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清华版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克拉玛依准东第三小学
课程类型:信息技术必修
教材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版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32课时
设计者:郭放文
一、课程实施背景:
(一)学生方面
1、本计划针对六年级学生,大部门校内学生,已经通过学校的三年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有了熟练的操作计算机水准,所以孩子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已经比较厉害了。
而且现在孩子们对计算机也有深厚的兴趣。
2、六年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观察、理解、想象、思维能力,学习态度也比较端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正确明确,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上课时较为活跃,不太遵守课堂纪律,另一个问题是许多学生学习计算机感兴趣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进行正确引导。
(二)教材方面
从学生内容上看,本书是这套教材六年级下册。
共四个单元。
内容生动,介绍了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
主要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的仿真软件的作用方法,通过探究性的问题研究和直观易学的图形化编程,促进学生对程序设计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力风暴VJC1.5仿真版”软件窗口的界面和功能及其基本工作;
2)认识“能力风暴VJC1.5仿真版”软件的“直行”、“转向”、“显示”、“发音”、“启动电机”、“延时等待”、“停止电机”、“结束”等模块编写程序;
3)教会机器人学走路、学转弯、学唱歌、学画画……并会多次循环;
4)学会用“能力风暴VJC1.5仿真版”软件中的“红外测障”、“亮度检测”、“地面检测”、“声音检测”等模块编写程序,给机器人予智慧。
;
5)学会建立新变量,掌握比较变量大小的方法;
6)理解广播与接收消息的含义,会运用广播与接收消息创作故事或游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能力风暴VJC1.5仿真版”的快捷性,培养学生学习“仿真机器人”的兴趣;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求新知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几何美感意思和严谨的思维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5)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
(一)教学资源
1、书本资料:
清华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清华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用书。
(二)实施手段
1、导演流程:预习、练习、展示。
2、学生方式:探究、合作、讨论和自主学习,先学后讲,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完成每堂
课的探究。
3、练习处理:随堂练习,随堂操作展示。
4、教学反馈:课堂反馈主要通过观察、问答、交流、示范、展示等途径来实现,课后反馈主要通过课后作业、谈话,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五、课程评价
本课程评价贝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组成,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80%,结果性评价占20%。
(一)过程性评价(80%)
测试(20%)
不及格的学生,可以申请补修和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