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长沙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2013年第1期 环保科技 VOLl9 N0.1 

长沙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彭 珂,张晓范,罗 钰 

(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长沙410001) 

摘要: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以2006~2011年长沙市主要饮用 

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湘江长沙段猴子石等三个饮用水源地水中 污染物引起的个人年总风险高于国家防辐射委员会(ICRP)和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不宜直 

接饮用,主导污染物为砷;株树桥水库水中污染物所致的个人年总风险未超过ICRP和EPA推荐的 

最大可接受值,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明显影响。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长沙市 

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24—0254(2013)01—0010—03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main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Changsha City 

Peng Ke,Zhang Xiaofan,Luo Yu (Changsh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Changsha 410001,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odel of health risk assessment recommended by US.EPA,this article per— 

formed a health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from 2006 to 201 1 in the main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Changsha City.The result showed that:the total personal annual risk 

caused by pollutant sin three drinking water sources(such as Houzishi)at Changsha section of Xiang River is higher than the maximum acceptable value recommended by ICRP and EPA.Therefore treat— 

ment is needed be ̄re drinking and the dominant pollutant is found to be arsenic.The total personal 

annual risk in Zhushuqiao reservoir did not exceed that ICRP and EPA value,which will not cause 

significant damage to human health. 

Keywords:drinking water source;water quality;health risk assessment;Changsha City 

饮用水源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 社会稳定。饮用水中的微量物质虽然含量极低,但 

长期摄入必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对于环境中 化学物质的健康风险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 

是以风险度作为指标,将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联系 

起来,定量描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 

根据长沙市2006~2011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美国 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J,评 

价长沙市主要饮用水源中化学物质引起的人体健康 

风险,为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l 长沙市饮用水源地概况 

湘江是长沙市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年均水位 27.31 m,年均径流量2 131 m /s。长沙市饮用水主 要取自湘江长沙段猴子石、桔子洲、五一桥三个水源 

地,年供水总量近5×10 t,服务人口超过300万。 

2006—201 1年常规监测数据表明,三个饮用水源地 大部分监测指标年均值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表l中Ⅲ类标准和表2的限值要求, 

超标的指标为氨氮、铁、锰。 

收稿日期:2012—12—06 作者简介:彭珂,女,1978年生,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质量综合分析。E—mail:excpenke@126.corn 

・10・

 2013年第1期 彭珂,等:长沙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株树桥水库是长沙市2010年9月启用的补充 

饮用水源地,位于湘江一级支流浏阳河南源小溪河 

下游,为大Ⅱ型水库,库内森林覆盖率87%,多年平 

均径流总量5.75 X10 m ,设计输水规模3×10 t//d。 

近两年常规监测数据表明,株树桥水库各项指标年 

均值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 

1中I类标准及表2中的限值要求。 

2评价方法 

2.1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的对象为水环境中通过饮 

用途径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一般分为两 

类:基因毒性物质(致癌物)和躯体毒性物质(非致 

癌物),前者包括放射性污染物和化学致癌物,后者 

为非致癌物。由于水体中放射性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极低,一般检测不出,因此这里仅考虑化学致癌物质 

所致的健康风险。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 

进入人体后引起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不同。致癌物 

风险评价模型和非致癌物风险评价模型分别为式 

(1)和式(2)¨-5]。 癌物健康风险; 为非致癌物健康风险。 

2.2参数选用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世界卫生组 

织全面评价化学物质致癌性而编制的分类系统,镉、 

砷、六价铬为化学致癌物,其食人途径的致癌强度系 

数见表1,非致癌物食人途径的参考剂量见表2。 

表1 化学致癌物食入途径致癌强度系数 

化学致癌物质 致癌强度系数/[mg/( ・d)] 

镉 砷 六价铬 6.1 l5 41 

表2非致癌物食入途径参考剂量 

非致癌物 参考剂量/[m吕/(kg・d)] 氨氮 铁 锰 酚 氰化物 汞 铅 0.97 0.3 0.O2 O.1 3.7×10—2 3.0×10-4 1.4×10—3 

%: 二竺 (1) 3 评价结果 

。 一 ::: A iR一70.RfDi 

式(1)中: 为化学致癌物经食入途径所致健 

康危害的个人年均风险(/a);D 为化学致癌物经食 

入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mg/(kg・d)]; 

为化学致癌物经食人途径的致癌物强度系数 

[mg/(kg・d)];70为人类平均寿命(a)。 

式(2)中: 为非致癌物经食人途径所致健康 

危害的个人年均风险(/a);D 为非致癌物经食人途 

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mg/(kg・d)];RfO 为 

非致癌物i经食人途径的参考剂量[mr,/(kg・d)]; 

7O为人类平均寿命(a)。 

饮水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D )可按 

式(3)进行计算: 

D =2.2×C/70 (3) 

式(3)中:2.2为成人每日平均饮水量(L/d); 

