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简析
Click add this section keywords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is paragraph
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展技术贸易 首先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继续完善国内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更好地引进先进技术, 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主动做好美国商务部、国务院、国会、国防部、总统出口办 公室等负责制定出口管制政策的官员的工作,有选择地邀请他们来华访问,向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减少其疑虑,同时也可 以有选择地安排其参观--些工厂、企业和研究部门,使其对我国技术水平有所了解,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促使美国 政府采取实际行动放宽对华出口限制。再次,利用美国与日本、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多方位、多渠道引进技术。注 意开辟更多的技术来源,不受美国一家牵制。技术可以从日本、欧盟成员国购买。在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美国和原巴统 (O0COM )其他成员国并不完全一致, 它们之间有合作也有矛盾。要善于利用这种矛盾,哪里技术更先进、条件更优惠, 就从那里进口12。加强对国际技术市场的调研,了解有关信息与行情;在实际引进阶段,采取公开招标、竞标。最后,在 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技术状况,大力、多渠道引进技术的同时,加速技术创新与核心技术的研发, 4.企业应该采取措施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2005年大多数企业都有外贸经营权,在激烈的竞争中,面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现状,中国企业必须积极避免和应对随 时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首先,提高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档次。中国企业提高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的档次,提高价 格,以获取超额利润。第二,主动地到美国投资设厂,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已经有一些企业像海尔、万向等在美国投资 设厂,雇佣当地的劳动力,在当地销售产品,并且建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第三,加强企业伦理方面的管理。中国企 业在与美国进行对外贸易时,企业一方面要自律,了解美国市场的游戏规则,要加强伦理管理和培养;另一方面要通过行 业协会的监督并在其组织下进行协调,达到我国出口企业和行业的多赢局面
中美贸易冲突根本原因
贰
Click add this section keywords detailed 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is paragraph
·近些年来美国社会两极分化严重,民粹主义泛滥,
单边主义行为盛行
自1980年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以来,美国社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收入差距明显扩大。收入前40%的富裕家庭扣除 通胀后的实际收入保持正增长,但收入后60%的中低家庭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至2016年,收入前40%的富裕家庭平均 拥有150万美元资产,而收入后60%的中低家庭平均资产仅为14万美元, 两者相差10倍。收入前40%的富裕家庭生活质 量越来越好,幸福指数继续提高,但收入后60%的中低家庭却感觉收入原地踏步,生活质量越来越差。中低收入家庭普 遍认为,经济全球化使得富裕家庭受益,但自身利益却受损。 美国政治历来都在两党轮换范畴内进行,虽有保守派与自由派之争,但一直奉行精英统治模式。随着收入和财富的 严重两极分化,平民阶层和精英阶层的分裂越发明显,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 平民阶层对精英阶层的不满、怨恨、抵 触情绪彻底爆发。平民阶层抛弃代表精英阶层的希拉里,选择代表平民阶层的特朗普。特朗普在其总统就职演说中,强 调要重振美国,明确提出“美国优先”、“ 买美国货, 雇美国人’等民粹主义观点。
中美贸易战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中美贸易产生冲突的背景
中美贸易冲突根本原因
贸易战中美方述求
贸易战中中方对策
中美贸易冲突现状
贸易战对物流业的影响
贸易战未来发展趋势
中美贸易产生冲突的背景
壹
美国担心中国产业升级后将与自己形成直接的战略竞争,影响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如 果这个优势丧失了,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会受到严峻挑战。因此,此次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所涉及的 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的中高端产品上。高新技术行业是美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行业 之一,故美国长期限制该行业对中国的出口。不仅如此,美国还试图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比如通过 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贸易和投资规定,以及类似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于基于国土安全考 虑而实施的单边审查工具,制约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的 1300多个独立关税项目中,其所涉及的产业几乎全部集中于“中国制造2025”所支持发展的产业,事 实上这些产业占中国出口至美国货物贸易的比重较小。因此,美国打着贸易保护旗帜实则打压“中国 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昭然若揭,足以看出美国的霸权主义思维。
第二个方面是希望在战略上制约中国。--是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形成了很大压力,按照目前两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不远 的未米在2025-2030年,中国就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直接挑战美国的地位。二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过十年的 发展,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俨然成为全球经济的领 头羊,全球经济新的引擎,美国对此预计也耿耿于怀。 事实_上,从金融危机之后,中美关系就已经进入了相互竞争的发展新阶段,美国希望在战略_上制约中国的日标愈 加明显。现在美国发起的301调查, 矛头就是 “中国制造2025”。美国政府很清楚地认识到贸易逆差是由美国的经济结 构决定的,从20此纪70年代开始美国就一直处于逆差状念 只不过逆差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逆转,从日本转向了‘四小 龙” 之后转移到中国。美国政府本应该拿人民币汇率说事,但是完全没有,只是针对301条款,针对知识产权,针对的 是中国高技术领域的产业。
