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高二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及重难点的确定本节教材的核心内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通过对人的染色体分组图和性别决定图解的介绍,得出XY型性别决定方式。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但不是难点。
详细介绍了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基因型和表现型、婚配图解及其主要特点,体现出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
教学中要重点落实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重点落实让学生理解色盲遗传的规律,对其它伴性遗传方式的分析和理解要进行难点突破。
在第六章中,该节内容若只研究XY染色体的遗传,属于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若同时研究XY染色体与另外一对常染色体的遗传,则属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综合常染色体分析实际问题时,教学中应进行难点突破。
本节内容与细胞分裂、受精作用、生殖发育等其它章节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
2、学情分析及重难点的突破学生已经会认识染色体结构,就能看懂染色体分组图,并分析出男女之间性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进而理解人的XY型性别决定方式。
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书、讨论和书写性别决定图解,就能掌握性别决定这部分重点知识。
学生有了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基础,知道了红绿色盲症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隐性)控制,就能正确书写基因型和表现型;通过对性别决定图解的书写和分析,就能看懂红绿色盲症的婚配图解,并通过书写6种婚配图解和分析其特点,就能总结出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所以,教学中通过学生介绍,启疑看书,规范书写,分析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循序渐进的进行重点落实。
学生能理解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就能分析其他伴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
所以,教学中可以通过启疑,让学生课后先书写、先分析,第二课时再归纳总结。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本身就是学生的难点,具体应用于解决伴性遗传问题时,对学生来说就更加困难了,如果再融入遗传系谱图综合分析,就成了高中生物学中最难的内容之一了。
所以,教学中应遵循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先解决分离定律的应用,再突破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最后才是遗传系谱图的综合应用;还要通过精选例题、讲清思路、重在过手和检测反馈来进行难点突破。
(第二课时完成)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人类男女染色体分组图的观察、对比,让学生既获得了分析染色体图的能力,又了解了性染色体类型;2、通过对XY型性别决定图解的书写和分析,让学生总结出XY型性别决定的特点,从而认识到:“男性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含有Y染色体就生男孩,男性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就会生女孩。
”改变中国旧社会对妇女不公平的看法和待遇,破除生殖问题上的封建迷信思想,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色盲症的了解和对色盲遗传图解的书写和分析,培养学生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能力,掌握色盲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和色盲遗传的特点。
4、通过书写和分析遗传图解以及相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并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学会生物学问题的规范性表达的技能技巧,提高运用遗传规律推测遗传病、分析一些遗传现象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对全校学生色盲症情况的统计、处理和分析,让学生能掌握生物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一般方法。
6、通过让学生改正遗传图解的常见书写错误,使学生建立起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媒体及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指导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对本校全体学生的色盲调查统计,并准备发言稿。
3、学生课堂书写的表格(附后)。
四、教学设计思想1、体现现代构建主义思想: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有序的学生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动同化和顺化的过程;在伴性遗传规律的掌握和应用上,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不是先告诉学生一些顺口溜伴性遗传的规律,死记规律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是让学生投入到规律的发现过程当中来,让学生自己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
2、采用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策略。
通过构建一个严谨、互动和探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能感受到生物科学的严谨,并深入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上新课之前,首先给大家展示一段小动画(受精作用——受精卵——胚胎——婴儿)提问1:这是一个什么过程?(人的胚胎发育过程)提问2:婴儿的性别是由于受精卵内什么的不同来决定的呢?(可能有同学答出:遗传物质,基因,染色体等)[教学目标达成](一)、性别决定我们先来看教材上的这四幅图,《展示幻灯片:人的染色体分组图》提问:人的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23对)学生回答后强调:有23对同源染色体。
(图中男女不同的一对染色体用红线勾出,引起学生的注意。
)提问: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中主要区别是什么呢?(让学生观察、分析男女染色体组成的差异)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从图中看出,第23女性形态相同;男性形态不同,而且有一条非常短小。
这对差异明显的染色体对人的性别起决定性的作用,叫做性染色体。
女性是同型的XX,男性是异型的XY。
而其它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叫做常染色体。
因此,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应是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这时可让学生动笔在书中图6-29、图6-30下写出人的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种类和数目的组成情况。
