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三篇】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三篇】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三篇】一、测试成绩分析本班现有32人,全部参加了考试,总分2846分,人平均88.94分,优秀人数27人,优秀率84%,及格人数31人,及格率97%。

本次测试比较满意,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二、试题结构和特点结构:本试卷包括十道题:第一题区分声母和韵母,第二题和第三题选择正确音节,第四题用笔画组生字,第五题看图写字,第六题看拼音写词语,第七题组词,第八题选择正确答案,第九题按原文填空,第十题读短文回答问题特点:1、突出基础知识。

从知识点上看,覆盖面广,对整学期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都有涉及。

在本次测试题中大部分来自于课本的原题或课本原题的改造。

2、注重能力培养。

本次试卷题中,除了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外,还注重设计了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

(1)考查学生汉语拼读能力与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体现知识综合。

第八题用选择正确答案的方法来考察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

三、典型错例分析:1、错误率的是第二题判断对错,有的是忘了拼写规则,有的则是太马虎。

2、第四题用合适的笔画组字,有些同学不知道怎么组,以至于出错。

3、第三题选择正确的读音好多同学忘了画横线,这说明学生做题比较马虎,不认真看题。

4、第九题按原文填空,有些同学掌握的不是很牢固,会背不会填。

三、反思与对策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重视。

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易错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汉语拼音还是在识字、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字词产生混淆。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

3、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短文阅读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

这些题大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强。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在写话方面,坚持每天写日记,为写作打基础,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

总之,本次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较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虽然学生的阅读题完成得不是很理想,但跟试卷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关联。

四、今后改进教学策略1、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

3、注重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

4、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方法。

5、重视词语的积累,增大阅读量,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

【篇二】一、试题命题分析:本学期一年级的语文试卷是市教研室统一提供。

本份试卷共十二大题。

一、连一连,看谁连得又对又快。

此题共有两小题,第一小题看拼音连线,着重考查学生对二类字的掌握情况。

第二小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形容词和名词搭配的掌握。

二、猜字谜。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猜谜识字的能力。

三、看拼音写词语。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类字的掌握情况。

四、照样子,用你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

此题重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五、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偏旁归类识字的情况。

六、比一比,再组词。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七、照样子,让生字开出美丽的花朵。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一字组多词的能力。

八、选字填空。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同音异体字的区别与词语的运用能力。

九、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和掌握。

十、按课文填空。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必背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从此题可以看出今后的命题和执教方向:要加强对低段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

十一、把下面的词语组成句子,并加上标点。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掌握能力,能知道什么是句子,并能给句子加上适合的标点。

十二、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看看谁最棒!此题不但考查了学生的书写能力,表达能力,还展示了学生的绘画能力,有利于加强知识的综合性。

纵观本份试卷,试卷命题者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命题,注重对学生字词句掌握情况的考查。

本份命题难度系数不高,所以学生的成绩还是比较理想。

二、答题质量分析:本真参加期末语文科测试的学生共305人,及格率91.69%,平均分数88.79分,满分的学生有50人,优秀率71.76%。

现就答题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连一连,看谁连得又对又快。

此题除了成绩较差和个别把“植树”连错的那些学生外,同学们完成都比较好,得分率高,由此可见,教师比较注重这类题目的积累拓展。

2、读一读,猜一猜。

此题学生字谜猜中的占90%,但在书写过程中“量”字把里字的笔画写重叠,由此可见,学生还是比较粗心,教师在批改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学生出现的这些小问题。

3、看拼音写词语。

此题有些学生把“玩笑”的“玩”写成“完”,因为“玩”和“完”是同音字,学生容易混淆,建议老师以后多指导学生区别同音字。

“家乡”的“乡”写成“想”,“因为”的“为”下点写错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把拼音、同音字混淆了,当然关键是他们没认真读拼音。

4、照样子识字(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此题学生做得也很好,就是有些学生把加两笔看错为加偏旁造成失误,可见学生对这几种识字方法掌握不是很好。

5、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此题学生做得不错,可也有一些孩子是书写笔画不太正确或有点模糊,说明有些孩子对偏旁字还没有完成掌握。

