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体会用真情抒写
【写作导引】
用真心体会用真情抒写
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朱晓滨
幸福,其实很简单。
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拥抱,一件贴心的礼物都会让人感到幸福。
每一个人都曾有过感到幸福快乐的时候,记住这样的时刻,品味这样的生活其实又是一种幸福。
转换视角,精心选材
生活中的幸福如此之多,但是写成文字就需要进行选材。
有些同学选择了玩游戏或是打篮球赢了比赛这样的题
材来写。
虽然这些内容能让自己获得一时的快乐,但是并不能给人带来渴望持久的满足感和愉悦心情,因此只能是短时间的快乐,还不能称之为幸福。
还有些同学选择的是生病时父母的照顾,下雨时有人送伞。
这些当然可以带来幸福的感受,但是这类事件写的太多,自己经历的次数可能也比较多了,缺少自身独特的感受,往往和其他人所写没有什么分别。
这样的文章自然也就难以打动读者。
幸福本身有层次差异。
生活的富足是幸福,拥有美好的未来也是幸福,在困境中不断追求的拼搏中的满足感更是一
种幸福;自己受到他人无微不至的关爱是幸福,付出自己的爱心让他人感受幸福的同时,自己的内心难道就不感到幸福吗?所以,在选材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这样的选材就会更加多样,更加独特,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幸福所在。
生动描绘,展现人物
一篇记事的文章自然不能缺少描写。
描即描绘,写指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入微的描摹绘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首先,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防止为描写而描写。
描写必须为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思想服务。
其次,描写要抓住人事物的特点,写人要写出人的心灵,写事要写出事的本质,写景要写出景的特点。
有些同学描写人物外貌就是“水汪汪的大眼睛”,千人一面,并没有抓住要描写对象的个性特征,读来总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相反,好的描写却是让人过目不忘,一看就知道是写谁。
比如鲁迅写的闰土、长妈妈和藤野先生,读了以后就绝不会和别的人物混淆起来。
这就是因为他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第三,描写要做到生动形象,使描写对象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感受真心,抒发真情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感受快乐和满足。
这样一种情
感通过文字来表达,其实就是抒情。
在这篇文章中,表达幸福这样一种情感,不仅仅需要描写,同样也需要抒情。
在《一件幸福的事》的作文中,在细致描写的基础上,既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的抒发情感。
一般来说,在对事件的描写过程中,可以运用准确而饱含深情的词语或修辞来抒情,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中,“她真用舌舔我的病眼”一句就是在描绘中包含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缺少了情感的描写往往不够动人,缺少了描写的抒情往往显得空洞。
例如一位学生这样写父亲的关心:过了一会儿,医生叫我去挂水。
爸爸一边不停地给我倒水,一边安慰我。
我顿时感觉到了一股暖流涌向心里,我虽然头上冒着许许多多汗珠,但心里却十分平静,因为我得到了爸爸的安慰。
在这段文字中,对于父亲的描写就比较单薄,“我感到
暖流涌向心里”这样的抒情就让人感到空洞,很难打动别人。
如果适当改动一下就不一样了:我躺在病床上,还是有点不舒服。
爸爸坐在我的床前,时不时地摸摸我的头,说:“没
事的,只是发烧,挂点水就好了。
别担心,睡一会吧。
”他
的手有点粗糙,带着温热,让我感到好受了不少。
大概是刚才前前后后又是交费又是拿药跑来跑去的,他的额头上早已渗出了汗珠。
时间已经很晚了,忙了一天的爸爸又忙了一晚,眼睛里都已经布满了血丝。
看着爸爸劳累的样子,听着这样
温暖的话语,我的心里感到暖暖的。
在这里父亲对子女的爱从父亲的语言动作中自然体现
出来,我内心的温暖幸福情感的产生就有了基础,这样的抒情才是真实的情感表现。
不仅仅在文章中的具体描写中可以抒情,在开头和结尾处可以运用直接抒情或者借助景物描写来间接抒情。
胡适《我的母亲》结尾处就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来直接抒情。
总而言之,一篇好的记叙文是离不开描写和抒情的。
巧妙结合,用描写来展现人物,用抒情来突出中心升华主题,相信大家的作文又会“更上一层楼”。
【学生习作】
例1:
一件幸福的事
