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利弊分析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利弊分析

发展生物质能源可能带来的 负面影响
( 一) 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 1.导致国际粮食贸易下滑, 影 响我国粮食供给 近年来, 随着美国等国生物质 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 主要以玉米 为原材料) , 造成玉米等粮食国际 贸易出口量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 短期内对我国粮食安全虽不会造 成太大影响, 但从长远分析, 由于 我国耕地潜力非常有限, 而人口增 加压力较大, 粮食供给存在一定的 缺口。随着我国人口的进一步增 长, 对国际粮食的需求将继续增 大, 由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引起的
2008 年第 3 期 《宏观经济管理》
HONG GUAN J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G JI GUAN LI
碳, 可明显降低空气污染和减少酸 雨现象的发生。发展生物质能源, 以生物质燃料替代煤炭, 可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 以生物燃油替代石化 燃 油 , 可 减 少 碳 氢 化 物 、氮 氧 化 物 等对大气的污染, 将对改善能源结 构 、提 高 能 源 利 用 效 率 、减 轻 环 境 压力作出巨大的贡献。
据权威机构 预 计 : 2010 年 , 我 国 石 油 消 费 量 将 达 到 2.7 亿 ̄4 亿 吨, 而 2005 年 ̄2020 年, 我国的 石 油产量仅在 1.8 亿 ̄2.1 亿吨之间, 每 年 的 缺 口 大 约 为 0.7 亿  ̄1.8 亿 吨, 对海外石油的依存度超过 30%。2020 年, 我国石油的进口依
能源专题
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利弊分析
○黄 蕾
近年来, 受石油价格上涨和全 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可再生能源开 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其中, 生物质能源作为目前可直接 利 用 、能 较 大 规 模 生 产 并 替 代 运 输 燃料的能源产品之一, 已成为可再 生能源发展的重点。但是, 一些地 方出现的一哄而上发展生物质能 源的倾向令人担忧。因此, 对发展 生 物 质 能 源 的 利 弊 进 行 全 面 、客 观 的评估, 显得尤为重要。
存度可能高达 50% ̄60%。2020 年, 我国石油进口将达 3.6 亿吨。这个 数字为 2001 年的 6 倍。
我国石油短缺有三方面的原 因: 经济的迅速发展, 石油产量增 加速度低于石油消费增长速度, 以 及能源效率低。按照国家统计局近 期的数据, 近 20 多年间, 我国 GDP 年均增长率 9.7%。而近 10 年间, 石 油 生 产 年 均 增 长 率 仅 为 1.8% , 但石油消费增长速度却达到 4.9%。目前, 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油 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 我国的单位 GDP 石油消耗量比美 国高约 30%, 是日本的 2 倍多。因 此, 石油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 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
3.创新先导, 稳步发展 在 保 障 粮 食 安 全 、生 态 安 全 和 社会和谐的前提下, 加强自主创 新, 先示范、再推广, 因地制宜地实 行原料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强对高 产 、广 适 、高 蓄 能 的 能 源 作 物 品 种 筛选和高效培育技术的攻关, 建立 配套的栽培管理模式和能源作物
推广使用。一些国际组织也在大 力推动生物质能源发展。世界经 合组织于 2004 年 9 月 6 日公布的 研 究 报 告 中 建 议 : “各 国 政 府 应 大 力支持和鼓励生物质能源领域的 技术创新, 减小它与传统原油及 天然气产品的价格差距, 以最终 达 到 替 代 的 结 果 。”国 际 能 源 组 织 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工业化国家 已有固定的石油供应渠道, 发展 中国家应注重通过开发可再生的 生物质能源解决石油短缺问题。
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
全球生物质能源的储量为 1.8 万 亿 吨 , 相 当 于 640 亿 吨 石 油,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 美 、英 、日 、俄 、巴 西 、瑞 士 等 国 纷 纷 投 入 大 量 人 力 、财 力 、物 力 , 成 立研究机构, 进行研究开发。目 前, 固化成型生物质燃料在日本、 欧 、美 等 地 已 商 品 化 。生 物 柴 油 在 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已开始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巴西通过立 法 、制 定 标 准 及 政 策 补 贴 等 手 段 , 推动以甘蔗为原料的生产。美国 通过立法和政策支持燃料乙醇的
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现状
1985 年, 我国石 油 产 量 已 达 1.2 亿吨, 奠定了世界石油生产大
国的地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跨入了石油消费大国的行列。 在过去的 10 年间, 由于经济迅速 发展, 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 6.66%; 而受国内资源及开采条件 的制约, 同期石油产量年均增速仅 为 1.75%。因此, 我国从 1983 年开 始进口石油, 当年进口量为 905 万 吨; 1994 年, 我国成为石油净 进 口 国, 进口量逐年增加。
2008 年第 3 期 《宏观经济管理》
国际粮食贸易下滑, 将对我国粮食 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
2.引起世界粮价较大波动及价 格联动, 影响我国粮食市场
随着国际生物质能源产业的 发展, 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 涨。由于市场对基于玉米的乙醇需 求强劲增长, 玉米价格大涨。预计 今后几年, 玉米价格将持续保持在 较高水平, 农产品将进入高价位时 期。近期世界农产品价格上涨, 既 与一些暂时性因素有关, 如小麦产 区 天 气 干 旱 、世 界 粮 食 库 存 位 于 多 年低点, 也与农产品市场正在出现 结构性变化有关, 如用于发展生物 质能源的粮食比例提高。近年来, 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联动越来 越明显, 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已 传导到国内, 并与国内因素交织, 加剧了我国粮食与相关产品的市 场价格波动。
