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活动发言稿【篇一:捐赠活动发言稿】篇一:捐赠仪式上领导讲话稿捐赠仪式上领导讲话稿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同仁们、新闻媒体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殷淑勇先生资助高市学校多媒体建设捐赠活动。
这虽然是宁夏银川集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一次对我乡高市学校进行捐助,也是我乡接受最大的一笔办学捐助。
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高市乡党委、政府和高市乡6千多乡老父亲们对宁夏银川集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把春天般的温暖带给高市学校这些孩子们!高市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校生411名,在校教职工38名。
近年来,我乡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
当前,学校正在为创建丽水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和丽水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作最后的验收及打造高市养正名牌学校而努力工作,这充分肯定了我乡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乡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逐步改善。
但是,学校部分硬件设施需要更新和添置。
宁夏银川集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发展的诚信的公司,创业不忘农村教育,发展不忘农村孩子,为此,拿出5万元捐助我乡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真正为我乡农村孩子解决了燃眉之急,为我乡学校送来了精神上的莫大安慰。
这次捐赠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给予了我们巨大的鼓舞。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相信受捐助的高市学校会加倍珍惜,将来为祖国建设和我乡建设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宁夏银川集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这一善举,以实际行动在全社会倡导了良好风尚,唤起了更多人们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分体现了心系教育、情系农村孩子的高尚情怀。
你(们)的善举必将帮助农村学校坚定人生信念,书写更加灿烂的人生篇章。
爱心成就未来,也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乡社会公益活动和建设,并将你(们)的爱心善举薪火相传。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宁夏银川集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祝宁夏银川集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事业辉煌!祝高市学校发展更加蒸蒸日上!祝老师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殷淑勇先生资助高市学校多媒体建设捐赠仪式的程序1、请各位领导、同仁和先生就做。
2、请高市乡书记---王书记讲话3、请高市学校校长讲话4、请殷淑勇先生讲话5、请县长领导作重要讲话6、请殷淑勇先生捐牌,请廖巧明校长授牌。
(此时,两位学生上来献花感谢。
)7、主持人宣布捐赠仪式结束高市学校基本概况青田县高市乡中心学校,位于瓯江之畔——青田县高市乡(村),近临国家级森林公园——石门洞风景区,校园占地7705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514平方米,藏书近9000册,校园绿化率达10.6%以上,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生411名,教职工38名,其中专任教师33人,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31人。
办学水平等级为二星级。
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几代高市乡校人的努力,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多媒体教室2个,电脑室、美术室和音乐室各一个,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获得:“青田县文明单位” 、“青田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综合工作先进单位” 、“青田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青田县教学效果显著单位”、“青田县寄宿制管理先进单位”、“青田县平安校园”、“青田县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同类次学校的前茅。
高市乡分别于2005年、2006年先后通过市级、省级教育强乡的评估验收。
2007年通过浙江省三类标准小学验收。
现正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前期准备,当前正在为创建丽水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和丽水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作最后的验收及打造高市养正名牌学校而努力工作,使高市学校更上一层楼。
捐赠仪式学生讲话稿捐赠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很荣幸代表洪溪初级中学、洪溪中心校1000多名同学,向一直关心支持我们学习与生活的领导们说一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一直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谢谢你们默默地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付出无数的汗水与心血。
小草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花儿的开放离不开雨露的滋润。
今天,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你们再一次同阳光与细雨来到了我们身边,又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与希望,就像这五月里的细雨,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是你们用爱心又一次点燃我们理想的火炬;是你们用爱心又一次鼓起了我们前进的风帆;是你们用爱心又一次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尊敬的杨州长和各位领导们,你们风尘仆仆,带来了经济和物质援助,更带来了水晶一样的爱心。
我们所有的同学将会对党、对你们永远心存感激、永远铭记你们的心、永远铭记你们的爱。
这份情比山还高,这份心比海还深。
然而,我们又能拿什么回报你们呢?在此,请让我代表洪溪初级中学、洪溪中心校1000多名学生,向领导们郑重承诺: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你们的关怀和爱,树立远大的理想,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决不辜负你们的殷切期望。
