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一生物蛋白质与氨基酸重点笔记

必修一生物蛋白质与氨基酸重点笔记

蛋白质与氨基酸
蛋白质主要由C、H、O、N4种化学元素组成,很多还含有S、P等元素。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形成的,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R基不同,氨基酸就不同.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还有一分子氢和一个特有的R基团,它们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此碳原子叫中心碳原子。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
包括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必须氨基酸:赖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可以通过其他化合物转化而来。

记忆口诀:甲携来本亮色书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CO—NH—)叫做肽键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多肽所呈的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多肽链具备一定的空间结构后即为蛋白质。

因此蛋白质与多肽的差别在于有无空间结构。

常考氨基酸分子式:
甘氨酸:C2H5NO2
丙氨酸:C3H7NO2
缬氨酸:C5H11NO2
亮氨酸:C6H13NO2
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
A、结构蛋白: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

如构成人和动物肌肉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

B、催化作用:生物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几乎都是由酶催化进行的,而酶几乎都是蛋白质。

C、运输作用: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工具。

D、调节作用:蛋白质类的激素,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E、免疫作用: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都是蛋白质。

F、通透作用: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对某些物质透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膜结构有重要作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

G、识别作用:细胞膜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具有密切关系。

H、运动作用:骨骼肌的收缩、肠的蠕动和食道的吞咽动作等,大都是由它们所含的蛋白质分子(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的相对滑动而进行的。

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

变性作用是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是指蛋白质所具有的酶、激素、毒素、抗原与抗体、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等生物学功能。

生物活性丧失是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特征。

有关分子、原子数的计算
(1)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氧原子的个数=肽链数+氨基酸数+R基上的氧原子的个数
(3)氮原子的个数=氨基酸数+R基上的氮原子的个数
(4)碳原子的个数=氨基酸数×2+R基上的碳原子的个数
1 假设有A,B,C 3种氨基酸,在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形成3肽的种类:3-3-3 (3^3=27)
形成2肽的种类:3-3 (3^2=9)
2 假若有A,B,C 3种氨基酸,在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形成3肽的种类:3-2-1 (3x2x1=6)
形成2肽的种类:3-2 (3x2=6)
(1)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量=18×(氨基酸数-肽链数)=18×肽键数
(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氨基酸数-肽链数)
注意:若多肽或蛋白质分子中有二硫键-s-s-时当注意,则应考虑形成二硫键时所失去的H的相对分子质量.
当n个氨基酸相互间缩合成多肽时,n个氨基酸之间的排列有n!种。

在一条肽链的两端一定分别是—COOH和—NH2。

一条肽链所含—COOH和—NH2的数量至少都是一个,m条肽链所含—COOH和—NH2的数量至少都是m个。

环状肽主链中无氨基与羧基,环状肽中氨基与羧基的数目取决于构成环状肽的氨基酸的R 基中氨基与羧基的数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