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减少污染:一般的汽车使用汽油或石油作为能源,而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 的排放,不会污染环境。
其他优点
地铁与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
还有很多优点。 1. 运量大。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是任何城市交通工 具所不能比拟的。 2. 准时,正点率一般比公交高。 3. 速度快,地铁列车在地下隧道内风驰电掣地行进,行驶的最高时速普遍80 公里,可超过100公里甚至有的达到了120公里。
PHF
高峰小时交通量 60 [5(15) min的最大交通量] 5(15)
二、交通量的时空变化
交通量的时空变化是指某一地点(道路断面或交叉口)交通量在不同时间 的变化情况。
1
交通量月变图
一年内12个月为横坐标,1∕M为纵坐标;其中 M(月变系数)=为一天各时段,纵坐标为各时段的交通量。
8
9
起讫点分别在两个不同分区的出行。
二)交通运输调查范围的确定
交通运输调查首先必须界定调查范围。调查范围的确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里给出几点注意事项:
对于综合性的、区域性的调查,调查范围应该包括其整个行政管辖 范围,如全省或全地区。
对于城市交通规划而言,调查区域除包括全部建成区以外,还应该 包括城市外围预期开发的部分。
八、误差分析
调查结果可能会有4类误差 01
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由于从被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不同的样本,从而调查结果可能
不同而产生的。当采用公认的随机抽样程序,抽样误差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 范围。
02
编码误差
编码和数据归并误差大多可以检查出来并加以改正。培养好编码员和经
常对编码和归并的数据进行双重检查可以减少这类误差。
为中国第一条地铁。
上海地铁於1990年初开始兴建,到1993年开通第一条路线,目前已经成为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网路。
三、性能特点
地铁优点
节省土地:由於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於地底,可以节省地
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减少噪音:铁路建於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 减少干扰:由於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 因此行车受到的 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於地铁行车速 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於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六、调查预演
预演对所有的调查都是必要 的。预演就是在模拟的条件 下对于小样本进行调查,以 仔细检查调查方案制定是否 科学、合理,调查方法使用 是否可行以及调查中还存在 哪些问题。
七、实施调查
实施调查是指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调查方案,调查方法,选派调查人员实地 询问、搜集调查对象有关资料的过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书面调查,询访问卷应附一 对电话询访,调查人员应该做 电话记录,以便再次给原来没
四、样本选择方式
1.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又分为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成组抽样等几种。 简单随机抽样是指每个样本单元具有同等 的被选中的机会


分层随机抽样是指首先把被调查者分成互 不重叠的样本单元组,称之为分层,然后 从每个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成组抽样是指采用比较大的实体(如居民 组)作为样本单元,单独的个体作为样本 子单元,被抽样选中的实体中的每个个体 需要回答调查的问题。
通现状。详细的说交通规划所需调查的对象可用图3-1表示
二、交通运输调查的范围确定与交通区的划分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
1 2 3
出行
出行是交通规划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出行是指交通元(人、 货、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
出行端点 出行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有分别叫做起点和终点,或O、D点。 调查区 整个被调查的区域,一般是规划的整个对象区域。 规划时将调查区分成若干个分区,分区是的基本单元,以分
03
偏离误差
调查中带有倾向性的答案所产生的数值偏离误差很难检查出来,详
尽的调查预演是避免偏离误差的最好方法。
04
不答应误差
不答应使调查结果产生偏离是因为不答应的这部分样本和答应的那
部分样本不相同,引起了一个大小未知的偏离。不答应偏离误差可以根 据答应和不答应的子样本的不同特征,利用数学方法来估计。
有时会因建造环境而将部分路线铺设在
高架上。地铁是沿著地下铁路系统的形 式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用电力牵引的快
