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请依据上联对出下联,并用楷体将上联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
【答案】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此题已给出备选词语,根据上联,选择合适的写出下联即可。
如:“忆往昔”可以用“看今朝”与之相对;“革命前辈”可以用“时代先锋”与之相对;“开天辟地”用“继往开来”与之相对;“创伟业”用“谱新篇”与之相对。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宵节上联:_______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________(3)中秋节上联:________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4)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________【答案】(1)①(2)④(3)③(4)②【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形式与内涵的了解,以及修辞手法的日常运用。
(1)“银花火树”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
(2)“角粽投江”是为了凭吊屈原,指的是端午节。
(3)“几处笙歌”对“万家箫管”。
(4)“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⑴①;⑵④;⑶③;⑷②【点评】考生对文化常识在平时要有理解,首先是传统节日考生都不陌生,熟悉每个节日的内涵和相关的特点,其次考生要理解对了的知识,注意其上下联讲究对仗的特点。
3.读过《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后,小明同学用对联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一名著的理解与感悟,请把下面这副对联补写完整。
上联:智________斗杨志只因替天行道下联:侠鲁达除郑居全为________【答案】吴用;除暴安良【解析】【分析】“智取生辰纲”中,吴用使用计策,斗败杨志,取得生辰纲,因此上联人物填写“吴用”。
“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救出金氏父女,体现他嫉恶如仇、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性格,再联系上联“ 替天行道”,因此下联补写“除暴安良”。
故答案为:吴用;除暴安良。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积累、对联的拟写。
答题时应注意,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按照对联的格式拟写上下联。
4.综合性学习。
班级正在开展“心怀善意,共创美好”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其中马旭夫妇的清苦节俭和无言大爱深深感动了同学们。
马旭夫妇生活极为简朴,穿着15元买的鞋,破了再粘,粘了再穿,盖着很旧很薄的被褥,这样一分一厘省下来的积蓄,加上做科研获得的报酬,他们全部捐给了远方的家乡。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善行”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以内)(2)(故事链接)下图与教材内容有关,讲述了封建社会时期,一位老人在严冬时节被宫使掠夺的故事。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以内)(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行善不问男女老少下联:________②上联:贫困儿童雪中得炭下联:________【答案】(1)示例:善行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
心存善良的人,总是对世界怀有悲悯之心;施行善行的人,总是能够平等对待每个人。
因此,我们多做善事。
(2)示例:一个卖炭的老人辛苦烧制了一车炭,只盼天再冷些,原本希望炭卖个好价钱,可以添置些过冬的衣物和粮食,可谁曾想刚到集市上,竟被宫廷里的太监抢了去。
(3)助人莫管春夏秋冬;省钱马旭分积厘累。
【解析】【分析】(1)围绕“如何看待善行”的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语句通顺流畅即可。
如,善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精华。
顾荣施炙,谓之善行;秦穆公亡马,谓之善行。
善行无论大小,都是美好心灵的体现,都传递着善意。
要大力宣扬善行的正能量。
我们要以善良者为榜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注意字数的限制。
(2)仔细观察图画,画面是老人牵着一匹马,结合题干要求“讲述了封建社会时期,一位老人在严冬时节被宫使掠夺的故事”,可知是《卖炭翁》,卖炭翁吃力地赶着牛车行走在寒风中,想买了炭,买回身上衣和口中食。
无奈宫使粗暴地抢夺了卖炭翁的炭,老人无可奈何。
(3)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①上联:行善(动词)不问(连词)男女老少(并列短语),拟写为“助人莫管春夏秋冬”。
②上联:贫困儿童(偏正短语)雪中得炭(主谓短语),拟写为“省钱马旭省吃俭用”。
故答案为:⑴示例:善行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
心存善良的人,总是对世界怀有悲悯之心;施行善行的人,总是能够平等对待每个人。
因此,我们多做善事。
⑵示例:一个卖炭的老人辛苦烧制了一车炭,只盼天再冷些,原本希望炭卖个好价钱,可以添置些过冬的衣物和粮食,可谁曾想刚到集市上,竟被宫廷里的太监抢了去。
⑶助人莫管春夏秋冬;省钱马旭分积厘累。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的表达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理解材料的主题,围绕材料的互通进行表达,注意观点要明确,语言要通顺,注意字数的限制。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故事的叙写,考生要结合材料内容,注意对图画信息的提取,要准确概括故事,注意语言的间架、流畅、连贯。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要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要结合上联的内容和材料的仔细,进行补写对联。
