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机拆装及结构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轧钢机拆装及结构分析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型
所涉及课程:金属塑性成型原理、塑性成型概论、压力加工原理及金属材料锻压、冲、挤、拉、弯综合实践
计划学时:4学时
一、实验目的
了解轧钢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1 轧钢机械设备的概念和分类
1.1 轧钢机械设备的概念(轧钢生产中完成一系列工艺过程的设备)
1.1.1 主要设备
①轧钢机
以实现金属(钢锭、钢坯)在旋转的轧辊间依靠轧制压力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的机械设备。
②主要设备的配置一标志着轧钢车间的主要特征。
1.1.2 辅助设备
轧钢车间除轧钢机以外的各种机械设备。
占设备总量的比重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1.2 轧辊的结构和参数
1.2.1 分类
有槽轧辊/平轧辊/特殊轧辊。
1.2.2 轧辊的结构
图 1.1.1 轧辊的结构
1-辊身;2-辊颈;3-辊头
a-梅花形的辊头;b-扁头形的辊头;c-带双键形的辊头
①辊身
工作部分,轧槽,平辊或微凸、微凹型。
②辊头
传动连接或吊装部分,其形状由连接轴型式确定,梅花型、单键型、双键型、万向节型。
③辊颈支持固定轧辊部分,即安装轴承及轴承座部分。
形状由轴承型式确定,滑动轴承或圆柱滚动轴承为圆柱体,液体摩擦轴承或球面滚柱滚动轴承为圆锥形。
辊颈、身交界处为应力集中处应用过度圆弧连接,属于强度薄弱环节。
1.2.3 轧辊的主要参数
1.2.3.1 型钢轧辊主要参数
①辊身直径
②辊身长度
③辊颈尺寸
④辊头尺寸
根据连接轴的型式确定。
1.4.2 型钢轧辊的强度效核
图.1.3 轧辊的受力及内力图
1.4.5 轧辊几种典型的断裂形式(见表
2.1.7)
表.1.7 几种典型的断裂形式
断裂形式原因分析
钢板轧辊辊身中间部位断裂,断口较平直为轧制压
力过高、轧辊激冷等原因。
如断口由一圈氧化痕迹,
则为环状裂纹发展造成
带孔型轧辊在槽底部位断裂,常发生在九辊式用后
期。
如新辊出现断裂应检查轧制压力、钢温、压下量
等工艺机轧辊材质
辊颈根部断裂,常发生在加工轧辊时根部圆角半径
r 过小,造成应力集中,应加大圆角半径。
轴承温度
过高也可能出现辊颈断裂
辊颈扭断,断口呈 45°,当扭矩过大时传动端可能
出现
辊头扭断,常从辊头根部断裂
当冷轧薄带钢时,轧辊压靠力过大,此时扭矩可大
于轧制力矩,启动轧机可能断辊头
2.1 轧辊调整装置的作用和分类
2.1.1 作用
①调整工作组工作辊轴线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正确的辊缝,给定所需的压下量;
②整下工作辊高度,保证轧制线高度一致;
③调整工作辊的平行度;
④轴向调整与固定;
⑤板带轧机上轴向调整,以保证辊型和板型;
⑥换辊和事故处理操作。
2.1.2 分类
①安调整对象分:压下装置(调上辊)/压上装置(调下辊)/
钟辊调整装置;
②按用途分:径向/轴向调整装置;
③按驱动方式分:手动/电动/液压调整装置。
2.4 轧辊平衡装置
2.4.1 轧辊平衡装置的作用
①消除间隙(压下螺丝与螺母间、压下螺丝与止推垫间、工作辊与支持辊辊面间、轴承与辊颈间配合间隙,改善轧件的咬入条件;
②提升轧辊与压下装置共同完成辊缝的调整;
③保证四辊板带轧机工作辊与支持辊间的摩擦条件,避免打滑。
3 轧钢机机架
3.1 概述
①机架是轧钢机工作机座中最大的部件;
②机架承受轴承座传来的全部轧制压力,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③机架由两块牌坊+连接梁组成。
