三个要素中, 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我们就称之为某种色调。
色调是一种独特的色彩美感形式。它对于表现绘画 主题思想、情调意境,具有无法替代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形成色调的自然因素有地理环境、气候、季节、时间和光 线等,这些因素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色调变化。某一色调 的形成,实际上是综合了多种因素的结果。
② 干接法
快干衔接:用色较干,能及时见效 掩映衔接:用极薄的、半透明的颜色罩在已干的底色上,色层掩
映产生另一种色相,并与底色自然衔接 留色衔接:用清水将部分干色打湿,参照湿色调色 虚实衔接:利用非白,使上下色层在视觉上相混;用一种较干的
颜色在已干的颜色上皴擦,虚实相生,常用于作品后期调整 水整衔接:用清水刷在已干或半干的衔接不自然的色层上,在笔
3、 原色、间色与复色
原色:根据太阳光谱绘成的颜料色环,其中红、黄、 蓝称为三原色。原色是指这一颜料中的色彩,已不能再进 行分解。也可以说,红、黄、蓝这三个基本色,不可能用 其他颜色调配出来。三原色是色彩中最纯正、鲜明、强烈 的基本色,但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各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合的色彩称为间色,即红调黄得橙、 黄调青得绿、红调青得紫。由此,可产生红、橙、黄、绿、 青、紫六色色环。如将六种色与相邻色相再调合,就可以 再得六个间色,即红橙、黄橙、黄绿、青绿、青紫、红紫。 这样可绘制成12色色环。
记住:冷暖是相对的 。
第三章:水粉画的材料工具和技法
一、水粉画的性能特点 水粉画的最主要特点是颜料的含粉性质和不透明性,
是一种覆盖力较强的、且有粘着性的不透明颜料。 由于水粉颜色含有一定分量的白粉,使色彩干湿之
间有明显的差别,即湿时色彩较暗,干后白粉色浮现在表 面,明度比湿时要强,而色彩鲜明度减弱。这一状况,使 水粉画在制作中掌握色彩干湿变化时增加了难度。
3、纯度
纯度是说明色质的名称,也称饱和度或彩度、鲜度。色彩的纯度强弱, 是指色相感觉明确或含糊、鲜艳或混浊的程度。高纯度色相加白或黑,可 以提高或减弱其明度,但都会降低它们的纯度。根据色环的色彩排列,相 邻色相混合,纯度基本不变。对比色相混合,最易降低纯度。
4、冷暖
冷暖即色性。这是心理因素对色彩产生的感觉。人 们见到暖色(如红、橙、黄等)一类色彩,会联系到阳光、 火光、鲜血等景物,产生热烈、欢乐、温暖、开朗、活跃、 恐怖等感情反应。见到冷色(如蓝、青等)一类颜色,会使 人联想到海洋、月亮、冰雪、青山、绿水、蓝天等景物, 产生宁静、清凉、深远,悲哀等感情反应。
运笔方法:
摆——下放笔,稍运行,常为方笔触 贴——轻触纸,不运行,宜于丰富色彩和产生肌理变化 刷——下按笔,长运行,笔接笔,色成片,宜于大面积涂色 扫——色不匀,无定法,宜于表现蓬松之物和活跃画面气氛 点——重触纸,轻提笔,宜于表现高光、斑点 揉——重按笔,迂回绕,兜底色,用于上下色层不均匀混合,体现色彩变化 擦——轻拂纸,疾速过,见飞白,宜于表现光线、阴影、速度和虚实关系 勾——行中锋,如书写,成线状,用于加强轮廓和表现纹样及线状物 挑——朝上行,速提笔,露笔锋,宜于表现有力度的物象 拖——长运行,不着力 用笔灵活、放松,尽量保持宽松心态,不为微观的形似所束缚,做到自然流畅。
3、控制水粉颜料干湿色差的技法 提前量法:上色前就预计到颜色干后的效果,有意识的将颜
色调的深一些 试色法:在不能准确判断颜色干湿变化的情况下,可先试一
小块色,干后如有偏差则加以改进 干笔法:用较干的颜色作画,干湿色差的反应并不大,且颜
色干的快,能够及时察觉干后的效果并及时修改 薄涂法:这是接近水彩的画法,颜色薄施,层层加深,干湿
变化不大,易于掌握
4、水粉画的笔触与衔接
笔触: 水粉画是通过笔触塑造形体的。 a、根据不同对象的结构用笔。 b、根据不同的环境用笔。处理前景时,笔触要硬、厚、 强烈而丰富;表现物体受光部分和主体物时,笔触要肯定 明确,转折强烈有力;背景远景主要是烘托气氛,笔触需 要宽大、薄涂、含蓄概括;表现物体暗部和次要位置时, 笔触应该变化、微妙,显示出暗部细微的色彩变化。
由此可见,物体本身并不具有色彩,而是光投射到 物体后,通过吸收和反射才产生色彩的。
2、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
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产生的色相是不同的。白色 光是有色光的混合,色光混合得愈多,愈显得明亮,也愈 近于白光。光谱上的红和蓝绿、紫和黄绿、蓝和黄等对比 色光混合,都合成一种色光的色相。而颜料的对比色混合 则成为灰黑色。颜料混合多,纯度越差,色相倾向越灰黑。
第二章:色彩基础知识
一、色彩的性质 1、形成物体色彩的原因
发光体发出的光,是直接或通过物体的反射后间接 进入人们视觉感官的,光的波长有长有短。红色类的光波 长,蓝、紫色类的光波短。各种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 应是有选择的,同时具有吸收和反射的功能。当然,任何 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物体对色光的吸收、 反射或透射能力,也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
