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
1992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领海及 毗连区法》与国际 惯例,领海包括: 领海基线以外12海 里的海域。
中国采用直线 基线法划分领海
中国对领海的生物 和非生物资源具有 主权权利;所有国 家的船舶均享有无 害通过领海权利
直线基线法
国家管辖海域的组成与划分3
——中国的毗连区
领海基线以外的领海 宽度,不超出24海里
国家管理海域以外的全部海域,人类共同继承的财富
——中日东海石油之争的法理分析
起因
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在浙 江以东海域的东海大陆架盆地 中部发现了“西湖凹陷”。
1980年在东海首次钻探成功 龙井一号井以来,中国已在 “西湖凹陷”钻井30口,其 中20口获高产工业油气流。
经过最近20多年的勘探,中 国目前已在“西湖凹陷”区开 发出了平湖、春晓、天外天、 断桥、残雪、宝云亭、武云亭、 和孔雀亭等8个油气田,还发现 了玉泉、龙井、孤山等若干大 型含油气构造。
日本主张:按中间线划分范围, 两国平分东海资源。
归属中国的大陆架范围 中国专属经济区范围
日方认为:只有A属中 国;B+C都属日本。
日本专属经济区范围
中
国
大 陆
春晓油田
日 本 冲 绳 岛
冲绳海糟2900米
中国海洋国土的概况
• 总量上的海洋大国 • 人均海洋小国 • 海洋划界矛盾突出 • 周边国家的蚕食严重
中国对东海油气资源的 开发,引起日本的恐惧。
联合国海洋法关于专属经济区的规定:每个国家可以最大享有的专属 经济区可以达到200海里;
联合国海洋法关于大陆架归属问题的规定:1.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 距岸350海里处。 2.如果中间超过2500米深,就不算是大陆架的延伸了。
中国认为:不存在什么中间线, 所开发的油气田均未超出自己的 归属范围。
树立新型海洋观
海洋战略意识 • 海洋价值观 • 海洋国土观 • 海洋权益观 • 海洋防卫观
领海基线以外的领海 宽度,不应超出200海里
我国专属经济区问题严峻(邻国对中国南海主权的干涉;黄海东海宽度)
国家管辖海域的组成与划分5
——公海
《联合国海洋公约》中的重大变化 • 国家领海权由3海里扩至12海里
• 划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 将世界35.8%的世界海洋划归沿海各国
• 世界海底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
内海水、港口、 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世界海洋被划分为国家管辖海域和国际管辖海域
国家管辖海域的组成与划分1
——中国的内海水
包括:国家的 港口、海湾、 海峡以及其他 属于领海基线 以内的海域
法律地位等同 国家的内河和 内湖,有绝对 主权权利
国家管辖海域的组成与划分2
——中国的领海
正常基线法
1992年 《中华人民 共和国领海 及毗连区法》 与国际惯例, 毗连区的宽 度领海线以 外12海里的 海域
法律:有权防止和惩处在其 陆地领土、内水或领海内违反有 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 出入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行使管制权。
国家管辖海域的组成与划分4
——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法律地位: 所属国对其内 的一切自然资 源有勘探、开 发、养护和利 用的权利; 他国在其内享 有飞行和航行 以及铺设海底 电缆和管道等 自由
海洋国土与海洋权益
一、海洋国土与海洋权益的基本概念
• 国土 • 海洋国土 • 海洋权益 • 海洋国土的组成
联合国海洋法简介
• “一点两线” • 内水 • 领海 • 毗连区 • 专属经济区 • 分 ——中国的海洋国土
(干焱平编著,海洋出版社,1998)
•国家管辖海域最大限度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