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得到最简分数为止.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分子和分母.18.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19.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0.25=( )百分数化小数: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0.35%=( )分数化百分数: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百分数华分数:先写成分数,再约分20. 整除与除尽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数a能被数b整除,或数b能整除a.除尽:数a除以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或是有限小数,这就叫做除尽.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整除也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不一定是整除.区别:21.约数和倍数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22.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各个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而且各个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注意:有一些数能被7,9,11,13整除,但是不容易看出来,这是大家在约分中容易忽略的.23:偶数和奇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 奇数±奇数=( 偶数) 偶数±奇数=( 奇数 )偶数×偶数=( 偶数 ) 奇数×奇数=( 奇数) 偶数×奇数=(偶数 )最小的偶数是: 0最小的奇数是: 124.质数和合数质数:(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 2最小的合数是: 425.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质因数: 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把30分解质因数正确的做法是( )A.30=1×2 ×3 ×5B.2 ×3 ×5=30C.30=2×3×5C把30分解质因数26.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 )是8和12的公约数,( )是8和12的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 …)都是4和6的公倍数,( )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一定互质.(2)相邻的两个数互质.(3)1和任何数都互质.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4和28最大公约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1)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4和15最大公约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2)如果两个数互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3)短除法求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是:2×2×3=12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 2×2×3×2×3=72商互质除数相乘 所有的除数和商相乘二 运算律的应用举例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 :25×4=100 125×8=1000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0.875+23 +18 23 +14 +0.8 0.4×33×52 23×0.375×163=78 +23 +18 =23 +14 +45 =25 ×33×52 =23×38 ×163 =78 +18 +23 =23 +(14 +45 ) =25 ×25 ×33 =23 ×(38 ×163 ) =1+23 =23+1 =1×3 =23×2 含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含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数字换减法式 数字换加法式 0.875+23 +18 +13 0.375×297 ×163 ×729 35×536 101×910=78 +23 +18 +13 =38 ×297 ×163 ×729 = (36-1) ×536 = (100+1) ×910 =78 +18 + 23 +13 =38 ×163 ×297 ×729 =36×536 -1×536 =100×910 +1×910 = (78 +18 )+ (23 +13 ) = (38 ×163 )×(297 ×729 ) =5-536 =1+910 =1+1 =2×1乘法分配律提取式 乘法分配律提取式 乘法分配律(添项) 乘法分配律(添项)101×0.9-910 ×1 95.5÷1.6-15.5÷1.6 101×0.9-910 52×58 +29×58 -0.625=101×910 -910 ×1 =(95.5-15.5)÷1.6 =101×910 -910 =52×58 +29×58 -58=101×910 -1×910 =80÷1.6 =101×910 -1×910 =52×58 +29×58 -1×58=(101-1) ×910 =800÷16 =(101-1) ×910 =(52+29-1)×58=100×910 =100×910 =80×58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数字换乘法式18-58 -0.375 134 -716 -0.75 1225 -(716 +0.4) 0.56×125 =18-58 -38 =134 -716 -34 =1225 -(716 +25 ) =0.7×0.8×125=18-(58 +38 ) =134 -34 -716 =1225 -25 -716 =0.7×(0.8×125)=18-1 =1-716 =12-716 =0.7×100除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除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除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3200÷2.5÷0.4 2700÷2.5÷2.7 5900÷(2.5×5.9) =3200÷(2.5×0.4) =2700÷2.7÷2.5 =5900÷5.9÷2.5 =3200÷1 =1000÷2.5 =1000÷2.5 同级运算中,第一个数不能动,后面的数可以带着符号搬家123 +716 -23 250÷0.8×0.4 123 -716 +13 29×0.25÷0.29 =123 -23 +716 =250×0.4÷0.8 =123 +13 -716 =29÷0.29×0.25 =1+716 =100÷0.8 =2-716=100×0.25 三 量与计量长度单位换算 km m dm cm 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 km² m² dm² cm² mm²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L mL m³ dm³ cm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质量单位换算 t k ɡ ɡ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h min s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四统计与概率1.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2.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