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道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道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以阜新为例一、阜新交通现状我市地处辽西北,人口183万人,土地面积10445平方公里,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84公里,下辖两县五区,65个乡镇、26个街道、624个行政村。

截至2013年,全市现有公路60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条304公里,国道3条288公里,省道8条573公里,县道27条399公里,乡道219条2183公里,村道938条2617公里,农村公路4800多公里,占普通公路比重80%。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亿元,到2020年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

公路密度为58公里/百平方公里,每百人拥有公路0.32公里;全市客运公交326台,长客417台,旅游包车81台,出租车3044台,各类货运营运车辆20444台/74213吨;等级客运站13个,其中三级以上4个,各类维修业427户,驾培学校21家,公交拥有率4.19%,公交站点覆盖率24%,行政村100%通客车。

二、阜新交通的今昔对比我们了解到,阜新城市的交通发展在近二十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阜新的交通处于一个十分落后的局面,国道省道寥寥无几,三四级马路道路也凹凸不平,甚至是泥土覆地,公路铁路无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对人们的出行和城市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制约。

而我们回首刚刚过去的两个一五计划,阜新的交通在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并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跨越。

环城道路,阜锦高速,以及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完善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在十五期间,道路发展对阜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路投资及工程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为全市GDP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预计到2005年底,我市共完成主要工程量:路基改造1158公里,是“十五”计划的175%,其中县级以上341.5公里;新改建及大修黑色路面1062公里,是“十五”计划的160%,其中县以上472.8公里;新改建桥梁工程6927延米/188座,是“十五”计划的140%,其中新建5030延米/140座。

公路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为阜新经济转型提供了优质交通环境。

锦阜高速公路打通了进关快速通道。

大巴沟2号隧道贯通,拓宽了阜新通往省城及辽南地区的瓶颈。

清河门大桥重建并被评为省优质工程,改善了锦阜公路通行能力,成为清河门区标志性景观。

新阜公路阜新段17公里GBM工程竣工通车,畅通了阜新到沈阳的交通动脉。

在实现了阜新地区68个乡镇乡通油路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农村公路网建设这难得的机遇,千方百计通过省发改委、交通厅增补计划多修300多公里,三年共完成村通油路735公里,解决132个村通油路,通油路村达331个,占全地区624个村总数的53.5%。

全市普通公路总里程3180公里,公路密度30.71公里/百平方公里。

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1742公里,占总里程的比重57.8%。

晴雨通车里程3082公里,占总里程的比重97%,综合好路率71.1%。

超限运输车辆由80%下降到4%,公路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建设了一级长途客运站。

按照“功能性、标志性、超前性”的原则,新建阜新长途客运站。

不仅为经济转型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精美的候车环境,并且对市委、市政府开发站前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显现出对外人员交流的主枢纽和主渠道作用,为今后公路客运事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拉动作用。

运输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城市客运出租车3年更新1870台,占总数的65%;其中:中档出租车尝试了集约化运作。

长途客运车辆更新中高档车50台,占总数的33%,跨地区线路车91台,比重逐步增大。

对29辆旅游车重新进行了整合,成立了4家旅游车队。

线路公司试点成功,天兴客运公司运行态势良好。

99%的行政村通了客车。

重型货车数量有了较快增长,厢式冷藏车实现了零的突破。

三、发展变化历程(一)十一五期间交通发展的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抓住省“突破辽西北”和阜新加入沈阳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机遇,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交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区位优势明显提升,强有力推动了阜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公路建设总投资实现11.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 210 %。

预计到201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了6011公里,比“十五”期间增加 2831 公里,其中高速217公里,干线592公里,县道652公里,乡道2183公里,村道2386公里,分别比“十五”期间增加 217公里、0公里、56公里、192公里、23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和村道实现了零的突破。

公路密度达到58.09公里/百平方公里,32.1公里/万人,比“十五”期间增加了46 % 48%;二级以上公路760公里,比重为13.1%,比“十五”期间增加 93 公里,比重增加12%;有铺装或简易铺装的路面里程达到3219公里,比重为55.6%,比“十五”期间增加 1478公里,比重增加46%;桥梁总数达到38788延米,比“十五”期间增加10189 米。

全市624个行政村100%实现村村通油路,比“十五”期间增加51.14%。

(二)项目简介1、阜锦高速公路项目阜盘高速公路(阜新段)。

该项目是2008年市委、市政府就落实省委、省政府突破辽西北工作会议精神,帮扶阜新加快发展提出建设的,简称阜盘高速公路。

省交通厅高度重视帮扶阜新工作,省交通厅原厅长郑玉焯3次召开厅党组会议,研究帮扶阜新工作,并指派省政协副主席、交通厅副厅长刘政奎同志全权负责此项工作。

2008年6月6日省交通厅以辽交计[2008]102号《关于帮扶阜新加快交通建设和发展的函》文件形式,明确建设阜新至盘锦高速公路,该公路属突破阜新项目,原定“十二五”开工建设,经市交通局多次争取,厅里同意提前三年开工建设。