)下面,只考虑性染色体,请同学们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出人的性别决定过程。
(在课前发的课堂书写表格上完成练习)《展示幻灯片:人的性别决定图解》教师讲清过程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先相互讨论,再回答。
提问1:一对夫妻一心想生个儿子,一定能办到吗?提问2:从遗传角度分析,生男生女是怎样决定的呢?(老师巡视,待学生讨论基本有结果时,请两位中下成绩的学生回答。
)讲解:确实如此,生男生女的决定因素不在母方,关键是取决于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的种类,如果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完成受精作用,就会生个女儿,如果是含Y染色体的精子完成受精作用,就会生个儿子。
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几率,取决于男性产生的这两种精子的比例,这两种精子的比例是1:1,所以生男生女都有1/2的几率,不可能包生儿子。
小结: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XY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是比较普遍的。
ZW型性别决定方式也比较常见,ZW型性别决定方式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看书,勾出一些重要知识点就可以了)杂合子之分,杂合子肯定是表现正常,但是携带致病基因;男性就只有一个色觉基因,没有纯合子与杂合子之分。
提问:这五种基因型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婚配方式呢?(六种)《展示幻灯片:人的婚配方式》首先,请大家把这些婚配方式中,双亲的表现型说一下?(老师问,学生一起回答)(挑选出一种婚配方式,老师写出遗传图解,做规范展示。
)《展示幻灯片:两种典型的婚配方式》现在,就请同学们写出这两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在课前发的课堂书写表格上完成练习)(待同学们写好之后,从比较典型的错误中挑出几份,先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请同学们仔细分析查找错误,老师讲清楚后请该表格的填写学生亲自上台纠错。
通过实物投影仪将自己的错误一一改正。
)(改正完后鼓励同学们给以掌声!)《展示幻灯片:这两种典型的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规范书写》(并通过启发提问的层层深入,引导同学们分析色盲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途径。
)提问1:男性的色盲基因是怎样传递给子代的呢?(只能随X染色体传给女儿)提问2:男性的色盲基因的来源于哪一个亲代呢?(只能来源于他的母亲)提问3:女性携带者的色盲基因又是怎样传递给子代的呢?(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讲解:女性携带者的色盲基因可以传给儿子,也可以传给女儿。
提问4:女性携带者的色盲基因来源于哪一个亲本呢?(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讲解:女性携带者的色盲基因可以来源于父亲,也可以来源于母亲。
提问5:女性患者的父母有什么特点?(父亲肯定是色盲,母亲可能是携带者,也可能是色盲)下面请同组同学讨论一下,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有那些特点?(待学生讨论基本上有答案的时候,请一位成绩较好,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来回答问题。
)1、隔代交叉遗传外祖父色盲(X b Y)→母亲携带者(X B X b)→男孩色盲(X b Y)祖母携带(X B X b)→父亲色盲(X b Y)→女孩携带者(X B X b)2、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展示幻灯片:一个色盲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对刚才同学们总结出的两个特点进行一个回顾。
最后,请同学们对伴性遗传下一个准确的概念。
[教学目标巩固]1.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人的一个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是()A.22对常染色体+XY B.22个常染色体+XC.22对常染色体+XX D.22个常染色体+Y (答案:B)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问①: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机率是多大?②:再生一个孩子,是白化病女儿的机率是多大?③:若又生了一个儿子,患白化病的机率是多大?解析:①生一个白化病的孩子,不考虑性别的话,就简化了问题,直接根据双亲都是Aa、Aa,后代出现aa的机率是1/4 ;②在第①题中已经求出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机率是1/4,现在只需要清楚这个孩子是女孩的机率是1/2 ,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满足题意,所以,1/4 × 1/2 = 1/8 ;③已经知道生了个儿子,只需要求出患白化病的机率是1/4 就满足题意了。
(答案:① 1/4 ;② 1/8 ;③ 1/4 )3.口答:为什么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答:因为男性只要有红绿色盲基因就肯定患红绿色盲,而女性必须是同时有两个红绿色盲基因才会患红绿色盲。
)4.有一个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除他的祖父是色盲外,他的父母、祖母和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来源过程是()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解析:先画出遗传系谱图,再推导可能的基因型,写出遗传图解就能直接得到答案。
(答案:D)5、(2000年广东高考题)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
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的预测应当是()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儿子和女儿都有可能出现患病解析:和第4题一样,先画出遗传系谱图,再推导可能的基因型,写出遗传图解就能直接得到答案。
(答案:D )[总结、拓展、启疑]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是性染色体的组成来决定的。
根据生物的雌雄个体间性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性染色体又主要分为XY型和ZW型两类。
同学们要着重理解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特点。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行为与性别相联系。
人的红绿色盲遗传,是典型的伴X隐性遗传,其遗传特点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隔代交叉遗传,第二、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第三、不可能由父亲传给儿子。
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是有区别的。
在伴性遗传中还有伴X显性遗传和伴Y染色体遗传,比如,人类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外耳道多毛是伴Y染色体遗传,它们都有不同的遗传特点,请大家课后自己先分析一下,写一写基因型和表现型,还可以简单归纳一下它们又会有什么样的遗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