C 为污染物浓度(mg/L);70为人均体重(kg)。 

假设各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毒性作用呈 

相加关系,而不是协同或拮抗关系,则饮用水整体健 

康风险评价模型 为R总=R。XR 。其中, 。为致 选取氨氮、铁、锰、镉、砷、六价铬、酚、氰化物、 

汞、铅1O项指标,以2006—2011年(株树桥水库为 

2010.11—2011年)水源地水质常规监测数据的平 

均值,全面评价长沙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 

价结果见表3。 

表3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物饮水途径的 个人年均风险及个人年总风险 /a 

・评价结果中个人年总风险不含六价铬。 计算结果表明,湘江长沙段猴子石、五一桥、桔 

・ l1・

 2013年第1期 环保科技 Vo1.19 NO.1 

子洲三个水源地个人年总风险(不计六价铬)分别 

为(7.4×10一)/a、(7.6 X 10 )/a和(7.5×10~)/a, 

超过国家防辐射委员会(ICRP)和美国环保局(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 )/a(即每年 

每千万人口中因饮用水中各类污染物而受到健康危 

害或死亡的人数不超过500人)。化学致癌物的风 

险度远远高于非致癌物,其中砷的个人年均风险占 

总风险的97.8%,单项个人年均风险度已超过ICRP 

和EPA推荐标准,是湘江长沙段饮用水源中导致健 

康危害的主要污染物。铅、汞等非致癌物的个人年 

均风险数量级在lO 一lOI9之间,表明非致癌物所 

引起的健康危险甚微,对暴露人群不会构成明显危 

害。 

株树桥水库个人年总风险(不计六价铬)为 

(6.3×10~)/a,未超过ICRP和EPA推荐的最大可 

接受值,水质好于湘江干流饮用水源地水质。 

4讨论 

(1)按照饮用水源地水质常规评价,湘江长沙 

段三个水源地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铁和锰,砷、镉 

的含量符合I类标准要求。但水质健康风险评价表 

明,砷、镉经长期饮用途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 

害远远大于氨氮、铁、锰、汞、铅等物质,应作为风险 

决策管理的重点对象。 

湘江长沙段砷、镉主要来自上游郴州、衡阳、株 

洲、湘潭等重点工矿区的冶炼、采选废水排放。为提 

高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优先控制砷、镉污染通过加 

强突发性应急事故处理、控制上游工业污染源、治理 

历史遗留污染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 

(2)水质检测中六价铬的最低检出限还有待进 

一步提高,以适应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的 

需求。目前国内水质中六价铬的检测一般采用二苯 

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最低检出限为0.0O4 mg/L。 

当六价铬未检出时,通常以最低检出限的一半参与 

计算,得到其所致的个人年均风险值为(3.7× 

10 )/a,超过推荐标准(5.0×10 )/a。这导致过 

去有些研究将未检出的六价铬当作饮用水源水质健 

康风险危害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个人年总风险值 

计算时不计六价铬,其个人年均风险值仅供参考。 

(3)健康风险评价的对象为饮用水源地水质, 

.1 2・ 从饮用水源地水到饮用水还需经过自来水厂处理。 

根据国内相关资料 引,自来水厂砷的去除率一般 

为9O%以上,因此饮用水中砷所致的个人年均风险 

值至少下降1个数量级。 

5 结论 

(1)湘江长沙段猴子石等三个饮用水源地水中 

污染物引起的个人年总风险分别为(7.4 X 10 )/a、 

(7.6×10 )/a和(7.5×10 )/a,高于ICRP和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 )/a,不宜直 

接饮用。砷是导致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危害的主要 

污染物。 

(2)长沙市株树桥水库水源地水中各类污染物 

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为(6.3×10 )/a,未 

超过ICRP和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不会对人 

体健康构成明显影响,可直接饮用。 

参考文献 

[1]U.S.EPA.Superfund Public Health Evaluation Manual 

[S].EPA/540/1—86/060 Washington DC:0mce of E— 

mergency and Remedial Response U.S.EPA,1986 

[2]U.S.EPA.Risk Assessment Guidance for Superfund Vol— 

ume I Hum肌Heal ̄Evaluation Manual(Part B,Devdop— ment of Risk—based preliminary Remediation goals)[R]. EPA/540/R一92/003 Washington DC: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S.EPA,1991. [3]孙超,陈振楼,张翠.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重金属 

健康风险初步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 

6O一65. 

[4]王秋莲,张震,刘伟.天津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 

险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5):187— 

190. [5]黄艳红,常薇,何振宇.武汉市农村地区地下水健康风 

险评价[J1.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1O):892— 

894. [6]胡二邦.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北京:中国 

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7]易求实.我国饮用水砷污染状况及应对措施[J].湖北 

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8):23-26。 

[8]李莉,王业耀,孟凡生.饮用水中砷去除技术综述[J]. 

四川环境,2008,27(1):87—1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