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二(8)班卜心雨
傍晚,父亲外出有事,我和母亲守在这张小桌上,平静地吃着晚饭。
升入初二下半学年后,学业愈发紧张,我和母亲之间的话也越来越少,每每母亲想和我聊聊,总被我以“代沟”“忙”“作业多”等借口驳回,母亲便把刚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吃了没多久,天便开始有些暗,我头也不抬,说:“妈,屋里有点暗,你就不能开下灯嘛?”母亲愣了一下,放下碗筷,起身去开灯:“你以前不是说我们家的白炽灯刺眼么,
我就想等会再开的。
”“哦。
”我随口回了一句。
因为海鲜过敏的缘故,我基本上不吃鱼,今天也不知怎么,情不自禁地夹了几筷子鱼尝尝。
母亲见我挑刺的狼狈样,笑了出来。
我抬头看看母亲,母亲却没说什么,起身帮我盛了一碗汤。
“你呀,小时候才学会吃鱼的时候,你外公就钓了好几条大鱼回来,我和你小姨烧了两大锅鱼。
你呢,手都没洗,就跑去夹了大半条鱼到碗儿里来。
我看你啊,从小就是个吃货。
”母亲看了一眼正在胡吃海喝的我,调侃道。
“我当时叫你等会再吃,你不听我的啊,捧着个碗去院子里吃了。
我和你小姨当时就在厨房隔着窗户看,笑你吃得衣服上都溅到油了。
”母亲自顾自地笑着,自顾自地说着,在这个小天地里,她如数家珍般细数那些幸福记忆。
“我……我当时还小啦。
”“是啊,你小时候可比现在可爱多了。
你就在外面吃,我在里面看,谁知到你没吃多久就突然停下来了,冲我这里喊:‘妈妈,妈妈,我被鱼刺卡到了……’边喊还边死命地咳。
我当时就赶紧盛了一碗饭跑了出去,叫你吃饭,你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大碗,才把鱼刺咽下去。
”母亲轻轻拍拍胸口,似乎觉得还有些后怕。
“叫你不听我的,吃苦头了吧。
”母亲边说还边装模作样地瞪了我一眼。
母亲这假模假样的一瞪反倒让我笑了出来,有股不一样的情愫弥漫在我心头:“母亲大人在上,小女子一定谨遵教诲。
”“对了,妈,你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啊?”“大概是你六岁多一点的时候
吧。
”母亲毫不犹豫。
“啊,你怎么还记得呀?”我不由惊呼。
母亲低头喝着汤,但笑不语。
我放下碗筷,忽然醒悟过来:啊,是啊,我真是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因为,她是我的母亲啊。
如果你听到母亲无意中讲起你小时候所发生的一件琐
碎的事,你不必惊异于母亲那超凡的记忆。
你要知道,这便是幸福。
因为你拥有一个如此爱你的人。
点评:作为一位母亲,可能会忘记很多事情,可是,有关子女的事情,无论是多少年前发生的,无论是怎样琐碎的,都如刀刻般清晰。
这就是母爱。
作者紧紧地被这样的爱包围着,沉浸在浓浓的幸福之中。
文章的选材精巧,通过生活中极微小的一件事体现了母爱;描写细致,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向我们展现了一位疼爱女儿的母亲形象;抒情自然,不仅在结尾处直接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而且在对母亲的细致描绘中也饱含深情。
例2:
一件幸福的事
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二(1)班丁一帆
眼看着圣诞节又要到了,我依偎在妈妈身边,猜想着今年的圣诞礼物。
我很相信有圣诞老人这一说,因为每年的平安夜,我都会收到礼物。
妈妈却似乎不以为然,边看报纸边说:“女儿,今年你
这么大了,估计不会有圣诞礼物了。
”我坐直了身体,不服气了:“大怎么了?!我表现挺好的,应该会收到礼物的。
”
大概是一直惦念着圣诞老人的缘故,到夜里11点多了,我却翻来覆去一直未能入睡。
不久,我听到了脚步声来到我的房间。
“唉,这么大人了睡觉还不安生,真让人操心。
”这不是妈妈的声音吗?“前几天,她一直说想要一根很大的棒棒糖,说好久没吃了,真是长不大呀。
”爸爸的声音也传入我的耳朵。
记得前几天我和爸爸说这件事的时候,爸爸说没时间帮我买,我还说他不关心我呢!妈妈把我的脚放进被子里,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
渐渐地,脚步声没有了。
原来,我一直不知道,其实爸爸妈妈很关心我,只不过没有说而已。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
第二天早上,我的床头果然放着一根很大的棒棒糖,里面好像装满了关心,盛满了幸福。
旁边有一封信,上面写着:圣诞老人祝你幸福下去。
妈妈走了进来,看到后说:“没想到你竟然收到了圣诞礼物呀!”
我抬头看看妈妈,笑了。
有同学告诉我没有圣诞老人,我不信。
因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两个圣诞老人,为我做一件让我感到幸福的事。
点评:圣诞老人的故事一直在我们身边发生着,那种幸福的感受也一直伴随着。
作者所选事件并不独特,但是却用
独具深情的笔触,将这种幸福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浸润着每位读者的心田。
尤其是对于棒棒糖的描写更是充满深情;结尾处通过抒情更是升华了主题,将情感毫无保留地宣泄而出,令人为之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