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查房PPT
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查房PPT
2、口腔溃疡护理 :
•
有真菌感染病人涂制霉菌素药液(制霉菌素6片碾粉
溶于20 mL鱼肝油中)。随着病情发展,唇周感染处出现
坏死,予清除坏死组织,3%过氧化氢清洁局部后涂上
碘甘油,经33 d治疗后痊愈出院。
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三、 执行消毒隔离工作制度,限制探视:
病人进食食物充分煮熟。碗筷每次进餐前用开水烫洗。督促 病人每日更换内衣裤,按需要更换被服。注意卧床休息及保暖,病 人专用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医护人员进行查房、治疗、护理 时先洗手,戴帽子、口罩,防止交叉感染。控制探视,限制呼吸道 等各类感染性人员探视。
牙齿、牙龈及各黏膜表面舔动动作交替进行。根据病人口腔选择漱
口液:清洁口腔予温开水或自配淡盐水(3 g~4 g熟盐溶于500 mL
温开水。
•
预防口腔感染给予多贝氏液,庆大霉素针稀释液(8×104 U~
16×104 U稀释于500 mL生理盐水)。真菌感染予口泰和3%碳酸氢
钠溶液。
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二、口腔护理
护理查房
>>> 粒细胞缺乏症
内二科
查房目的
掌握:
> 1、粒细胞缺乏症的概念 > 2、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熟悉:
> 1、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 2、粒细胞缺乏症的预防
了解:
> 1、病因 > 2、治疗方法
病史资料
• 本人资料: • 入院: • 诊断: • 家属主诉: • 现病史: • 查体:
辅助检查
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某些血液病如再生 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 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先天性中性粒细胞 减少症等均可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进行治疗,但由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相关死亡率高,应权衡利弊,把握好 移植适应症。
治疗 –抗感染治疗
➢ 如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仅有发热而无脓毒血症表现,可 在门诊治疗。但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一旦出现发热, 不明原因的发热常常是这些患者感染时的惟一征象。在 未获得病原学证据之前必须争分夺秒地开始广谱抗生素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以控制病情,降低重症感染的病死 率。
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四、肛周护理 :
嘱病人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每次便后及睡前用1∶5 000高 锰酸钾溶液坐盆15 min~30 min;对有痔疮、肛裂的病人应用痔疮 栓,以防加重;对脱肛病人,保持局部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 干净,再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局部防感染。
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 经验性抗感染的治疗策略并非经治医生的臆想,而应分 析感染的临床特点,并考虑到所在地区、社区和所在医 院的病原微生物学分布规律和耐药性规律做出综合判断 ,并尽快作血、尿和其它有关的培养,待证实病原体后 再改用抗生素。
预后
➢ 与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病程、病因、治疗方法等有关。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时,感染的机会较少, 如果去除病因,则预后较好。
➢ 2、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磷 酰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输注对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者有 效。
➢ 3、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重组人粒系生长因主要有 rhGM-CSF和rhG-CSF,可诱导造血干细胞进入增殖周 期,促进粒细胞增生、分化成熟、由骨髓释放至外周血 液,并能增强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菌活性。G-CSF 对周期性粒细胞减少和严重的先天性粒细胞缺乏儿童效 果较好,它能加速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恢复,亦可用 于预防强烈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发热。待白细胞回 升后酌情减量或停药。CSF的副作用有发热、寒战、骨 关节痛等。
➢五、病情观察:
1、严密监测体温的变化,常规测体温,每天4次。 高热病人根据病情随时测量体温,发热病人按医嘱应用 降温措施:体温>38 ℃,我科常采用温水擦浴,鼓励病 人多饮水;体温>39 ℃按医嘱予物理降温(冰敷);体温 >39.5 ℃持续不退者,予冰敷同时按医嘱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输入,并做好护理记录。
粒细胞缺乏症的概念
➢ 外周血正常白细胞计数是4~10×10^9/L,
其中中性粒细胞占60-7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白细胞总数 × 中 性 粒 细 胞 百 分 比 ) 。 10 岁 儿 童 低 于 1.5×10^9/L,10~14岁儿童低于1.8×10^9/L ,成人低于2.0 ×10^9/L。当中性粒细胞严重 减少时(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
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五、病情观察:
2、禁用对白细胞有抑制细胞刺激因子。
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六、心理护理 :
•
由于病情需要实行单间隔离,加上限制探视,会给病人造成
极大的心理压力,产生恐惧、压抑及悲观情绪。护理人员要做好解
病因
➢药物引起的损伤 ➢化学毒物及放射线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全身感染 ➢异常细胞浸润骨髓 ➢细胞成熟障碍--无效造血
临床表现
➢可无症状,检查血象时发现 ➢头晕、乏力、疲倦、食欲减退、发热等非
特异性症状 ➢合并重度感染可突起畏寒、高热、周身不
适,特定感染部位症状
治疗 –药物
➢ 1、促白细胞生成药:如维生素B6、维生素B4、利血生 、肌苷、雄激素、碳酸锂等,但均缺乏肯定及持久的疗 效。
➢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在过去因继发感染致使病死率高达 70%~90%,目前因抗菌药物、造血细胞生长因子(GCSF 、 GM-CSF) 等 控 制 感 染 手 段 的 增 强 及 广 泛 应 用 , 使大多数病人能度过感染关,预后良好,病死率已降至 25%以下。
➢ 但年老、全身衰竭、黄疸或合并严重感染者病死率高。 虽积极治疗10天仍无明显好转者预后较差。骨髓中尚保 留少量幼稚细胞比完全缺乏者恢复较快。
➢ 外周血单核细胞持续存在并有增多趋势,提示疾病的好 转。
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一、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
1、入院即入住单间病房,实施保护性隔离。 2、病房每天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 min。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流通。
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 二、口腔护理
1、指导病人正确漱口:
•
嘱病人每次进食后将漱口水含在口中,然后鼓动双颊与舌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