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题班会让手机远离校园

主题班会让手机远离校园


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
手机短信、微信朋友圈,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 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人们在享 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 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谣言满天飞。有74%的 学生每周发送10多条信息,44%的学生发送20多条信 息。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 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 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 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经常使用手机沟通的人 IQ(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 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还容 易产生攀比心理,影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Biblioteka 4、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也不利。实 验证明,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范围与 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 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有研究表明,孩子在 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 50%。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以为这对 身体没多大影响。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 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事实证明,手机 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 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 使孩子耳聋,达到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
目前智能手机在亚太地区每年的销量都超 过了1亿部,在近五年的时间内更是翻了2倍, 这个数据使该地区成为了现今全球最大的 “先进移动设备”市场。
在社交网站、手机游戏与电信服务急剧
发展的时代,许多亚洲年轻人发现自己几乎
寸步难离手机或者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
根据新加坡年初的调查表明, 在 600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学生,有88%的 学生而更喜欢通过线上交流,而不是面 对面地与人交谈。超过40%的调查对象表 示他们一天内的手机上网时间至少有四 个小时。调查称,平均每个新加坡人就 有1.4部手机,而这些手机大部分都带有 上网功能。
3.扰乱课堂纪律
课堂上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发信息,交头接 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乱了课堂秩序。 据有关调查,50%的学生使用手机最主要的用途就 是用来聊天、打游戏。当他们在上课时,如果有信 息过来,发出“嘀嘀”地声音,就会影响到上课的 纪律,同时学生收到信息后,又在想要不要回,怎 么回的问题,这样就特别容易分散注意力。另外手 机具有游戏、拍照、聊天等功能,许多学生无论是 上课还是下课都在迷恋于手机上。长时间使用手机 会不仅占用学习时间还会影响到同学。
那么带手机原因是什么?
❖ 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 下几种:一是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 学生之间的联系;二是部分学生追求时尚, 攀比成风;三是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发短信 等.
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危害
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 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 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 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 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 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 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有的学生还 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师同学等。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 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 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
实例分析: 马风的行为其实折射出了部分中学
生存在的问题:喜欢刺激,爱玩厌学, 痴迷于网络游戏。这种现象在学习成绩 好的学生中也存在着,成绩差、家庭条 件好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
新闻点击 难拒新兴技术诱惑 亚洲用户患上网瘾综合症
根据新加坡媒体报道,在亚洲有一名女婴 儿活活被饿死的时候,她的父母却专注于 “抚养”在线虚拟儿童;一个男孩不满大人指 责其过度沉迷游戏而弑母并自杀。这些报道 反映了一个现状,即亚洲人正因过度沉迷于 互联网技术而付出代价。
学生带手机到底干什么呢?
调查统计:与家长联系占38.55%,发 短信占52.17%,玩游戏19.13%,上 网(QQ\微信)8.99%,闲聊44.1%。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 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 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 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 却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 注。
晋城八中
让手机远离校园
诱惑!=陷阱!
随着时代的发展,方便、快捷 的通讯工具——手机进了千家万户, 在大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机的情景, 当中,也不乏有些中学生,随着手 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我 们息息相关的校园,在每个班级中, 拥有手机的学生不占少数,据我们 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8%的 中学生拥有手机,一些生产商把中 学生视为他们未来庞大的销售市场。 中学生使用手机更应该值得关注。
但,你是否想过,作为学 生,手机对我们的作用有多大, 手机对我们又有多少危害?
中学生带手机之弊及案例分析
马风曾是一重点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 上学期还被评为了三好学生。新学期开始后, 读初二的马风像变了个人似的,听课不认真, 有时还低下头。作业凑合、应付,甚至不按 时完成作业。有一次老师上课时,发现马风 低着头没听课。老师悄悄地来到他的身旁, 发现他正拿着手机玩游戏,马风全神贯注地 玩着,老师到了他身旁他竟没有发现。老师 拿过他的手机,等下课后一问,得知他这段 时间迷上了手机里的游戏,上课不注意听讲, 趁老师不注意时,便偷着玩。
中学生手机的三大用途:收发 短信、玩游戏、上网。有超过 70%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 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 脑一样,能收发讯息、玩游戏、 能上网、还能听音乐、发图片的 “迷你“电脑,跟桌上的电脑式 手提电脑比较,手机的好处当然 很多。
沉迷于游戏中
以上现象你熟悉吗?手机,我 们生活中似乎已经离不开了!
5、在心理上的影响。
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 “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 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同学,很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平衡,在 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同学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 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拿名牌手机的同学就会炫 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作靠山,不思 进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