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心病的有关知识

冠心病的有关知识

(一)冠心病的定义、流行病学和分类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好发于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在欧美发达国家本病常见。

1979年WTO将冠心病分为以下5型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心绞痛有阵发性胸骨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3、心肌梗死
4、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心衰,心律失常
5、猝死
临床以心绞痛最为常见,我重点将心绞痛的有关材料整理如下(二)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1症状: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
a.部位: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
b.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灼烧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有濒死感
c.诱因:可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易诱发。

d.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渐消失,可
e.缓解方式:一般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三)心绞痛的分类
①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运动或其它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

劳累性心绞痛可分为三类:a 初发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一个月之内。

b 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

c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逐渐加重。

②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

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

未见酶变化。

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

自发性心绞痛可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有时,患者可有持续时间较长的胸痛发作,类似心肌梗塞,但没有心电图及酶的特征性改变。

(四)冠心病的防治
预防
1 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

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
2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4 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5 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以下是我在网上找的感觉还不错可借鉴下
[
冠心病患者要加强心理的自我调整
冠心病患者大多与人的性格心理活动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我们生活当中,要注意,心理的调整,从以下四个方面去预防,治疗冠心病:
1、遇事心平气和。

冠心病患者往往脾气急躁,故易生气和得罪别人。

必须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心平气和,增加耐性。

2、要宽以待人。

宽恕别人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平静和安宁,有益于冠心病的康复,而且能赢得友谊,保持人际间的融洽。

所以人们把宽恕称作“精神补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3、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

过于精细、求全责备常常导致自身孤立,而这种孤立的心理状态会产生精神压力,有损心脏。


然、淡化。

4、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

如自我放松训练:通过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体放松或通过气功、太极拳等活动,增强自身康复能力。

冠心病病人的饮食调配
(1)应控制总热量。

维持热能平衡,防止肥胖,使体重达到并维持在理想范围内。

肥胖者合并冠心病较正常体重者多。

因此,控制体重是防止冠心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2)控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饱脂肪酸多的食物如肉、蛋、奶制品等摄入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量,是导致高血脂的主要膳食因素,高血脂又是冠心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故应控制脂肪摄入,使脂肪摄入总量占总热量的20%一25%以下,其中动物脂肪不超过1/3为宜,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

(3)蛋白质的质和量应适宜。

应适当增加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2%左右,其中优质蛋白占40%一50%,优质蛋白中,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各占一半。

(4)采用复合碳水化合物,控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量。

应将脂肪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相应减少,以便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来应以米、面、杂粮等食物为主,尽量少吃纯糖食物及其制品。

(5)多吃蔬菜、水果。

因蔬菜、水果是维生素、钙、钾、纤维素和
(6)少量多餐。

避免吃得过多、过饱,不吃过油腻和过咸的食物,每日食盐摄入应控制在3-5克。

对冠心病者有益的食品
(1)麦芽。

它是小麦种子发芽后形成的。

麦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对于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来说,麦芽的蛋白质优于其它任何动物蛋白。

麦芽内含有的甲种生育酚,是维生素E的组成成分,它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进而阻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食用麦芽安全,效果好,没有副作用。

有条件的冠心病患者,每天早晨食用一碗鲜麦芽粥,将大有益处。

麦乳精里也含有一定量的麦芽,但很多市售麦乳精的糖分比较高,所以要适当饮用。

(2)玉米。

玉米食品近年来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因为它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

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它能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并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所以,食用一些玉米油是很有益处的。

此外,每到青玉米上市时,每天吃一只青嫩的清水煮玉米,对中老年患者都有益处,最好选黄色的玉米,它较白玉米更富含营养。

(3)豆类。

1977年,在意大利的一次动脉粥样硬化国际会议上,斯瑞托尼报告了用大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血浆胆固醇,其总有效率在90%以上。

为什么大豆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呢?研究发现,大豆含有豆固醇,豆固醇与谷固醇一样,都是植物固醇。

摄入植物固醇以后,人体不仅不能吸收它,而且还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可以作为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肠腔中的胆固醇水解,从而减少了胆固醇的浓度。

因此,有人主张应用植物固醇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

豆类食品,是我国人民熟悉的食物,而且价格较便宜,蛋白质含量丰富,又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

所以,经检查发现,血脂高的人,可以通过经常吃一些豆腐、豆芽菜以及各种豆类食物来降低血胆固醇,把它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对于血脂不高的人,同样可以常吃些豆类食品。

这样,可以起到预防高脂血症的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是大有好处的。

(4)蔬菜和水果。

有一些品种对冠心病很有益处,如大蒜和洋葱。

1975年有人发现,大蒜及其有效成分,对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吃洋葱和大蒜都可以使血清胆固醇减少,全血凝集时间明显延长。

而且洋葱和大蒜可以防止α 脂蛋白下降。

α 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的蛋白质,它把动脉内壁的胆固醇带走,送到肝脏里加工处理,α 脂蛋白就像清洁工一样,把血管内壁的“垃圾”——胆固醇及时清扫掉。

而且研究还发现,大蒜和洋葱,可以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的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可能性就大。

有人将大蒜生吃与熟吃进行了对比,发现生大蒜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比
——精油可能是其中的有效成分,由于加热而受到破坏。

究竟吃多少大蒜和洋葱,才能起到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呢?有人研究发现,每天服用每公斤体重1克生大蒜,或每公斤体重2克生洋葱即可起到上述预防作用,如果你的体重是70公斤,你就要每天至少吃70克生大蒜或吃140克生洋葱。

暂时找了这些,以后又补充的再发给你吧,祝新年快乐。

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