5.某社区阅览室向居民征集有关读书的对联,给出的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
【答案】读好书如沐春风【解析】【分析】对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对,如“品美文”可对“读好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知识。
我们要熟知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即对偶,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抓住这个特点,即可作答。
6.鲁迅是中国文坛的巨匠。
他逝世时,人们献了很多挽联。
请揣摩语境,将鲁迅的作品《呐喊》《彷徨》《莽原》《奔流》《噩梦》《野草》《而已》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成为一副工整的对联。
踏________,刈________,《热风》________,一生________;痛《毁灭》,叹________,《十月》________,万众________。
【答案】《莽原》;《野革》;《奔流》;《呐喊》;《而已》;《噩梦》;《彷徨》【解析】【分析】这副对联已经给出了一些关键词,只需要把鲁迅的作品填对即可,答题时结合语境,还要注意搭配,“踏”是踩的意思,“ 刈”是割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因此,“踏”后面应填《莽原》;“刈”后面应填《野草》;“热风”是名词,而且风会带动空气流动,因此,《热风》后应填《奔流》;鲁迅一生都在为劳动人民呐喊,因此“一生”后应填《呐喊》;“痛《毁灭》”,旧世界毁灭了很多东西,让人痛惜,让人感叹,也不过如此,因此,叹后应填《而已》;最后剩下《噩梦》和《彷徨》,联系《十月》和万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十月里作家做了个噩梦,让万众彷徨。
【点评】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本题答题时还要结合语境和搭配。
7.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一年秋天,包头市文联组织青年作者到赤峰采风。
诗人振江看到满山红叶似火,触景生情,吟出一个上联:赤峰红叶浓叶红峰赤。
然后让大家对下联,一时间无人能对。
大家都说太难了,下联也要含有一个地名,还要符合从头读或从尾读内容完全一样,而且“叶红”与“峰赤”还得是因果关系。
振江自己也没有对出。
第二年夏天,振江到青岛旅游,看到青岛到处都是绿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去年吟出的上联来,触景成句,对出了下联:________。
【答案】示例:青岛绿树稠树绿岛青【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研读提供的情境写下联,根据上联要求,注意词性要相同,理解了意思就好分析了。
【点评】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上联题意,上联用词,上联结构等多方面,多做揣摸,再是要结合具体要求去做。
8.《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此档节目的开播,引起了广泛关注。
班级开展以“走进诗词大会,品味诗意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氛围,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标语。
(2)在活动现场,活动支持人撰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对出相应的下联。
上联:中华古典迎双季下联:________(3)请你就活动主题,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至少使用一个成语)(4)受班级的委托,由你去邀请语文组的谭老师做赛诗会的评委,你该怎样说?【答案】(1)例: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2)锦绣诗词又一春(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是我们民族的根,国家的魂。
今天,在举国上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努力的时候,我们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吸收中华文化精华,让灿烂的中华文化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鼓舞和激励我们勇往直前!(4)谭老师,您好!我是九年(1)班的×××,我们班将于明天下午3点在班级举行“走进诗词大会,品味诗意人生”赛诗会。
我们想请您来做评委,您有时间吗?【解析】【分析】(1)拟写宣传语的要求:①须紧扣主题。
②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字以内。
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
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
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
示例: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上联:中华古典迎双季——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如拟写出下联:锦绣诗词又一春。
注意词性相对,内容符合“走进诗词大会,品味诗意人生”的活动主题,宽对也可。
(3)开放性语言表达试题,围绕“走进诗词大会,品味诗意人生”的主题,至少使用一个成语拟写即可。
古诗词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她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