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检验人员继续教育的探讨-医学检验论文.

医学检验人员继续教育的探讨-医学检验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分析了医学检验人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继续教育是提高医学检验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医学检验人员;继续教育;教育模式;问题;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285-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

继续教育是对在职检验人员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方法。

1 检验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检验专业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理论及实践水平,扩大知识面,尤其是临床医疗和检验专业的综合知识。

据有关资料统计,连续5年不学习,知识陈旧率达30%,8年不学习,知识陈旧率达50%,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获得的知识约为一生获得知识
总量的80%~90%。

这不难看出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2 检验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
2.1 脱产或半脱产办班学习: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脱产或半脱产,集中办班学习效率较高,能较系统地解决某专项问题,也可配合相应的实习,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训练的目的,同时授予国家级或省级继续教育学分。

2.2 会议形式的学术交流:一般由国家级省级医学会的检验专业委员会主办,通过会议通知或邀请函定期将检验工作者召集起来,包括著名专家的学术讲座,大会或分会发言、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参会者能迅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动态、新进展,并取得相应的继续教育学分。

2.3 函授与面授结合:这是一种普及的、科学合理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在我国被广泛应用数十年,深受欢迎与认同,能为各职称级别的检验工作者寻求继续再教育创造条件。

2.4 业余大学:我国业余大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包括成人高考专、本科,专升本、夜大、专修班、研修班等,学制通常为两三年,大多利用业余时间,教育对象主要为没有太大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中青年,为他们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机会,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普及开来有助于中青年检验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2.5 进修学习:多数为下级医院的骨干检验师派到高级医院系统地学习某项专业知识或技术特长,通过训练掌握所学的技术为医院开展医疗新项目做贡献。

2.6 广播电视、互联网远程教学:为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由高等医学院校承担并主持开展此项工作。

3 检验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目的及意义不理解:卫生部规定各级职称的检验人员每年需要取得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才能晋升,许多检验人员也就把继续教育当成一种负担而失去了原有的目的和意义。

40%的医院没有按检验人员所接受的教育、能力、年资、职称等实行分阶段培训。

3.2 部分检验人员对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检验人员缺编,工作量大,缺乏主动学习热情、缺乏经费,管理不到位,从而使检验人员培训和使用未能有机结合、学与不学一个样,从而导致检验人员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3.3 检验人员对继续教育有关规定了解不够:一部分临床检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对象、方法及管理学分的具体要求了解不够,对继续教育有关规定学习不到位,科室也没有制订合理的检验专业继续教育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