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
从专业角度讲,轻轨和地铁的区别 并非轨道是否位于地下,而是编组:选 用C型地铁列车并采用2~4卡编组列车 的轨道交通路线称为轻轨。
二、地铁大发展历史
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1863年英国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
路面状况调查包括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砂石路面、土路面等),路基材料与结构、使用时间以及 道路铺面状况(优、良、中、差、坏)。
路网调查还应该分路段注明道路类别,道路技术等级,地形特征等情况。样表 见表3-2、表3-3所示。
二、道路运输站场调查
运输站场调查包括调查现有设施的容量与利用程度,趋势分析和未来市场预 测。针对客运站、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的调查内容均不相同。客运站调查样 表见表3-4,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的样表可参考客运站的样表来制作。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调查
一、路网调查
路网调查主要是搜集调查区域内公用道路的信息。 路网调查包括道路几何参数调查和路面状况调查两个部分 道路几何参数调查包括反应道路现状的一些项目,如路 段长度、道路宽度、路肩宽度、中央分布带宽度、行车道宽 度、交叉口类型与尺寸等影响车辆运行的因素。
01
AMET
02
AMET
2.非随机抽样
非随机抽样是以任何方式从被调查者中最容易接近的单元进行抽样的方法。
五、调查人员的培训
对调查人员的培训时应详细地 向调查员介绍调查的目的、内容、 方案、所采用的调查方法、问题 和答案的形式等。同时应强调, 调查时应注意的事项 ,调查前的 联系、调查时间的安排、提问的 方式、调查人员的分配及相互协 调、调查资料的及时汇总与整理 等。
4
分区及质 心
区为单位的交通调查又叫起讫点调查。在每一个分区内,选
其几何中心或出行量最大的地点作为他的质心,近似的将质 心看作是分区内所有出行的端点。
5 6
境内出 行 过境出行
起讫点都在调查区范围之内的出行。 起讫点都在调查区范围之外的出行。
7
境内外出行 起讫点一个在调查区范围之内,另一个在调查区之外的出行。 区内出行 起讫点都在同一个分区内的出行。 区间出行
三)交通区的划分
1.交通区划分的目的
划分交通小区的主要目的是:
将区域交通需求的生产、吸引与区域的工农业产值、人口等社会经济 1
指标联系起来; 将交通需求在空间上的流动用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图表现出来;
2
3
便于用交通分配理论来模拟交通网络上的交通流。
2.交通区划分的原则
01
规划区域内有直接影响的交通区划分应较小, 规划区域外有间接影响的其他区域的交通区划分应较大。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学生:薛咏梅 指导老师:赵建有教授
第三章 交通运输规划调查 第一节 概述
一、交通运输调查的定义和对象
1
交通运输调查的定义
交通运输调查是一种用客观手段,测定道路交通运输以及与其有关现象
的片段,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运输的规律。
2
交通运输调查的对象
交通运输调查的对象分为四大项:基础资料、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
缺点
建造成本高:地铁工程路线长,影响范围广,通常需要对路线沿线的建构筑物、
管线、道路进行拆迁、改造、保护等措施,工程以外的费用比较大。地铁工程多
为地底,由於要钻挖地底,地底建造成本比建於地面高。 前期时间长:兴建地铁的前期时间较长,由於需要规划和政府审批,甚至还需要 试验。从开始酝酿到付诸行动破土动工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十几 年也是有可能的。 部分灾害抵御能力弱:虽然地铁对於雪灾和冰雹的抵御能力较强。但是对地震、 水灾、火灾和恐怖主义等抵御能力很弱。由於地铁的构造,而导致极易因为这些 因素发生悲剧。为此自地铁出现以来,工程师们就不断持续研究如何提高地铁的
(Metropolitan Railway),其干线长度约6.5千米。现存最早的钻挖式地铁则 在1890年开通,亦位於伦敦,连接市中心与南部地区,成为第一条电动地铁, 同时早期在伦敦市内开通的地铁在1906年全数电气化。下图为伦敦地铁通车 时的场景。
苏格兰城市格拉斯哥则於1896年年底开通地铁;纽卡斯尔市所属的泰恩-维 尔郡於1980年开通运营地铁。法国的巴黎地铁在1900年开通。俄罗斯的地铁也 顺理成章。 中国第一条地铁是1971年开通的北京地铁。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 工程正式开工,1969年10月1日完工并运营,1969年11月,因路线供电方式有 缺陷,发生大火(无人员伤亡)。路线改造後1971年1月15日继续运营。下图
第三节 交通量调查
一、交通量的分类
1.按交通组成分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量。
机 动 车 交 通 量
非机动车交通量
行人交通量
2.根据交通量的用途,需要用某一期间的交通量的平均值作为该期间的 交通量的代表,通常有:
a
平均日交通量(ADT) 为任意期间各交通量的总和除以该期间的日数所得的值。
b
01 02 03
电话讯访法是指通过 电话等通信工具就调查 对象展开调查的方法, 电话调查花费的时间少, 调查也有一定的直接性、 及时性。
问卷讯访法是通过邮寄调查问卷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填写好相应的问卷后, 再寄回给调查者的调查方式,问卷讯访法需要的费用较少,由于没有调查者和被 调查者之间的交流,使调查结果产生偏离的可能性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