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一、教学要点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系统的概念。
3、系统的特征。
4、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4、对人的认识的三阶段。
6、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7、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8、责任原理的基本内容。
9、效益的概念。
10、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
11、伦理的特性。
12、伦理原理的基本内容。
13、关键名词:管理原理、系统、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权利、责任原理、效益、效益原理、伦理、伦理原理二、习题(一)填充题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 管理和战略,__________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_________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5. 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_____________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6.管理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7.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管理系统属于____________。
8. 科学知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9.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_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二)选择题1.系统有哪些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客观性B.集合性C.层次性D.相关性E.稳定性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A.集合性B.层次性C.相关性3.责任原理要求________________。
A.权利尽可能集中,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B.明确每个人的职责C.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D.管理者要尽可能授予下属权利,以激发积极性E.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4.________指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5.________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6.伦理具有哪些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
A.非强制性B.非官方性C.普适性D.扬善性7.下面哪些不是人本管理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
A.职工是企业的主体B.人是“经纪人”,所以是要给予足够的物质激励,就能让他为企业卖力C.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D.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E.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对此管理者要给以压制8.职责界限要清楚,一般来说,在生产第一线的,应负哪些责任_______________。
A.直接责任B.间接责任C.实时责任D.事后责任9.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的伦理经营和长期效益之间有___________。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10.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_________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
A.权限、利益、能力B.职责、权限、利益C.职责、权限、能力D.职责、利益、能力11.系统原理的要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A.整体性原理B.动态性原理C.开发性原理D.环境适应性原理E.综合性原理12.“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的是,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如人少好办事。
但是反过来,如果"三个各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
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B.即使管理无方,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C.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D.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三)简答题1.1.简要分析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简述研究管理原理有何意义。
3. 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4.系统原理有何要点?5.什么是系统的综合性原理,有何含义?6.人本管理有何主要观点?7.简述实现有效管理有何途径,并比较其差别。
8.分工明确,职责是否也会明确?要注意哪几点?9.列宁曾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
”怎样才能做到完全负责?(四)问答题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以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2.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以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3.何谓“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又如何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4.何谓效果、效率和效益?人类一切活动为何要遵循效益原理?5.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什么?管理者如何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6.与法律相比,伦理有哪些特征?伦理与法律及效益的关系各是怎样?三、习题答案(一)填充题1.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2.人,物,信息;3.要素;4.战略,管理;5. 利益相关者6.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伦理原理;7.自然系统,人造系统,人造系统;8. 科学知识,组织才能,实践经验;9.系统目标,系统实施方案选择;(二)选择题1.BCD2.A3.BCE4.C5.A6.ABCD7.BE8.AC9.A 10.B11.ABCDE 12. C(三)简答题1. ⑴客观性,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和客观规律的表述,因此,它与管理工作中所确定的原则有严格区别。
⑵概括性,管理原理是对包含了各种复杂因素和复杂关系的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描述,或者说,是在总结大量管理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舍弃了各组织之间的查别,经过高度综合和概括得出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⑶稳定性,因此,管理原理能够被人们正确认识和利用,从而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取得成效;⑷系统性,管理的实质,就是在系统内部,以人为本,通过确定责任,达到一定的效益。
2. ⑴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⑵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⑶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3. 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
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4. 管理者理解系统原理要掌握以下要点,⑴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
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⑵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
⑶开放性原理,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
在管理工作中,任何试图把本系统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绝的做法,都只会导致失败。
⑷环境适应性原理,环境可以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系统,系统也可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环境。
⑸综合性原理,所谓综合性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
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还要由综合而创造。
5. 所谓综合性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
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还要由综合而创造,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6.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7. 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实现有效管理有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
⑴高度集权、从严治厂,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取得企业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从而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
⑵适度分权、民主治厂,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使企业全体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奋斗,从而实现高度的工作效率。
两条途径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上的客体,职工处在被动被管的地位;后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的主体,使职工处于主动地参与管理的地位。
当企业职工受到饥饿和失业的威胁时,或受到政治与社会的压力时,前一种管理方法可能是有效的;而当职工经济上已比较富裕,基本生活已得到保证,就业和流动比较容易,政治和社会环境比较宽松时,后一种方法就必然更为合理、更为有效。
8. 一般说来,分工明确,职责也会明确。
但是实际上两者的对应关系并不这样简单。
这是因为分工一般只是对工作范围作了形式上的划分,至于工作的数量、质量、完成时间、效益等要求,分工本身还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所以,必须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方式对每个人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⑴职责界限要清楚;⑵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⑶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
9. 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因素。
⑴权限,明确了职责,就要授予相应的权力;⑵利益,任何管理者在承担风险时,都自觉不自觉地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⑶能力,这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
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定理,职责、权限、利益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能力是等边三角形的高,根据具体情况,它可以略小于职责。
这样,就使得工作富有挑战性,从而能促使管理者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注意发挥智囊的作用,使用权限也会慎重些,获得利益时还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但是,能力也不可过小,以免形成“挑不起”职责的后果。
(四)问答题1.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系统具有⑴集合性;⑵层次性;⑶相关性。
从系统原理的要点中管理者可以得到如下启示,⑴整体性原理,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⑵动态性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⑶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⑷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
⑸综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