从我做起,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引导群众转变陈规陋习、主动移风易俗,从小树立清洁卫生,注重健康、珍惜健康、创造健康、自尊自强的新观念,形成关爱老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我们要广泛开展“讲文明、尚科学、改陋习、树新风”的宣传教育、勤劳节俭、自尊自强、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
世界上最美丽的言辞也代表不了行动,请你们看我们的实际行动吧!最后,请允许我再一次代表全校的同学们向各位领导真诚地说一声:谢谢!篇二:捐赠仪式捐赠方讲话徐帅总经理在上庄联小“童心向党”庆祝六一大会暨潍坊千惠食品爱心捐赠仪式上的讲话(2011年5月31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能应邀参加上庄联小“童心向党”六一庆祝活动,我感到十分荣幸!借此机会,我代表千惠食品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及联小的全体师生能给我这次回报社会的机会表示衷心感谢!并向全体少先队员致以节日的祝贺!我们潍坊千惠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以生产、加工、销售鹅肥肝为主导产品的民营企业,公司座落在徐家上庄村东,现拥有员工100多人,产品销售全国各地。
先后被评为潍坊市诚信民营企业、潍坊市食品行业会员理事单位等荣誉称号。
前段时间,我发现上庄联小面临东环路、南环路两大路口,车辆繁多,交通安全压力大。
同时了解到,为了确保师生交通安全,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师护送队,由老师们轮流值班,不论刮风下雨,来回近半个小时,每天两次放学后护送学生过马路,省却了家长过马路接孩子的麻烦。
学生的安全很重要,老师们的安全同等重要!我为联小的老师们为保证学生生命安全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而感动。
期间几次到联小,看到联小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校发展变化这么大,家乡的孩子们在这里受到了良好教育,已经成为学生们“播种习惯收获品格”的乐园。
联小也是我的母校,在企业稍有发展的同时,基于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能为学校办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是我应尽的社会责任。
当然,这一点捐助微不足道,我诚心希望与在座的家乡父母官和老总们携起手来,与上庄联小结成长期帮扶对子,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后,我们将把上庄联小当作我们公司自己的学校,建立长期帮扶对子,以关注学校的发展、关注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为己任,与全校师生一起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理想乐园。
最后,我衷心祝愿上庄联小桃李争艳,人才辈出!祝愿领导和师生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篇三:捐赠人发言稿致*****小学的捐赠信亲爱的*老师、****小学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行17人到咱们****小学看望大家,主要是为了奉献爱心,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到这里看到你们的学习条件还比较艰苦;李老师在这里辛勤的教育大家,各位同学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努力学习;在这里,请允许我对*老师说声谢谢!对同学们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表示钦佩!可能大家对我们不熟悉,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的情况;我们是*********公司,主要承担着****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也参与了地铁1、2号线的****的建设;拥有职工103人;我们企业在工程建设中一直肩负着社会的责任,以优质工程奉献*******人民;尽管我们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企业不忘社会,以回报社会为己任,今天我们就是来慰问同学们,向咱们学校捐赠一些教学设施,来改善咱们学校的教学条件,使学校培养出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听说****小学的学习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在这种条件下,同学们依然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劲头,我们*****公司全体职工都很受感动,我们*****公司发起了“关注山区留守儿童,人人奉献爱心”公益活动,活动得到广大职工的热烈响应,大家积极捐款;我们将用这些捐款奖励五名学习好的同学以及家境贫困的学生;鼓励和资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其他同学也应看到,社会总是关爱那些辛勤工作,努力学习的人;因为只有努力学习才有能力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人;这就是我们捐赠者最希望看到的。
祝瓦屋庄小学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愉快!祝*****小学的同学们茁壮成长,在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篇二:捐款活动演讲稿】捐款活动演讲稿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寒假里,我在qq群上已经简单说了我本次活动的主要意图,想必有不少同学都已知道我今天站在这里倡议的目的是什么了吧?对,我想、我要、我必须在此倡议,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当今世界上那些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到处流浪的、被遗弃的、被虐待的、先天残障的等等,许许多多处于困境的儿童们,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奉献一点我们的赤子之心,尽到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份微薄之力。
相信我们以此独有的形式和途径,肯定能够帮助到那些与我们一样智慧美丽却深陷困境而可怜无助、痛苦不幸的儿童,因为我们比他们幸福得多也有力得多!。
也许,这是一个你从未想到但却是事实的事情:他们明明渴望努力学习,可最终与上学享受良好的教育无缘;他们明明与其他人一样有梦想,却因先天不足而无法实现;明明不是他们的错,却要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这些孩子,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们,离我们不远,也许就近在身边,那些似乎只能在电视上才看得到的场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近在眼前。
就在中国,目前约有71万2000名孤儿和无人照料的儿童,有15万到30万街头流浪儿童,有60万名服刑人员子女,有大约580万名残疾儿童。
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不是他们愿意这样,是命运的捉弄。
他们也希望可以成为一个身体健全之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他们多么渴望上学、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啊!可是,他们却很难获得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更别提必要的教育、医疗、服务和福利条件,不仅如此,他们中的很多人还遭受着难于忍受的歧视、非人的虐待,身心都遭受到残酷而严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