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女装原型的基本应用原则》日本文化女装原型包括身原形、袖原型与裙原形。
它是女人体基本服装形态的平面展示,是实现女装设计师梦幻般构思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能够极轻松地将极其复杂的服装结构、造型及款式给予准确的表现。
日本文化女装原型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不仅是因为其服装原型自身的造型准确、结构合理,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一整套完备的应用原则,这其中有两个较为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应用原则,它们分别是服装原型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移动转换原则和服装原型腰节线的水平原则。
在日本文化女装原型中,由于女装身原型的结构变化复杂,并且易于表现文化原型的应用原则,因此,仅以女装文化身原型为例,阐述其应用原则。
一、服装原型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设计移动转换原则(一)、省的概念及功能1、省服装中“省”的形式最早出现在13世纪的格陵兰。
省(DART)的出现,构成了以往在衣片上不曾有过的、吻合人体形态的体面转折线,它把服装从裁剪的平面性彻底地分离出来,从此确立了欧洲乃至世界以三维空间构成窄衣文化的起点。
ッ)是服装设计师在服装结构设计中,依据人体的体型、服装的省(DART、ダ——服装面料的特征以及服装造型、款式设计的要求,在衣片结构上设定的缝合部位及裁剪部位。
2、功能省不仅具有将服装面料从平面转化为吻合人体基本立体型态的功能、同时,它也是实现服装设计师的服装造型、款式设计以及重塑人体形态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二)、省的形式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省在形式上大体可以分为完形省和非完形省两种。
完形省是指服装省的形态完整,分割形式对称。
表现形式呈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
如:钉子省、锥子省、橄榄省等。
(如图1—1 )非完形省也称为隐性省。
它是指服装省的功能完备,具有省的特征,但是省的形式不完整,省的依据人体形态的不同而不同,表现形式为对称或非对称。
它是完形省的一种变化形式,在结构设计中是一种变省为线的表现形式,因此,它的表现形式是—分割线。
如:公主线、刀背线(FRENCH DART)、育克线(YOKE LINE)、克夫线(CUFF LINE)、后背中心线等。
(如图1—2 )在服装结构设计中所有能构筑服装款式、造型及结构的分割线形式都是省的形式。
因此,结构线是省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结构线也是最能体现服装设计师构思精髓以及表现其服装设计特征的工具。
省的形式决定服装的款式,不同形式的省能构成了风格各异的服装款式和造型。
(三)、省的位置服装的省位是指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因省的形式与功能的不同,而相对于人体存在的各个部位。
省位的设定范围通常是围绕人体的凸起、凹陷和转折明显的部位以及依据服装造型设计的特征而设计的。
但是,人体体态的起伏特征与转折部位决定服装中基本省的位置。
如:前后肋缝线、大小袖前缝线、胸省、肩省、腰省、腹省等。
(如图2 )(四)、服装原形省的基本单位以及基本省量1、服装原形省的基本单位服装原形省量的基本计算单位是角度。
不是厘米。
省量角度的设定是服装原型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能够在具体服装设计时将原型的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实现设计移动以及准确转换的根本保证。
2、基本省量女装文化身原形前片的基本省量一共有两个,一个是为了解决胸部造型而存在的省量,它既是将服装原形前后衣片放至在同一水平线上后所呈现在前后原形肋线上的差量。
即肋部的省量。
另一个省量是为解决胸部与腰部之间的存在的造型差异而设定的省量。
后片同样存在两个基本省量,一个在肩部,它是为了满足肩胛骨与肩部的造型而设立的。
另一个在腰部。
它同样是为解决胸部与腰部之间的存在的造型差异而设定的省量。
它们也是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所能运用前后身原形的最基本的省量。
(图-3)因此,在服装设计中的所有的省量以及形式均是它们的变异。
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省、省位及省的形式是根据服装的款式、造型、服装的面料特征以及人体形态特征而设计的,因此,服装结构设计中的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在服装设计中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
服装结构设计中的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依据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整体的设计理念被消除或者转换为其它的表现形式。
换句话说是服装结构中的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不是可以随意消除或转换为其它形式的。
服装的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在移动转换时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五)、原型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设计移动转换原则日本文化女装原型的省量、省的形式以及省位的移动转换原则是日本文化女装原型结构的设计精髓之一。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分别是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可移动转换而不可消除原则。
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消除转换原则以及省位及省的形式移动转化时省量角度不变的原则。
