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


1、早期代表:“耶拿派” (施莱格尔兄
弟)
2、后期代表:(1)“海德尔堡浪漫派”
(海德贝尔格) (2)柏林浪漫派
耶拿派
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 流派。其主要成员有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施 莱格兄弟以及诺瓦利斯、蒂克等。1798年 到1800年间施莱格尔兄弟创办的《雅典娜 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这个名 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 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 对自由,追求宗教神秘感和象征感。
雪莱名言
人类不再有皇权的统治,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人人平等,没有国家、氏族 和阶级的区别,也不再需要惧怕和崇拜, 每个人都是管理他自己的皇帝,每个人 都是公平,温柔和聪明。
雪莱故居菲尔德庄园
雪莱在牛津大学时的宿舍
雪莱纪念碑塑像
雪莱的主要创作
《无神论的必然性》 长诗:《麦布女王》( 1813) 《伊斯兰的起义》( 1817)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1819)。 抒情诗:《西风颂》、 《致云雀》。
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具有强烈 的主观性。
第二,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 的创造。
第三,惯用对比和夸张手法,重视丑的美学 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欧美各国浪漫主义文学
(一)德国:“浪漫主义故乡”,浪 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诗人华兹华斯故居
诗人华兹华斯故居
诗人湖区散步搜寻灵感
《 抒情歌谣集》
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将各自 的诗歌合为一册,定名为《 抒情歌谣集》。 《 抒情歌谣集· 序言》成为英国诗歌史 上的一座里程碑。
《 抒情歌谣集· 序言》
《 抒情歌谣集· 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 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 主张文学家的使命是要在 对日常生活和 平常事件的真实反映中寻觅人类的天性。因 为只有在 “ 微贱 的田 园 生活里”, “我 们的各种基本情感才共同处于一种 更单纯 的状态之下”, “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之 美的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
华兹华斯
威廉· 华兹华斯(1770-1850)是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著名的湖 畔诗人,他把大自然看成是灵感的源泉, 以独特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不大为人所重 视的小事,诗风朴素自然,没有华靡浮艳 的旧习,没有斧凿的痕迹,喜爱使用民间 口语,看似平淡无奇,仔细读来,却情深 旨远,含有不尽的意味。
彭斯和布莱 克是浪漫主义文 学的前驱。
早期浪漫主 义代表者是“湖 畔派”诗人。
“湖畔派”
英国早期浪漫主义流派,成员有华兹华 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 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 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常通 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 市文明。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 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
柯勒律治:力求把离奇古怪的轶事 描写得逼肖现实生活 。主要作品:《老 水手》(《古舟子咏》 )。 骚塞:《审判的幻景》。
后期代表:
第二代诗人 拜伦和雪莱把英 国浪漫主义文学 推向高峰。
雪莱
雪莱(1792年—1822年)生 于古老贵族家庭。雪莱与拜伦齐名,是英 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诗人。他充满战斗 热情,在诗歌中表达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 思想,被马克思赞誉他为“真正的革命 家”,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法国第一个浪漫主义 作家。
风格矫揉造作。
在题材和艺术技巧上 有所创新。
主要作品


