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大近建筑史第一讲 绪论

东大近建筑史第一讲 绪论


四、教学要求(Requirements)
▪ 作业 罗马爱奥尼柱式绘图+课堂笔记(听课和阅读笔记)
结业考试 1、选择题 2、作图并简答 3、论述题
五、教材(Textbooks)
六、参考书目(Reference Books)
19世纪末叶以前:
1、世界建筑史丛书(远古-现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8 3、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三联书店,2004,一版 4、贡布里奇,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一版 5、(英)克鲁克香克主编.弗莱彻建筑史(20版,中文版),知识 产权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5
讲课次序:
史前建筑——古埃及——古西亚(古印度)——古希腊——古罗 马——中古时代(封建欧洲、伊斯兰)——欧洲文艺复兴——近现 代世界
三、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 )
教学遵循以史料为主,史论结合的方式 课程讲授时将每一历史阶段的建筑问题分为八个部分:
1、概述(background):自然与文化背景
纵向系统:按时间顺序划分——古代(42学时)+近现代(30学时)

史前建筑

● ●●
古代 近代 现代
当代
300万年B.C.
3200c.B.C. 1750s 1914 1960s
BC=before christ
AD=Anno Domini=in the year of our lord
c.BC=circa BC
2、建筑物(main architectural types ):代表建筑类型及简述
3、建筑技术(architectural techniques ):结构方式、材料、施工等 4、建筑形式处理( architectural forms):包括群体布局(城市、广 场、园林)和特征处理(形式构件、细部等) 5、建筑实例(case study) 6、本讲小结(conclusion) 7、课后思考问题(questions after class) 8、深度阅读指南(guidelines for intensive reading)
一、教学目的(Teaching goals )
设计类课程
技术类课程
教学目标
实现手段 职业建筑师
历史与理论类课程 深化和提高的途径
▪ 系统了解人为环境的演变过程和世界建筑发展的时空序列。 ▪ 辨析不同历史风格形成与演化的逻辑动因(自然与文化因素)。 ▪ 培养和丰富自己的史观和文化修养,提高理论水平。
在建筑学术和建筑历史研究或著述上大体流行着这样一种分类方法:
将世界建筑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称为西方建筑,以欧洲为中心, 将埃及和西方古代建筑作为历史的前期,现代建筑看作发展的结果; 另一部分称作东方建筑,其中又包括中、印、伊斯兰建筑……
—— 李允鉌《华夏意匠》
第一讲 绪论 Introduction
20世纪之后:
6、(英)威廉J·R·柯蒂斯著,20世纪世界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11年 7、吴焕加 刘先觉等著,现代主义建筑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2006年 8、(英)肯尼斯·弗兰姆普顿著,张钦楠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 的历史,三联书店 9、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 提高对建筑的鉴赏水平,建立自己的建筑价值评价系统。
▪ 通过学习世界建筑宝库中的经典案例,辨证地吸收借鉴其中的 优秀经验与手法,丰富设计技巧。
二、教学内容(Course contents )
横向系统+纵向系统 横向系统:按地理性质,即五大文明发源地——尼罗河流域、地 中海地区、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
世界建筑史 A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1、弗莱彻建筑史(Sir Banister Fletcher’s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中的“建筑之树” (the Tree of Architecture,第4-16版) 以西方人视角编写建筑史 2.伊东忠太的世界建筑分布图 以东方人视角写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