贸易战中中方对策
肆
Click add this section keywords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is paragraph
1.应推进新贸易统计方法的研究实施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遍及世界各地,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变小,使得国际贸易的形态和规模 有了新的变化,这向国家之间经贸利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国利益得失再也不能依靠传统货物贸 易统计数据来测度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同时期,必然要求不断发展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与之相适应,应积极研究建立一 套综合涉外贸易统计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国的贸易利得,这一套统计体系,应在考察货物贸易的同时考虑服务贸易, 不仅要考虑跨境贸易,更要考虑境外生产与销售。
贸易战中美方述求
叁
适用于汇报等各类中国风情调商务演示
Click add this section keywords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is paragraph
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是基于多方面的诉求,第一个方面是对经济利益的诉求。一是关于贸易逆差,现在中 关贸易逆差按照关国的统计大约有将近3000亿关元,按照中国统计是2000多亿关元, 贸易逆差是特朗普政府耿耿于怀 的重要方面。特朗普也提出一个目标, 希望减少1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二是特朗普希望中国在高端制造和高科技领 域和服务贸易领域做出保护知识产权或者市场开放的让步。对美国米说,高科技研发、服务贸易、高端制造业是未来发 展的重点。三是关于重返制造业.。其实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就提出重返制造业,更多地让制造业成为实体经济增长的一 方面。 他们希望通过贸易逆差的恢复, 让更多制造业返回美国来增加国内就业。
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不断推进促使着中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演进,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逐渐由互补发展 成为全球的战略竞争,一个是世界霸主的帝国主义守城大国,一个是迅速崛起的社会主义新兴大国,两 国今后无论在经济、地缘政治、军事还是文化上,都面临着全球的战略竞争。可以预见,未来在大数据 分析、人工智能、高超音速以及生物技术等战略科技领域,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肯定会继续受到来 自美国的遏制。
2.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 中国目前对美出口的约70%属于加工贸易,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件基本.上是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 或台湾地区进口的,加.上运输和管理成本,国外增值部分占加工出口品价值的85%,中国只获得15%的加工费。目前中 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在这些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中,有70%出自三资企业,属于中国 企业增值的只有20% ~30%,贸易顺差中的大部分利润流进了外资企业的腰包。应尽快调整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 结构,加大出口高档次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替代目前的加工贸易为主的局面。 中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既要考虑到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过程前期的国情,同时又必须抓住全球信息化的机遇,全面 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电信和金融服务产业等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中美贸易冲突现状
伍
Click add this section keywords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is paragraph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额从1979 年的不足25亿美元,迅速增长了80多倍。近两年仍保持20%以上的 增长率。按照中国海关统计, 2005年中美贸易额达2116. 3亿美元, 同比增长24. 8%; 其中对美出口1629 亿美元, 同比增长30.4%。 2006年1一1 1月, 中美贸易额达2387亿美元,同比增长24. 6%。其中对美出 口 184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 1%。中国首次超过墨西哥,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中国企业在乐观地看待着中美贸易快速增长的态势, 认为如果能够排除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华反倾 销问题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遏制等的影响, 2010年中美贸易额极有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 因而, 许多 中国企业已经或正在转为以外需为主的生产模式并大规模扩充产能 而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蜂拥来到中国寻 找供应源,或者干脆将其全球采购中心和制造厂移往中国, 似乎也在验证这一-观 点。 然而中国在复杂的供应链中提供服务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 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和物流成本非常高。 外国采购企业信得过中国产品.但信不过中国的物流供应, 豆腐搬运成肉价钱, 中国采购的价格优势会否 因为物流不畅而被抵消。 因此,我们组试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提出:随着物流障碍日益严重和美国企业认识到当前物流状况并重 新全面权衡采购价格和总成本的整体采购战略后, 中美贸易额已接近顶点,超高速增长的辉煌难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