《阿达拉》煞费苦心地论证了基督教、上 帝、灵魂不死等问题,在表现世俗爱情与 宗教信仰 的矛盾时,夸大宗教的力量。 《勒内》塑造了法国大革命后一代贵族没 落青年的典型——勒内。在勒内身上所表 现出的“世纪病”,实际上就是没落贵族 阶级孤独颓唐、悲观厌世的精神病。勒内 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最早的世纪病患者形象。
寓意:诗人以冬天的寒冷、萧瑟、阴沉象征德 国死气沉沉、停滞落后的现状,以“童话” 来比喻德国现实社会的荒谬、“非现实”。
(二)英国文学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 国家之一。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 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 自然的倾向。
布兰汉宫,丘吉尔的出生地
前期代表:“湖畔派诗人”
创作特点
华兹华斯的诗以描 写自然风光、田园景 色、乡民村姑、少男 少女闻名于世。文笔 朴素清新,自然流畅。
创作
试图把平凡的日常社会描绘成富有奇妙 色彩的画面。重要作品有长诗《咏水仙》、 《序曲》、 《远游》; 诗歌《露西》、《丁 登寺》和《不朽的征兆》等。 《丁登寺》、《致布谷鸟》、《致蝴蝶》、 《麻雀窝》等名篇歌颂了儿童身上所体现出 来的没有受过工业文明污染的完美人性 。
海涅的诗歌
《诗歌集》: 1827年出版,是其早 期抒情诗的代表作。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1844年 发表的富有战斗性的政治抒情诗。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1844)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海涅诗歌创作的顶峰。
内容:描写诗人于1843年10月在流亡法国 13年后第一次回汉堡探亲途中在德国的所 见所闻所感。
济慈
济慈 ( 1795—1821 )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 的一生是短暂的,但 却留下了不少壮丽的 诗篇,为英国和世界 文学增添了光辉。
英国诗人济慈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
创作
济慈主张“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观 点。
主要作品《夜莺颂》、《希腊古瓮颂》
他的抒情诗,叙事诗的基本思想是对永恒
斯塔尔夫人( 1766——1817)
法国批评家,法国的“浪漫之母”。 理论著作《论文学》、《论德意志》要 求扩大题材范围,主张文艺面向未来,扎根 民族土壤,反映本民族特点,要求用“自己 的感情来感动我们自己”。这些为法国浪漫 主义理论打下了基础。 代表作《黛尔菲娜》。
乔治· 桑
乔治· 桑 (1804——1876) 原名杜邦法国杰出 的浪漫主义女作家。
《艾凡赫》

《艾凡赫》是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代表作。 作品反映了12世纪英国"狮心王"理查时代盎 格鲁· 撒克逊人和征服英国的诺曼人之间的民 族矛盾,以及统治阶层和劳苦人民的阶级矛 盾,刻画出贵族的骄奢和人民的苦难。这部 小说浪漫主义气图:骑士的挑战
霍夫曼
海涅
海涅在浪漫主 义影响下开始走上 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 的发表,结束了浪 漫主义在德国文学 的统治地位。
生平
出生在一个破落的犹太商人家庭。从童年起就接 受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自由、平等的思想 影响,终身对法国抱有好感。 1819年海涅先后进入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 法律和哲学。1824年进入哥廷根大学,1825 年在哥廷根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1824年开始,海涅进行了历时四年的漫游生涯, 足迹遍及柏林、波茨坦、慕尼黑、黑尔戈兰等 地以及英国、意大利等国。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欢欣雀跃进;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景象所给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柯勒律治、骚塞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基础: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欧 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思想基础: 德国的古典哲学(康德,费 希特,黑格尔);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圣西 门、傅立业、欧文)。 文学传统: 感伤主义文学、狂飙突进运 动、卢梭和歌德的创作。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 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 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 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 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艾凡赫》插图:罗文纳为艾凡赫加冕
(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特点: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复辟与 反复辟的曲折斗争,决定了法国浪漫主 义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色彩 。 地位:浪漫主义运动在法国得到了充分 的发展,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和戏剧, 都出现了许多杰作,将欧洲浪漫主义运 动推向高峰。

夏多布里昂(1768—1848)
咏水仙
顾子欣 译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飘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儿童和家庭童话集》
《儿童和家庭童话集》,即现在俗称 的“格林童话”,它包括200多篇童话和 600多篇故事。其中的代表作如《青蛙王 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小 红帽》等均烩炙人口。
柏林浪漫派
1809年德国浪漫主义在柏林形成另 一个中心。主要作家有霍夫曼和沙米索。
霍夫曼(1776-1822) 代表作《小查克斯》 沙米索(1781-1838) 代表作《彼得· 史雷米尔奇异的故事》
之美、大自然和古代希腊的歌颂。
司各特
司各特 (1771-1832) 是英国诗人和小说 家,欧洲历史小说 的创始人。
司 各 特 纪 念 塔
历史小说
司各特最大的成就是27部历史小说, 其中主要有《清教徒》(1816)、《罗 布· 罗依》(1817)、《米德洛西恩的监狱》 (1818)、《艾凡赫》(1819)和《昆 丁· 达沃德》(1823)等。 这些作品分别取材于苏格兰、英国等地 的历史,反映了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历史和生活画面。
后期浪漫派
后期浪漫派的基本倾向与早期浪漫 派大致相同,但他们更重视民间文学, 在民间文学的搜集、加工、整理上做出 了突出的贡献。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著《男童的 神奇号角》(民歌集) 格林兄弟著《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格林童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