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解剖学+案例分析

呼吸系统解剖学+案例分析

呼吸系统解剖学
Anatomy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CASE
文某某,女,25岁 主 诉: 反复打鼾、白天嗜睡10余年 气促2月余,咳嗽咳痰5天 于2014-08-27 入院
入院检查:
✓ 脉搏:142次/分,呼吸:25次/分,血氧饱和度:85%,吸入氧浓度29% ✓ 身高158cm,体重125kg,满月脸,重度肥胖体型 ✓ 全身水肿,昏迷,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干性啰音
分利尿可以减轻气道水肿,降低气道阻力。
呼吸系统解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呼吸道:
鼻、咽、喉、气管和主支气管及分支

第三节 肺
第四节 胸膜与胸膜腔
第五节 纵隔
第一节 概述
一、组成:
呼吸道:传送气体
肺:气体交换

二、功能: 呼吸功能,与发音、嗅 觉及内分泌有关。
第二节 呼吸道
上呼吸道 鼻、咽、喉
左主支气管: 细长、走行较水平,经 左肺门入左肺
右主支气管: 粗短、走行较直,经右 肺门入右肺,易坠异物
HFCWO高频胸壁震荡排痰仪 HFCWO技术比传统胸部物理治疗:
① 更有效清除呼吸道深部痰液,提高肺功能,减少肺炎的 发生率和与此相关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②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③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受体位及技术限制,减少人员
测试前呼吸机模式(PSV:PS 8/PEEP6 ,FiO2:35%)
心电监护:
时间 起始 1.5h 5h 24h
BP(mmHg) 138/80 148/78 124/64
130/83波动
P(次/分) 98 95 101 96
R(次/分) Spo2(%)
28
92
26
95
24
92
25
94
高流量湿化氧疗
膜和脏胸膜。
壁胸膜: 胸膜顶
肋胸膜 分部 纵隔胸膜
膈胸膜
胸膜顶
壁胸膜 胸膜腔 脏胸膜 肋胸膜
肋膈隐窝
纵隔胸膜 膈胸膜
膈肌
上叶 下叶
脏胸膜:肺表面浆膜
二、胸膜腔 pleural cavity
指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共同形成潜在的密闭 腔。腔内为负压,含少量浆液。
肋膈隐窝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NIV+无创排痰
在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前2小时,NPPV联合无创策 略技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显示优于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
Medicine(2017) 96:12
NIV+无创排痰
清理气道分泌物:
置入口咽通气道(OPA) 在起始2小时内每20-30分钟使用吸痰管经口咽通气道尽可能深 的插入气道抽吸(抽吸前拍背)
治疗过程
患者气道分泌物多,排痰能力差,短期无法去除人工气 道;
0726下午更换金属气切导管,堵管,护士按需吸痰,经鼻 高流量氧疗HFNC,生命体征平稳
更换金属套管后HFNC
湿化后,痰量过多,湿化仪温 度降到31度

