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豆角病虫害防治

豆角病虫害防治



煤霉病——发病初期喷施,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2- 3次

50%多菌灵800倍 40%多.硫悬浮剂800倍 14%络氨铜水剂300倍 25%阿米西达1500倍
三、豆角疫病
发病规律:该病害主要在每年12月 至第二年的2月份,低温阴雨时发生, 病原菌主要在土壤中存活,条件适 合时通过孢囊孢子和游动孢子或菌 丝体直接萌发,侵染瓜菜。通过流 水或土壤进行传播。 病 原 菌:疫霉菌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使用70%耐尔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2%殷实悬浮剂1000 倍或50%达科宁600倍或80%大生500倍喷施2-3次,每5天一次;发病中期 使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68%金雷多米尔800倍50%氟吗锰锌可 湿性粉剂2000倍喷施2-3次,每5天一次。
次。
►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幼虫孵化盛期, 喷施
30%度锐30-40ml/亩 14%福奇2000-3000倍 6%Targo 2000-1500倍 5%美除1500倍. 阿立卡3000+美除1500 5%抑太保1500倍.35%赛丹800倍. 10%除尽1000倍. 2.5%菜喜1000倍. 15%安打3750倍.1.8%阿维菌素2000倍. B.T1000-1500倍. 2.5%敌杀死1000倍. 11%印响1500倍.
豆类主要虫害防治(二)
•蚜虫、蓟马、白粉虱
22%(9.4+12.6)阿立卡1500-3000倍 . 阿立卡3000+美除1500
10%除尽1000倍、10%吡虫啉1500倍、
70%艾美乐15000倍
20%康福多4000倍、20%好年冬1000倍、15%金好年1000倍、20%啶虫脒1500倍
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1500倍 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 10~15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五、炭疽病
症 状:病状类似冬瓜炭疽病,病 斑表面有明显轮纹。 发生规律:高温、高湿,地势低洼, 排水不良,或氮肥过多,通风不良 时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瓜园病残体,
豆类主要害虫
► 豆荚螟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蚜虫、
蓟马
斑潜蝇、
► 豆荚螟——从现蕾开始,每隔7-10天喷蕾、花一
豆类主要虫害防治(一)
30%度锐30-40ml/亩 14%福奇2000-3000倍 6%Targo 2000-1500倍 5%卡死克1500倍、 3.5%锐丹1000倍液.
七、细菌性疫病
症 状:叶片正面出现许多膜质状 病斑,边缘有黄晕,造成叶片干枯、
脱落。
防治方法:清除病叶,在病害发生 初期使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3%克菌康或3%佳爽)1000倍或2
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叶面喷 施2-3次,每4-6天一次。
八、细菌性叶斑病
症 状:叶片表面均匀分布
许多近圆形病斑。 防治方法:清除病叶,在病害发
3000-5000倍(苗期或小果期慎用)
进行叶面喷施。
煤霉病
豆类主要病害防治(一)

锈病——发病初期喷施,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 -3次
15%三唑酮1500倍液、 10%世高1000倍液(阿米妙收1500-2000) 25%百理通2000倍液 43%好力克3000倍 25%凯润3000倍等
2.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 本病由子囊菌亚门豌豆白粉菌真菌侵染引起。豌豆白粉病在广西无明显越冬期,而 是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在其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为害。豌豆白粉寄 主范围很广,可侵害豆科、茄科、葫芦科等13科60多种植物。日暖夜凉、昼夜温差大 的多露潮湿的环境,有利发生流行。豌豆品种间抗病性有较大差异。一般细荚豌豆较 大荚豌豆抗病力强。
四、豌豆白粉病防治技术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华南 地区应大力推广“杂交大荚豌豆”(阳双花×大荚 豌豆);实行轮作,抓好以加强肥水管理为中心的
栽培防病措施,合理密植或豌豆第一次开花
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
•斑潜蝇
6%Targo 1500-2000倍
22%(9.4+12.6)阿立卡1500-3000倍 1.8%害极灭2000倍、10%潜克600倍、25%敌灭灵1500倍、 52.5%农地乐1500倍、50%巴丹1000倍、20%康福多4000倍液
四、豌豆白粉病
中越农资网 来源: 中山农业信息网
1.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种荚。叶片受害,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白粉状淡黄色
小斑,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的粒斑,并相互连合成片,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则呈 褐色或紫色斑块。叶片严重发病后,迅速枯黄。茎蔓 和种荚受害,也产生粉斑,严重 时布满茎荚,致使枯黄坏死。
生初期使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
粉剂(3%克菌康或3%佳爽)10 00倍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 00倍叶面喷施2-3次,每4-6天一 次。
九、花叶病毒病
症 状:嫩叶畸形、变厚, 叶片皱缩、褪绿、畸形,生 长缓慢。 防治方法:注意防治蚜虫、 蓟马,摘除病果,发病初期 使用2%好普600倍或20%病 毒灵800倍+斯德考普8000倍, 叶面喷施2-3次,提高植株抗 病力。
一、锈病
症 状:叶背突起黄色至锈褐色 小斑点,后期病斑散发出红褐色粉 末。 发生规律:高温、高湿,地势低洼, 排水不良,或氮肥过多,通风不良 时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瓜园病残体, 减少病原。2、建立与非瓜类轮作制
度。3、化学防治:可选择32.5%阿
米妙收悬浮剂1500倍或25%凯润乳 油1800倍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
减少病原。2、建立与非瓜类轮作制
度。3、化学防治:可选择32.5%阿 米妙收悬浮剂1500倍或25%凯润乳
油1800倍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
3000-5000倍(苗期或小果期慎用) 进行叶面喷施。
六、灰斑病
豆类主要病害防治(二)


白粉病——发病初喷施7-10天一次,连续3-4次 50%多菌灵800倍液、 30%特富灵2000倍液、 43%好力克3000倍、 50%翠贝3000倍、 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 炭疽病、灰斑病——开花后发病初喷施,7-10天一次,连 续2-3次 75%达科宁(百菌清)600倍液、 50%施保功1500倍、 10%世高1200倍、 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 80%炭疽福美800倍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