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性药物

手性药物


化学制药
12
§4.2 外消旋体拆分
普通化学合成得到的是外消旋体,必须经过光学拆分才能得到光学纯异构 体。
拆分可分为结晶法拆分、动力学拆分和色谱分离三类。
结晶法拆分又分为
直接结晶法拆分:适用于外消旋混合物。
非对映异构体拆分:适用于外消旋化合物的拆 分。
化学制药
13
一、结晶法拆分外消旋混合物
外消旋化合物的晶体是R和S两种构型对映体分子的完美有序的排列,每个晶
并在多巴脱羧酶催化下经脱羧反应形成无手性 化合物多巴胺发挥作用。
多巴脱羧酶具有立体专一性,只对L-多巴发挥脱羧 催化作用,而对D-多巴没有作用。 另外D-多巴不能被人体酶代谢,在体内蓄集,引起
粒细胞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
因此,必须服用单一对映体—L-多巴(4-1)。
化学制药
4
反应停事件:
40多年前欧洲和日本一些孕妇因服用外消旋的沙利度胺(反应停)而造 成数以千计的胎儿畸形,成为医药史上的悲剧。沙利度胺曾是有效的 镇静药和止吐药,尤其适合消除孕妇妊娠早期反应。
这些政策和法规极大地推动着手性药物的研究和发 展。手性药物大量增长的时代正在来临,手性技术 的发展和日趋完善,为手性工业的建立和壮大奠定 了基础。
化学制药
6
(三)、手性药物的分类
1、对映体之间有相同的药理活性,且作用强度相近
如局部麻醉药布比卡因(bupivacaine,4-8)的
两个对映体具有相近的局麻作用,然而(S)-体
• (4)对映体具有相反的作用。
化学制药
9
二、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
化学制药
10
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Racemic mixture
SR SR
RS R R S
SRRRSRSRRRRSRSSRSR
拆分
SSS
S S
SS S SS
SSRSSS
SRR
RR RRR
RRRRRRRRRRRR
Chiral
molecule
第四章 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
1
§4.1 §4.2 §4.3 物 §4.4
概述 外消旋体拆分 利用前手性原料制备手性药
利用手性源制备手性药物
化学制药
2
§4.1 概述
一、手性药物
手性(chirality):是三维物体的基本属性。如果 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重合,该物体被称为手性物 体。 手性药物特点:副作用少、使用剂量低和疗效高等
SRR
RR RR
RR RRR
RRRRRRR
不对称合成
RSR
RR R RSRR
RRRRRRSSRRSRR
Prochiral compounds
不对称催化 手性催化剂
SSSS
SSS S
SSSSSSSSSSSSSSSRSSSS
化学制药
11
三、影响手性药物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1)起始原料的成本 (2)拆分试剂,化学或生物催化剂的成本 (3)化学收率和产物的光学纯度 (4)反应步骤的数量 (5)拆分或不对称合成在多步合成中的位置 (6)非目标立体异构体的转化利用
有择结晶法拆分外消旋混合物的过程中,有时会伴随着溶液 中过量对映异构体的自发性外消旋化,这种现象被称为结晶 诱导的不对称转化(crystallization-induced asymmetric transformation)。这意味着拆分的理论收率不再是50%, 而是100%。
化学制药
8
• 3. 对映体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
• (1)一个对映体具有治疗作用,而另一个对映体仅有副作用或毒性。
• (2)对映体活性不同,但具有“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作用。
• (3)对映体存在不同性质的活性,可开发成两个药物。如镇痛药右丙 氧芬(Dravon); 其对映体诺夫特(Novrad)则为镇咳药,这种情况也比 较少见。
化学制药
15
直接结晶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g R氨基醇
5g S +5g R 氨基`醇饱和液
(80℃,100ml)
冷却至 20℃
析出2g R 氨基醇 (余下4g R,5g S)


2g S 氨基
醇析出
冷却至 20℃
加水至100ml 分去晶体,剩下母液
80℃
加2g消旋

化学制药
16
同时结晶法(simultaneous crystallization)
还兼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增强局麻作用,因此 作为单一对映体药物上市。
化学制药
7
2. 对映体具有相同的活性,但强弱程度有显著差异
活性体 eutomer:与靶标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对映体; 非活性体 distomer:而与靶标亲和力较低的对映 体。 异构体活性比(eudismic ratio,ER)越大,作用 于某一受体或酶的专一性越高,作为一个药物的有 效剂量就越低。
研究表明,致畸性由其(S)-体所引起,而其(R)-
体具有镇静作用,即使高剂量时也无致畸作用。但在
代谢中(R)-体可转变为(S)-体,所以单独使用(R)
-体也有毒副作用。
O
O
H
N
O
N
H
N
O
N
OO
H
OO
H
(R)
(S)
化学制药
(4-5)
5
(二)、手性药物的地位与发展趋势
1992年美国FDA发布手性药物指导原则,要求所有在美国申请上市的外消 旋体新药,生产商均需提供报告说明药物中所含对映体各自的药理作用、 毒性和临床效果。这大大增加了NCE以混旋体形式上市的难度。 而对于已经上市的混旋体药物,可以单一立体异构体形式作为新药提出 申请,并能得到专利保护。
核包含等量的两种对映异构体 外消旋混合物是等量的两种对映异构体晶体的机械混合物,虽然总体上没有
光学活性,但是每个晶核仅包含一种对映异构体。
化学制药
14
(二)直接结晶法拆分外消旋混合物
在一种外消旋混合物的过饱和溶液中,直接加入某一对映体晶种,即可 得到该对映体,这种结晶方法叫做直接结晶法。
• 该法适用范围窄,只有那些外消旋体的溶解度在相同温度下是其光学异 构体的2倍左右的物质才有可能用直接结晶法。
研究与开发手性药物是当今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 一、随着合理药物设计思想的日益深入,化合物结 构趋于复杂,手性药物出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二、用单一异构体代替临床应用的混旋体药物,实 现手性转换,也是开发新药的途径之一 。
化学制药
3
【例】多巴胺:可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病,但它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起作用。
它的活性前体药物L-多巴可以透过血脑屏障,
将外消旋混合物的过饱和溶液,同时通过含有不同对映体晶种的两个结 晶室或两个流动床,同时得到两种对映体结晶。
例: 抗高血压药物L-甲基多巴(a-methyl-L-
dopa,4-31)的生产:
化学制药
17
有择结晶法(preferential crystallization)
又称为带走结晶法(resolution by entrainment)是指在单 一容器中交替加入两种对映体的晶种交替收集两种对映体结 晶的拆分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