1、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可移动转换而不可消除原则省位及省的形式的可移动转换不可消除原则是指当服装省位的端点在服装的样板中部时,服装的省位、省量可以依据服装原型的基本省量根据服装款式及造型设计的需要任意移动或转换为各种形式。
否则将不能移动或转换。
(如图4—1 )在省位及省的形式移动转换后要根据服装的款式、造型、结构及服装的面料特征重新调整面料的经维纱向,以确保服装板形与设计造型的一致性。
2、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消除转换原则。
省位的消除原则是当服装省位的端点在服装样板的边缘时,服装的省、省的形式及省位可以根据服装款式及造型设计的需要,被消除或转换为其它的形式。
否则,省位将不能被消除或转换。
在特定的省位被消除后,应立即验证省位消除或转换的是否合理。
省位或转换及消除的是否合理要以展开省位后服装板形是否能恢复原样为依据。
(如图4—2)所示A图的消除方法是正确的,B图的消除方法是错误。
3、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移动转化时角度不变的原则。
省位及省的形式移动转化时角度不变的原则是指当服装中的省位因服装款式的需要必须移动和转换时,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在转换后的省量角度必须和转换前的省位省量角度保持一致。
(如图4——3)省量转换时,以厘米作为省量转换单位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
它的条件是作为被转换的省量在转换凸点的两端距离相等,否则,此种理论和方法是不成立的。
以角度作为省量转换单位是绝对的、是无条件的。
(如图4——4)省角ab c与省角abc是相同的,但是它们之间对应展开的量却是不同的。
角度不变的原则不仅能够确保原型省位在单向或多向移动转换后,原型外部形式的变化不会影响服装的结构与造型设计,同时,它也是检验原型省位及省的形式转换是否合理的科学依据。
角度不变的原则是日本文化原型省位及省的形式移动转换原则的精髓。
二、原型腰节线的水平原则日本文化女装原型的腰节线在原型的原始状态下是呈水平状态的,为了能方便制图和简化运算,日本文化女装原型将原型若干的省位加以调整、归纳,从而使原型的前片出现下垂现象,前腰线呈曲折状态。
(如图5——1)日本文化女装原型的腰节线水平原则是指在原型应用中前后原型的腰节线必须调整为水平状态。
将原型腰节线调整为水平状态不仅能够确保原型使用的正确性,同时,它也为准确计测原型的原始胸部省量以及省量的角度提供了便利条件。
为准确塑造服装形态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具体应用服装原型时要首先将原形的前后衣片调整至水平状态。
(如图5——2)原型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移动转换原则和原型腰节线的水平原则。
是正确运用原型的的基本保证。
同时,它也是正确分析服装的结构问题和解决结构问题的的方法。
省位的移动转换在服装设计中是全方位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它们依据不同时期的时尚概念、服装工艺以及设计师的构思而变化,从而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服装款式。
貌似简单的结构形式背后却可能蕴涵着及为丰富的结构设计内容。
(如时装效果图6)所示。
该款服装的造型完美,但是其表面结构分割形式及为简单,它在处理胸部造型上既没有采用公主线或者刀背省的形式,仅有BP点下单方向的省位和省量,衣片分割也是极为普通的八片联身。
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以此图为例加以结构分析。
并借此将服装原型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移动转换原则和服装原型腰节线的水平原则的具体应用方法以及隐含变化步骤给予详尽的阐述。
详情见(图7)。
设:人体胸围84厘米。
腰围64厘米。
臀围87厘米。
衣长68厘米。
袖长57 厘米。
袖窿弧49厘米。
袖口宽14厘米。
背长36 厘米。
肩宽41 厘米。
运用M型号日本文化原型。
衣片结构制图如下:BN---------------------BL: 衣长BN---------------------WL:背长WL-------------------- HL:腰长BN----------------------SD:22厘米。
HP: BN----------------DS/2。
D-------------------------AP:3厘米。
U------------------------ FD:2.5厘米。
袖片结构制图:ST----------------------SL:FD--------------------- ST:袖窿弧的35%。
FW---------------------FD:12。
EL---------------------FD:SD-------WLU------------------------FD:2.5。
U------------------------AH:袖窿弧/2+1厘米。
SP-----------------------ST:AH---------------ST的/2+1厘米。
H:SP-----------------ST的/3。
RA----------------------RB:1.5厘米。
U-----------------------SUP:3厘米。
SUB-------------------SUP:衣片(UB---UP)-1厘米。
CW---------------------SL:袖口-1.5厘米。
该款制图的结构分割线是围绕人体的体面转折而设置的。
它的表面分割是极为合理的。
但是,它的精彩之处更在于它充分利用了服装原型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移动转换原则和服装原型腰节线的水平原则。
它将围绕胸部的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按照设计意图进行合理的转换、合并以及消除,以此在优化了结构分割形式的同时也进一步主观意识表现了人体的完美体态。
首先,它将衣片的翻驳线切开,在翻驳线与BP 点的垂直点处追加一个省量。
然后,在驳头相应位置将因追加省量而引起的翻驳线变形以及缩短的距离加以调整。
从而在翻驳线处形成省量。
通过追加的省量A以及在翻驳线处的省量,它使驳头以及胸部的造型更加圆顺完美。
(图-8)翻驳线处的省量设计是追加的省量。
因此,它的角度大小要以实际人体形态为主要依据。
以免因省量及省位追加的不切实际而在衣片中产生过分似的变形以及差异。
其次,它利用省量的角度转换原则在B部位将肋部省量转换至C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