2.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改善生 态环境
目前,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 量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二 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我 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70%、二氧化 硫排放量的 90%、氮氧化物排放量 的 66.7% 均 来 自 燃 煤 。 生 物 质 能 源, 不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大量产 生二氧化碳, 而且绿色植物在进行 光合作用时还要吸收大量二氧化
3.“与粮争地”可能性增大, 对 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压力
尽 管 提 倡 利 用 盐 碱 地 、荒 地 和 冬闲田等未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 土地资源来种植能源作物, 但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种植生物燃料 等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食用 作物, 极易出现农民利用耕地种植 能源作物, 造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减 少 、粮 食 产 量 下 降 的 状 况 。 根 据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的一份报 告资料, 假如在 2015 年前将生物 燃料占全球燃料总需求的比重提 高到 5%, 那么, 世界耕地面积就必 须比目前扩大 15%。一旦生物质能 源的原料作物挤压粮食面积, 就会 危害粮食安全。
3.充分利用边际土地, 增加农 民收入
我国是农业大国, 生物质能源 的蕴藏量很大, 每年可用总量折合 约 5 亿吨标准煤。我国有不宜种植 粮 食 作 物 、但 可 以 种 植 能 源 植 物 的 土地约 1 亿公顷, 可人工造林土地 有 311 万 公 顷 。 这 些 土 地 多 位 于 老 、少 、边 、穷 地 区 。 当 地 农 民 缺 少 致富途径, 依靠种植粮食作物收入 很低。通过合理利用这些地区的盐 碱 地 、荒 地 和 冬 闲 田 等 未 利 用 或 利 用不充分的土地资源, 种植甘蔗、 甜高粱、薯类、油菜等能源作物, 可 以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 增收开辟一条途径。
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 对策建议
1.理性看待, 全面评估 国际上已出现了呼吁更为理 性评判生物质能源的倡议, 建议各 国全面审核生物燃料等生物质能 源的利弊, 重新定位对生物质能源 的期待值。因此, 我国应从经济收 益 、环 境 影 响 , 以 及 建 设 和 谐 社 会 等方面, 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 估, 在此基础上, 适时调整生物质 能源的发展政策。 2.加强监控, 引导竞争 建议开展全国生物质能源作 物普查工作, 摸清主要能源作物的 资 源 数 量 、区 域 分 布 现 状 , 科 学 制 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质能源长 远发展规划, 包括区域发展布局、 产业支持政策、科技发展战略等。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对相关产业进 行严格监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 用, 引导市场适度的竞争。
生物质能源的积极作用
我国是个能源消费大国, 经济 发 展 与 能 源 、资 源 利 用 的 矛 盾 日 益 突出, 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于缓解这 些矛盾具有积极的作用。
1. 可 改 善 现 有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 降低石油进口依存度
目前, 我国的能源形势十分严 峻, 资源短缺, 消费结构单一, 石油 的进口依存度高。我国石油储量仅 占世界总量的 2%, 消费量却是世 界第二, 且需求持续高速增长, 预 计 2010 年我国 将 进 口 石 油 2.5 亿
品 种 选 育 、种 植 、生 产 、加 工 一 体 化 示 范 基 地 。 在 种 植 基 础 好 、资 源 潜 力 大 的 地 区 , 积 极 、稳 妥 地 规 划 建 设一批能源作物种植基地。
4.立足国内, 全球合作 在技术和资源上立足国内, 放 眼全球, 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 加 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开发, 掌握产
33
能源专题
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
对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建议
○杜婷婷
为加强我国石油储备的建设 和管理, 健全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2007 年 12 月 18 日, 国 家 石 油 储 备中心正式成立。这对保证国民 经济的发展, 应对突发事件, 防范 石油供给风险, 保障国家能源安 全, 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下一步, 在积极建立和完善我国石油储备 体系的基础上, 应特别注重对石 油资源的有效控制, 还要坚持走 石油资源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 道路。
32
吨, 进口依存度将超过 50%。能源 安全令人担忧。因此, 必须改变目 前的能源消费结构, 向能源多元化 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方向发展。在众 多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中, 生物 质能源的规模化开发无疑是降低 石 油 进 口 依 存 度 、保 障 能 源 安 全 的 重要途径。生物质能源原料供应充 足, 成本低廉且相对稳定, 具有巨 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能源当量上看, 生物质能仅次于 煤 炭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 存 量 丰 富 且 可再生。在所有新能源中, 生物质 能与现代工业化技术和现代化生 活有很大的兼容性, 对常规能源有 很强的替代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