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21例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尽早恢复患肢关节功能。
方法:对2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在临床使用外固定支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及处理。
结果:有效防治骨折早期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结论: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护理,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3-0230-02
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时利用生物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一项治疗技术,它是内外固定结合的固定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0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21例,获得满意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0-58岁,平均39岁。
骨折原因:车祸致伤12例,重物砸伤3例,高空坠落1例,其他伤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12例。
1.2 手术方法:21例患者均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骨折均行急诊手术,经过认真护理,密切观察外固定支架和患肢情况,正确搬动肢体并进行功能锻炼,本组病例无并发症发生。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患者突然遭受到创伤打击,心理难以承受,加之缺乏对病情的了解,担心肢体残废,故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病情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方式,介绍外固定支架的优点及术中配合、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说明应用外固定支架术后能早期功能练习,并发症少,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可避免骨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内固定装置的痛苦,减少开支,并介绍同种病例及康复后的病友,说明外固定支架治疗是一种微创技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不破坏骨膜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还可利于手术后调整复位位置等优点[1],树立或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稳定患者的情绪。
消除患者的心理疑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以取得最佳疗效。
2.2 术前准备:根据患者年龄、骨折部位类型选择适当型号的外固定器,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患者按骨科常规术进行术前准备。
术前做血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查等。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3.1.1 观察病情:术后平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减轻软组织肿胀,注意骨折远端血管灌流颜色、感觉,温度及关节活动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等。
3.1.2 疼痛护理:一般术后3d内疼痛较为剧烈,可口服或肌内注射止痛剂,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倾听患者的主诉,减轻其心理负
担,增强治疗的信心[2]。
3.1.3 饮食护理: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油、煎炸之品,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注意食物色香味形及品种调配,以增进患者食欲。
3.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2.1 钉道感染的护理:手术后用遮挡架支撑盖被,保持针眼部位不受触碰,不被污染。
钉道周围用干敷料轻轻遮挡,以防污物注入。
针道周围用75%酒精2次/天涂擦,同时密切观察针孔有无红、肿、分泌物,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加强局部换药,保持伤口干结,本组未发生针道感染。
3.2.2 观察固定结果:定时检查螺丝有无松动,及时扭紧螺母,以保证外固定支架对骨折端的牢固固定。
4 功能锻炼
骨折外固定支架的优点是固定一般较为牢固,患者可早期负重,加强功能锻炼,但由于患者的惧怕心理和对疼痛的敏感,往往不愿早期负重及功能锻炼,结果致骨折延迟愈合,肢体关节僵硬或强直。
因此,应耐心说服患者,讲解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关节粘连、肌肉挛缩等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活动伤肢,早期做肌肉及关节的被动运动,动作轻柔,3-5天行主动运动,以肢体关节的伸屈为主,活动强度以伤口疼痛耐受为宜。
1个月后x线片与术后第1次x线片相比较,若骨痂生长,固定可靠稳定,可带支架扶拐不负重行走,x线片示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
准即可拆除固定支架。
5 出院指导
胫腓骨骨折患者大多数带外固定支架出院,出院时,应帮助患者制定锻炼计划,定期门诊复查及拍片,保护好受伤部位,避免外伤。
应教会患者自行检查支架各关节有无松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针眼处皮肤护理。
继续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和膝、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每日2-4次,每次20分钟;指导均衡饮食,多饮水,增强抵抗力防止并发症,建议患者愈后穿防滑鞋,行走时要谨慎小心,以防再骨折。
6 讨论
外固定支架具有设计合理,选材讲究、术后允许再调整等特点。
固定角度和刚度的可调性的外固定的优点,通过外固定支架改变固定角度,实施了早期的牢固稳定与后期的弹性固定。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手术简单,操作容易,感染危险小,骨折端创伤小,无需再次手术,方便换药等优点。
可使关节功能恢复达到优良,并发症少,缩短临床愈合时间。
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后不限制关节,肢体康复与治疗同时进行,减少了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的发生,从而减少或避免了骨关节固定综合征的发生[3]。
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了褥疮、呼吸、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但由于固定针眼暴露在皮肤外面,体位或搬动方法不当,锻炼方法不到位,极易引起针道感染、固定针松动、骨折移位、感染、关节强直等并发症[4]。
外固定支架用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一种有效
的固定方法,而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后创伤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关键。
因此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业务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耐心做好各项临床护理,细致观察病人,及时处理和防止各种并发症,正确指导并鼓励病人早期功能锻炼,才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的功能,另外护理上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重视整体观念,强调身心全面护理,重视患者的主动参与,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感到舒心满意。
本组病例基本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代少君,董秀丽.双球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2):45
[2] 井艳,卞延洁.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36
[3] 徐莘香.长骨固定的新进展与新概念[j].中华骨科杂
志,1991,11(3);218
[4]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