3.2 机架的结构型式与其主要参数
3.2.1 机架的结构型式
⑴闭式机架(见图1.4.1)
图1.4.1 1700 热轧带钢连轧机经轧机座机架
1-轨座;2、12-机架;3、10、13-螺栓;4-支撑辊换辊小车;5-横梁;
6、8-键;7-滑板;9-箱形横梁;11-支撑辊轴向压板;14-测压头;15-下横梁
整体封闭式框架,整体铸造或电熔渣焊成,强度、刚度大;换辊从非传动侧轴向抽出。
⑵开式机架
上盖+u形架组成;开式机架一螺栓连接,强度、刚性差;半开式机架一斜锲连接,刚度、强度介于闭口与开口机架之间;预应力机架一液压螺母锁紧拉杆,连接上下半牌坊刚度较好。
⑶无牌坊短应力线轧机
3.2.2 主要参数
⑴窗口尺寸 HxB
①窗口高度 H
②窗口宽度B
闭口机架;开口机架。
⑵立柱尺寸
①断面形状:工字形、矩形、方形; ②断面尺寸与机架强度、刚度有关 4 连接轴与联轴节 4.1 连接轴的类型与用途
表 1.6.1轧钢机连接轴的类型和用途
5.1 主减速器
⑴特点
①中心距A —一级1 000~2400,速比i=7~8;二级 2 000~2 400,速比i>7~ 8, 接触强度硬齿面,A 2/A 1=1.3~1.5,接触强度一致。
②人字齿—保证轧制过程中运动和载荷传递平稳,利于产品表面
质量及承受较大的扭矩,
3525-=β、端面模数 Mn=8~45 。
③结构设计时应注意齿轮的转向、齿轮的配置及齿轮的出轴方向。
⑵齿轮配置
①原则:减小齿轮轴所受的向上跳动的合力,提高密封性及其齿轮寿命;中间过渡齿轮所受合力尽量向下,避免齿轮跳动。
②充分利用低速轴、大齿轮机联轴节的重量抵消低速轴所受向上作用力
5.2 人字齿轮
⑴特点
①中心距 A 受辊径尺寸限制,速比i=l。
②人字齿一传递并分配扭矩,齿轮大,齿数少,Z=20~40;端面模数Mn=8~45, 抗弯强度大。
③损坏形式一般是点蚀。
⑵倾翻力矩
6 主电机的选择
6.1 主电机类型
⑴交流同步、异步电机一中小型型钢轧机,横列式轧机、复二重现材轧机等;
⑵机械特性较软的异步交流电机一三辊开坯或二辊叠轧薄板轧机;
⑶交流变频电机一连轧机组;
⑷直流电机一连轧机组。
辅助设备
⑴辅助设备的作用、地位
⑵辅助设备分类
①改善轧件外形的设备:矫直机、剪切机、卷取机;
②张力设备:活套支撑器、围盘、各种传感器;
③移送设备:辊道、冷床、推床、升降台、翻钢机、吊车、输送机等;
④表面加工设备:酸洗、镀锌机组、打捆机、包装机;
⑤改善机械性能设备:热处理炉、加热炉、拉伸弯曲矫直机、平整机组。
三、实验(设计)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轧钢机
四、实验要求
认真听取教师对轧钢机的讲解,以形成对轧钢机械的初步认识.五、实验步骤及结果测试
先听取教师对轧钢机的讲解,自己对轧钢机一一认识.
六、考核形式
(1)本实验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方法内容包括:
1)预习情况(20%)。
2)基本操作(40%)。
3)实验作风(包括安全卫生、仪器破损、实验室规则遵守情况等)(10%)。
4)实验报告(包括报告的完整性、图表的规范性、书写工整、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结论正确等)(25%)。
5)创新意识(5%)。
七、实验报告要求
每一位参加实验的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并按时交指导老
师处。
实验报告按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格式纸填写,要求写清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简介,对实验记录内容整理后写入报告,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