光源色,可以或多或少地改变物体的固有色,它对谐调色彩 关系和形成色彩调子,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色彩训练中, 能认识并表现出光源色的色彩特点,也是色彩学习的要求 之一。
环境色,是指某个物体在不同环境里,其固有色会受环境色 彩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即环境的色彩反射到物体上,及物 体色彩与环境色彩对比中,产生的色彩变化。因此,一个 色彩单纯的物体,在具有条件的环境里,可以使单纯的物 体,产生复杂的色彩变化,这变化的色彩称为环境色。一 般绘画色彩,都着重研究环境色的色彩规律与色彩效果; 装饰绘画,则是研究固有色的色彩规律的。
色环演变:
4、补色
在色环中,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 紫、蓝与橙)互称为补色。补色对比,是最强烈鲜明的对 比。在对色彩观察与感受中,补色对比的情况是普遍存在 的,每一个颜色都有其相应的补色。如写生一个红色背景 中穿灰色衣服的人像,在观察色彩关系时,人像的肤色与 红色背景在对比中,必产生偏绿的补色成分,灰色的衣服 也同样会显示出灰中带绿的色调。实际上这是生理视觉形 成的错觉,这错觉主要显示出色彩对比中的补色关系。
笔触的衔接 笔触的衔接分湿接法和干接法。湿接法多用于第一
遍色的衔接,干接法多用于第二遍色的衔接和最后的调整。 ① 湿接法:当一色未干时,参照此色接上另一色,即使干 湿色差不同,干后色彩效果基本自然
溶合衔接:当涂上一种颜色后,以残留在笔头上的颜色 溶合另一种颜色,再与先涂上的颜色
相接,两色含有共同的色素 渗化衔接:在水的作用下,使两色相溶
复色:如果将两个间色(橙与绿或绿与紫,紫与橙相混合) 或一个原色和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青与橙) 混合都可得复色。由此可见,复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 成为色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伊登12色相环是由近代著名的色彩学大师美国籍教师约翰 斯·伊登所著"色彩论"一书而来。它的设计特色是以三原色 做基础色相;这色相环中每一个色相的位置都是独立的, 区分的相当清楚,排列顺序和彩虹以及光谱的排列方式是 一样的。这十二个颜色间格都一样,并以6个补色对,分 别位于直径对立的两端;发展出十二色相环。
色彩静物写生
主讲人:李健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色彩基础理论 第三章 水粉画材料工具与材料技法 第四章 色彩静物写生 第五章 作品赏析
第一章:绪论
一、水粉画的定义 水粉画是以水为媒介,用不透明的粉质颜料和水胶绘制而 成的色彩画。
二、水粉画的特点 水粉画是极富表现力的色彩画种之一,它的起源早于油 画和水彩画。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完美的结合了油画和 水彩画的特点,形成了坚实厚重、水色交融的面貌,形式 语言极为丰富。在材料方法上采用白色调配其他颜料作画, 或采用颜料厚画,以追求不透明的粉质色彩效果。水粉画 在我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特殊的发展过程。随着用水粉画 形式写生的画家日渐增多,水粉画突破了宣传广告的单一 功能,成为与油画、水彩并立的画种。
二、水粉画的材料与工具 1、颜料(常用色彩):
黄色类:柠檬黄、淡黄、中黄、桔黄、土黄 红色类:土红、朱红、大红、玫瑰红、深红 褐色类:赭石、熟褐、生褐色 绿色类:粉绿、淡绿、中绿、翠绿、深绿 蓝色类:湖蓝、钴蓝、群青、普蓝 无彩色类:白色、煤黑 2、画笔:专用水粉笔 3、画纸:素描纸、水粉纸 4、其他用品:调色盒、水桶、喷壶、吸水布或海绵
5、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光源,即发光体,是物体颜色的来源。发光体与产生 色彩现象的关系十分密切。太阳是主要的发光体,阳光是 具有各种波长的光,可称为标准光。所有物体,在阳光的 投射下,反映出来的色彩比较全面而纯正,即色彩概念上 的固有色。日光灯的光,是偏蓝青色的冷调光,红固有色 的物体在日光灯光下,色彩是不鲜明的。普通家用电灯的 光是偏黄的。其他如磷光、各色霓虹灯光,只有单一的某 种波长的光,基本上不能显示出物体在正常阳光下的色彩 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色调的类别很多,从色相分:有红色调、黄色调、绿 色调、紫色调等;从色彩明度分,可以有高调子、低调子、 中长调子等;从色彩的冷暖分有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 调;从色彩的纯度分,可以有鲜艳的强色调和含灰的弱色 调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