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务工作手册
学校:献县十五级中学
班级:九年级四班
时间:2015年12月
班主任工作职责
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员,在思想上必须和学校保持一致,及时将上级部门、学校、政教处的有关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科学、规范的班级管理对培养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履行班主任的职责,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养成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行为要求:
1、班主任必须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确立正确的工作观。
2、班主任应该平易近人、平等待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化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行为养成等教育。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懂文明、讲礼貌。
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仪表;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勤劳简朴,尊敬师长;遵守公德,严于律己。
4、班主任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对学生负责,对班级和学校负责。
5、班主任对班级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娇惯优秀学生,不歧视后进学生。
6、班主任不得包庇和隐瞒学生的错误行为,不得纵容和帮助学生从事违纪、违法活动。
7、班主任不得向学生传播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不得在政治上、思想上误导学生。
8、班主任不得支持或组织学生开展有碍学生身心健康、有碍人身安全的活动。
9、班主任不得利用学生的缺点或过失要挟学生,不得利用权力对学生打击报复。
10、班主任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或家长谋取私利。
11、班主任不得在学生面前抽烟,更不得与学生一起抽烟。
二、工作要求:
1、班主任首要的工作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文明的人,健康的人,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2、班主任必须经常对学生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倾向和行为。
3、班主任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热情为学生排忧解难。
4、组建和谐的班集体。
班级管理制度规范、科学。
班委会、团支部成员具有模范带头作用,教室洁净整齐,教室布置科学合理。
学生奖惩公正、合理、有说服力。
班级学风浓,风气正,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良好班集体。
班主任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对班级实行民主化管理。
5、班主任必须特别注重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特困生的扶助工作以及心理异常学生的帮教工作。
6、班主任应制定班级自我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对本班学生个体的考核。
7、班主任应做好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制度,明确职责,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
8、班主任必须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个体和班集体的情况(每学期至少和每位学生深谈一次),每周开一次班会。
9、热爱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认真召开家长会,平时与家长常沟通,做好个别学生的家访和校访工作。
班主任必须经常主动与任课老师和家长联系,以便全面掌握学生和班级的情况,争取学生家长和任课老师的配合。
10、对于班级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班主任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班中如发生较重的违纪行为,班主任应及时向政教处反应,并积极配合政教处做出妥善处理。
11、班主任应经常深入班级、宿舍开展工作。
经常督促和检查班级的卫生、内务等工作。
12、认真组织学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
常规性的工作要主动、认真做好。
大型活动能听从学校安排,正确对待并认真做好学生的安排教育工作,确保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应准时参加学校、政教处的各项会议、活动、学习,有事应事先请假。
13、班主任应积极学习并熟悉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班主任主动做学生的楷模,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首先做到。
14、毕业班班主任应尽力为学生的升学服务,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并做好记录。
15、加强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做到安全教育科学化,警钟常鸣常规划。
教育学生真爱生命,远离各种危险。
16、及时参加班主任例会以及班主任的经验交流会。
对于学校安排的班主任活动积极参加。
认真领会传达会议内容,对班主任工作及时反思、总结,并撰写出有价值的班主任经验材料。
班主任应及时完成学校交办的其它工作。
十五级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草稿)
一、指导思想
学生的行为是在一定思想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外部活动,思想品德行为是在一定思想观念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制定行为规范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教育文件中说到“要加强管理,认真贯彻实施学生行为规范严格校规校纪,加强良好校风、学风建设。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在此思想指导下,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行为规范。
二、目的意义
落实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的文明行为方面促进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普普通通的公民。
三、基本原则
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要求,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1、全面性原则:全时间、全空间、全内容。
2、针对性原则:针对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制定行为规范。
3、操作性原则:内容忌假大空,要近实小,便于学生读懂、会照着去做,便于监督者实施评价。
4、指导性原则:内容及语言要通俗易懂,让学生读了之后,能明确该怎样去做,做什么事,对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能够有明确的引领。
5、激励性原则:秉持对每个学生充满期待与信任,内容用语和描述上,让读者充满向往与激情。
四、重点
条款具体、明确,内容涉及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