该项目起于阜新市太平区水泉镇-北镇-盘锦,并与沈山、盘海营高速相连。

路线长约96公里,我市境内24公里(23.699公里)。

该工程7月30日竣工通车。

阜盘高速公路北延伸线。

该项目起于阜新市南环路与在建的阜新至盘锦高速公路起点处,终点与铁朝高速公路连接,路线全长15.47公里。

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特大桥1座、大桥2座,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主线路基宽度为26米。

三处互通立交分别为南环互通式立交(位于太平区水泉镇)、北环互通式立交(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阜新镇枢纽互通式立交(位于阜蒙县阜新镇)。

沿线经过阜新市太平区6.3公里、阜蒙县7.01公里、阜新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12公里,共计3个乡镇,2个社区,6个村。

该工程11月1日竣工通车。

锦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阜新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快捷畅通了进关的大通道,千里京城一日还。

彰武至沈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阜新至铁岭高速公路施工单位进场,阜新至朝阳高速公路即将动迁,阜新地区高速公路从零起步,一跃增加到210公里,阜新和彰武成为高速公路结点,为阜新的对外开放和经济转型打造了一张烫金的名片。

2、阿金公铁立交桥阿金公铁立交桥是辽宁省阜新市政府为全市人民所办的二十件大事之一,同时是我市第一座立交桥。

该立交桥起于阿金大桥南桥头,向东沿奈广线旧路进行扩建,止于奈广线K70+234.5米之处,全长1300米,其中主桥长690米,引桥长610米。

中铁七局郑州公司主要担负着该桥主桥的施工任务。

主桥上跨新义铁路、三条地方专用线和两条公路线。

面对除去工程冬季歇工期(零下30度),实际工期不足9个月的紧张状况,该公司自2005年6月开工以来,坚持以创建辽宁省精品工程为目标,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人歇机不停的施工方式,想方设法加快工程进度,终于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据阿金公铁立交桥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此桥无论从外观上,还是从工程质量上,都在省内同类桥梁中达到一流水准。

该桥的建设将彻底改善阜新市南出口的道路通行条件,确保公路、铁路车辆的通行安全,对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道路通达程度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城市规模“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市公路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县乡村公路为脉络,纵横交错,干支结合,覆盖全市,贯通东西南北的公路交通网络。

随着阜新市区、阜蒙县、新邱区“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出台实施,我市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立项工业园区项目,拓展城市空间,构筑城市发展新优势,在省委、省政府及交通厅帮助支持下修建了环城公路,是实现突破阜新战略目标的项目,是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市区交通大环境,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促进转型示范市的建设及阜新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城公路由东、南、西、北环组成,全程70公里,新建部分65公里,一级公路标准。

北外环路和西外环路已竣工通车,南外环和东外环路在建,已完成环城公路建设43.61公里,占总里程的62.3%。

北环工程全长18.9公里,西起四合路,途径河东村,九营子村,六家子村,农科园区,高林台村,阜蒙县北环路,盛明热电厂(204国道),止于铁阜高速公路阜新东站,连接阜新市主城区、阜蒙县、新邱区及诸多产业园区,路面宽21-25.5米,一级公路标准,已竣工通车。

西环工程全长8.46公里,起于四合路,途径四合镇河西村—碱巴拉荒村—开发区—下洼子村,止于阜锦公路。

连接北环路,开发区和阜锦公路。

南环工程全长18公里,起于太平区水泉镇奈广线,途径大巴沟、西山村、东瓦、西瓦、矸子山,终点位于韩家店,与煤城西路连接,是我市大外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环工程全长19.9公里,起于奈广线水泉镇政府南2公里处,途径大巴沟、前营子、赵家沟、七家子、五家子、大岗岗、金家洼子、阿金歹,终点止于阜蒙县城东阜锦线上,是阜盘高速阜新南出口与铁朝高速阜新东出口的连接线,是阜新大外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县级以下的道路也进行了大面积的建设和维修,基本实现了镇镇通,村村通的目标。

加强了市区周边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城市面积。

2、沟通周边城市几年来,阜新交通急剧扩张、蜕变,如雨后春笋般,一条条公路迅速拉开阵势搭接成网,一座座场站悄然建起缀为网中的一个个节点。

大巴沟2号隧道、阿金公铁立交桥、阜锦公路、丹霍公路、奈广公路、京沈公路……五年间,政府投资15亿元修建公路6000公里,公路密度提高到每百平方公里60.81公里。

曾经闭塞的阜新,如今已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县乡村公路为脉络,纵横交错、干支结合、覆盖全市、贯穿东西南北的交通网络大格局,北出蒙东,南下渤海,东进辽中,西入京津唐,“丰”字型交通骨架的初步形成,使阜新被纳入全国高速公路框架,成为辽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千里京城一日还”不再是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