肺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支气管树
支气管肺段
定义:
由肺段支气管 的分支与所属 的肺组织构成。
分段: 每侧有10个肺段。
三、肺的血管
肺有两套血管: 第一套:是肺的功能性血管,专门进行气体交换。 肺A:——肺泡形成毛细血管网。 肺V:——小V汇集而成。
第二套:是肺的营养性血管。 支气管A:营养各级支气管、肺、胸膜。 支气管V:
入院诊断
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右中下肺中央型 低分化鳞癌 TxN2M0, 右中下肺切除术后
2.重症肺炎(细菌+真菌) 呼吸衰竭 3.气管切开术后 4.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组 高心病 心功能不全
问题:脱机困难!咳痰无力!
试用高流量湿化氧疗辅助撤机
0719 高流量湿化氧疗(T 31-34℃,氧流量 30-45%,流速3555L/min)
实验室检查
BNP:(2014-8-26日)2580pg/ml 心脏彩超示(2014年-8-26日)全心扩大,左心功能不全,
EF25%。 血气分析(2014-8-27):PH 7.23 ,PCO2 75mmHg ,PO2
52mmHg CT (2014-8-27)示:双下肺炎 CVP:32-40cmH2O
形态:呈半圆锥形
一尖:肺尖
一底:肺底(膈面)
两面:外侧面(肋面) 内侧面(纵隔面)
三缘:前缘:左肺前缘有 心切迹
后缘 下缘
内侧面(纵隔面) 肺门 hilum of lung 肺根 root of lung
肺的分叶 左肺:上、下两叶 右肺:上、中、下三叶
二、肺段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气管 左、右主支气管
效果还是不佳, 怎么办??
治疗措施
改变体位:由平卧位改为半坐卧位
控制参数不变; 监测参数: VTE 490-540ml MV 10L/min; 患者神志转清醒; 患者体重降到100公斤,总共减轻25公斤!
动脉二氧化碳监测
75 74 70 67 65 62 60 57 52 46
PaCO2 (mmHg)
③ 通过胸壁振荡刺激纤毛的摆动频率,加之气流的作用,使 痰液涌向大气道。
无创通气+ HFCWO使痰液涌向大气道, 通过咳嗽咳出。 问题:咳嗽受限(无力、无咳嗽)如何 排除痰液?
机械的吸入与呼出技术(MIE)用于气道粘液清除 如何增加咳嗽峰流速?-清除分泌物?
Mechanical Insufflation-Exsufflation for Airway Mucus Clearance
The use of assisted cough to enhance airway clearance in individuals with neuromuscular disease is essential to produce and maintain peak cough flow above a minimum and thereby avoid retained secretions that cause infection, inflammation,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雾化治疗: Salbutamol 5mg+ambroxol 15mg
如有效(pH 至少增加0.05 - 0.10以及 KMS 至少降低1 point),在 随后的12-24小时内Q1H吸痰,Q6H雾化.如患者能自行排痰,拔 出OPA
Medicine(2017) 96:12
Medicine(2017) 96:12
四、气管 trachea
位置:位于食管前面,上端
平第6颈椎体下缘,下端至
胸骨角平面分左右主支气 管,分叉处称气管杈
结构:气管软骨呈“C
形”,开口向后,有14-16 个。气管切开术,在第3-5气 管软骨处。
分部:颈部、胸部
左主支气管 气管隆嵴 右主支气管
五、主支气管 principal bromchi
占用,降低体力消耗。
目前在美国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是 清除气道分泌物的标准措施
HFCWO高频胸壁震荡排痰仪
原理
① 轻柔地挤压和放松胸壁,产生振动,能够使分泌物得到 松解,粘液的物理性状发生了改变(水平方向的力)。
② 作用于胸壁的正压产生了呼出的气流,压力释放后产生 了吸气的气流,改变粘液表面的剪切力(上下方向的 力)促使肺内各级支气管的分泌物脱离气管壁。

下呼吸道 气管
主支气管及分支
一、鼻 nose
功能:气体通道、嗅觉器官
(一)外鼻 鼻根 鼻背 鼻尖 鼻翼
(二)鼻腔
鼻中隔 易出血区 (梨氏区)
鼻腔分部
鼻前庭 固有鼻腔
外侧壁
上鼻甲 上鼻道 中鼻甲 中鼻道 下鼻甲 下鼻道
鼻粘膜:
嗅区 olfactory region 呼吸区 respiratory region
结论
在ICU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 患者的第一个2小时,使用OPA 和吸引技术,联合患者的适当 体位,并且雾化吸入Salbutamol +ambroxol ,是可行的,简单 的,安全的和有效的方法用于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Medicine(2017) 96:12
第四节 胸膜 pleura
一、胸膜 :是覆盖于肺表面和胸壁内面的浆膜。分为壁胸
Coug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irway clearance, particularly in individuals with intrinsic pulmonary disease, weakness of respiratory muscles, 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that impairs breathing.
改变体位











平卧位
半坐卧位
治疗过程
患者神志逐渐转清醒; 每天充分利尿治疗;
患者体重从125公斤降到100公斤,总共减 轻25公斤!
病例经验
① 无创通气参数设置应个体化,同一种疾病,不同患者, 设置不同;
② 无创通气注意细节,如体位等对通气效果的影响; ③ 患者重度肥胖,心功能IV级,全身水肿,气道壁水肿,充
(二)喉软骨
甲状软骨:形成喉结 环状软骨:完整,颈部标志 杓状软骨:成对 会厌软骨:吞咽时封闭喉口
(三)喉腔
1、喉口
2、喉腔侧壁有上下两对黏膜皱襞:
前庭襞 前庭裂
声襞 声门裂——喉腔最狭窄部 声带:声襞、声韧带和肌共同构成
3、喉腔分部
易水肿 导致呼吸困难
4、喉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