6、比一比,再组词。

此题除了一些学生书写不规范外,其他学生都完成得非常好,说明学生对这项知识掌握得非常好。

7、照样子,让生字开出美丽的花朵。

此题有些学生不照样子开花,而是自作主张在花朵上组词,说明学生审题很不认真。

8、选字填空。

此题学生答题质量也不错,也是那些成绩很差、书写质量不行的学生有误和个别选择正确但在抄写的时候却出现错误,这是很不应该的。

9、在括号里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此题是随便写三对意思相反的词,这类题是平时经常出现的。

总体来说,完成的质量也很不错,但也有个别学生不会写,一些学生书写质量不行,有些学生是漏笔画,如“冷”的右边写成了“今”。

10、按课文填空。

此题学生也完成也不错。

第1小题绝大部分学生没有错。

但第2小题出现许多错误,如“老师”的“师”左右交换写,“亲爱”的“亲”写成“新”,“唱啊”的“唱”写成“歌”,“办法”写成“为法”,“一起”写成“一走”等。

11、把下面的词语组成句子,并加上标点。

此题是整张试卷中做得最差的一题。

多数学生能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也有一些学生会组句子但不知道应该加什么标点符号,还有一些学生是根本不知道怎么组句子。

这类题型平时少出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得分率不高。

建议教师以后加强组句子训练,让学生对完整的句子有感性的认识。

12、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看看谁最棒!此题第一部分学生的答题质量也不错,就是有个别学生在书写时出现错别字,或是把“小草发芽了”写成“小苗发芽了”。

第二部分是根据句子画一幅画,这类型题第一次出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还是做得不错的,基本能读通句子画出“小草(种子、小树、柳树),花儿(桃花),小燕子”这些景物。

缺陷就是有些学生只画一种景物,没有把春天的特点确切地展示出来。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对春天这个季节没有真正的了解。

三、建议与措施从本次试卷中发现学生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很不错的,也积累了不少词句。

但是就答题质量来看,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书写的正确性,尤其要从细节处入手,要把学生细微的小错误都要纠正过来。

从本张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完整的句子认识不够,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告诉学生什么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什么怎么样)或是(谁在做什么),让学生对完整的句子有感性的认识。

【篇三】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期末考试的结束,标志着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本次考试参加学生36人,平均分74.7分,有30人及格,6人不及格,及格率83.3%;90分以上的有14人,占38.9%。

总体来看成绩不是太理想。

两极分化严重,成绩好的接近满分,成绩差的只有几分,这样的学生有四个,使平均分下降了10分。

因此对学困生的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试卷共四大题:一、基础知识;二、课文知识;三、阅读短文;四、习作。

第一大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内容班级全面,包括拼音、汉字、多音字、形近字、成语、标点符号等等。

内容紧扣课本,不乏灵活性。

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知识。

在看拼音写词语中,“铁路”和“失败”,并不是要求会写的字,而是会认的字。

这两个词语写错的比较多,这也是与自己平时没有要求到有直接联系的。

“幸福”这个词错误也是非常多的,很多学生写成了“高兴”的“兴”,“福”字写成“衣字旁”或把中间的“口”写成“田”。

第二题是课文知识。

相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孩子的直观思维较强,每一道小题对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

写有关“蝉”的诗句,学生很多写的是《所见》的前两句诗。

而在《静夜思》中写思乡的诗句时,学生有很多也是写的前两句。

谚语对学生来说,书中的记得还可以,但在书写时,由于不是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比较突出。

同时学生积累的谚语也是由于不会写字而出现错误。

在按课文内容填空时,4.5两道题都不是按原文填空,而是拆分开来,这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

第三题是阅读题。

这是原来中高年级的积累:蔬菜歌。

在这首儿歌中,失分最多的是填写这是几种蔬菜。

受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所致,学生不理解儿歌中部分蔬菜。

像竹笋,在我们这里就不是蔬菜,但也有学生知道有些竹笋是可以吃的。

葫芦在我们这里也不是蔬菜,而是做瓢用的。

还有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羊角葱。

对于“九月柿子红似火”中的“柿子”,我们一致认为它就不是蔬菜,九月的柿子应该是一种水果,而这首儿歌是蔬菜歌,看来在儿歌中它是以“蔬菜”的身份出现的。

所以在填写几种蔬菜时,出现了不一样的答案。

第四大题是习作。

画面不够清晰,很难分辨画的是什么。

大多学生写的是大扫除,也有学生写的教室里的情况。

总的来看,这一题学生做得比较理想。

从本次的考试分析中,得到了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抓牢基础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灵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