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能和热机复习PPT教学课件

内能和热机复习PPT教学课件


2、知道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 和区别。
温度与热量
•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不论处在那一种状态,总 具有某一个确定的温度,物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温度会发 生变化。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物体的温度一般会升高; 物体向外界放出热,物体的温度一般会降低。温度表示分 子运动的快慢。
• 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一个 物体具有某个温度值,并不能说这个物体就具有多少热量。 所以不能说温度高的物体热量大(或多),也不能说同一 温度质量大的物体热量大(或多)。热量的多少只有在热 传递的过程中才有意义。说得明确一点,热量只有在物体 的温度发生变化或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时才有意义。
③热值 反映了燃料在
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 能的本领,是燃料的一种特 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 是否完全燃烧无关。
④比热容:用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
(或放热)的能力的物理量。它是物质 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的质量、形状、 温度的高低、放置的地点或吸(放)热 的多少而变化。
成功地固定了大气中的氮,并将其转化 为可被初级生产者利用的形式。这个有 90年历史的产业带来了全世界范围内农 作物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因而被称之为 “绿色革命”。
(三)信息传递
1.物理信息 2.化学信息 3.营养信息 4.行为信息
第三节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乱砍滥伐
环境污染
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生态学三定 律:
说明: ⑴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热本领,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⑶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物态有关;与热量、质量、形状、 温度等因素无关。 ⑷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和温度降低 1℃放出的热量相等。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它 表示1千克煤油温度升高1℃时,需吸热2100焦。
1.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 侵犯都具有无限的效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 这一定律是G.哈定提出来的,可称为多效应原理.
2.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此定律又称相互联系原理.
3.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 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此定律或可称为勿 干扰原理.
在我国北方农村,农民常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
,可防止蔬菜冻坏,这是因为 ( B )
A.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 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 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易冻坏
D.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 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2.氮循环
氮在地球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都有广泛的分布。 在大气中氮的储量最为丰富。在地壳中的氮也是常见 元素之一。生物圈中的氮总量最少,但是它对生命体 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生命必须的蛋白质还是 核酸,处处都离不开氮的存在。
氮循环示意图
氮是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植物的生长
更缺少不了氮的补充。但是由于地表径 流的溶解和搬运作用,土壤中的氮往往 消耗极大而补充很少。而大多数植物又 不能直接吸收大气中的氮。自然条件下, 很多植被丰茂的地区都面临着氮的缺乏。 人类利用自身的智慧使全球氮循环,尤 其是大气的氮循环得到了补充。现代化 肥工业
C.物体之间不接触就不能进行热传递
D.热传递就是温度的传递
4、利用公式 Q=cmΔt进行计 算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正确理解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2)同一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务必统一到国际单位 制中来。
(3)公式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时物体升温(或降温) 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计算,若吸放热过程中发生 物态变化,则不能使用这个公式。
• 在生机勃勃的生物圈以外, 还有一些休眠形式生命的 “副生物圈”区域。
• 生物圈的发育大约经历了 30亿年的漫长历程。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 态系统,它包括海平面以 上9公里到海平面以下10公 里的范围。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类型
生态系统的类型
• 水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体温度降低,该物体的内能减少 B.内能是机械能的一种形式 C.内能就是每一个分子具有的能 D.内能的大小就是热量
②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物质内能
改变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它是热传递 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所以不能说 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热量的大小 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 无关。
二氧化碳问题
• 自然界自发进行的碳循环,在很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一 种均衡的状态,使地球的环境基本保持不变。然而人类 的行为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打破了这种平衡。尤其是近二 百年来,人类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含碳能源的大量开 采利用,致使更多的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本世纪以来, 大气测量的众多数据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正在呈 指数上升。二氧化碳能吸收地表的红外辐射,是一种典 型的温室气体。自从100年前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 (Svante Arrhenius)提出大气中二氧化碳丰度的变化会 影响地表温度的假说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大 气中二氧化碳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时至今日,大量的研 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长, 将继续使全球 气候发生变化,从而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两段,哪段铁 丝的比热大些?
答:比热容一样大。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吸收相同的热量,哪 个升高的温度大? 答:沙土升高的温度多。
4.我们生活在大海边,一天的气温变化小,而 内陆的气温变化大,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大海里的水的比热容大, 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不容易升温,也不 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小。
二.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 森林在缩小
纸张与森林:纸浆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费
增长的原因之一。全国年造纸消耗木材1000万 立方米,进口木浆130多万吨,进口纸张400多 万吨,这要砍伐多少树木啊!纸张的大量消费 不仅造成森林毁坏,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放污水 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造纸行业所造成的 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的30% 以上。)
3、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 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 能的转化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
能会增大(压缩物体 摩擦
生热 锻打物体 拧弯物体等)
物体对外做功,物 体内能会减少
热传递的实质 能的转移
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向热量少的 物体
B. 使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 的物体的一种方式
(二)物质循环
1.碳循环
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广泛 地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沉积岩和生物体中, 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同时碳又是有机化 合物的基本成分,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 循环还与生命活动紧密相联。亿万年来,在地球 的生物圈和大气圈中,碳通过生命的新陈代谢, 往复循环、生生不息。
• 一次性筷子的危害: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 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大65%,但他
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
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 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我国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1千克水在1℃时的热量是4200焦 B.1千克水每升高1℃放出的热量是4200焦 C.1千克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 D.1千克水每降低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
1.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容谁大? 答:一样大。因为水的比热容是物质的
特性之一,不随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碳循环示意图
全球碳循环
•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碳并非储存于生物体内, 而是储存于大量的地壳沉积岩中。一方面沉积 岩中的碳因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化学作用分解后 进入大气和海洋;另一方面生物体死亡以及其 他各种含碳物质又不停地以沉积物的形式返回 地壳中,由此构成了全球碳循环的一部分。碳 的生物循环虽然对地球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是从以百万年计的地质时间上来看,缓慢变 化的碳的地球化学大循环才是地球环境最主要 的控制因素。
《内能与热机》复习
一、知识结构
见《学物理》第67页 其中 : 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比热容的概念是重点;热量的计算是难 点。
二、重点、难点与方法
1、理解内能、热量、热值、比 热容的概念
① 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
子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与温度 联系密切,当一个物体温度升高 时,内能增大。
(4)注意题目文字叙述中温度升高了或升高到、降低 了或降低到所对应的温度变化。
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一块铝和一杯水, 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铝块投
入水中,那么(A)
A.热量由铝块传给水
B.热量由水传给铝块
C.水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关于热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 几个冲程,活塞往复几次,曲 轴转几周,对外做功几次之间 的关系是一个易错点。
• 关于热量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温度降低,吸收的热量减少 C.物体的质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D.以上讲法都不正确
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温度的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的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会增加
• 物体的温度是某一确定的值,是对应了物体处于某一状态。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某一确定值,是对应于物体一 定的温度变化。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放出热量温度降 低,它反映了两个不同状态之间的一个变化过程。
内能和热量
• 内能和热量是跟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 两者之间有一定联系,但是含义不同。它们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内能是物体 中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的总和。一切物 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 减少。内能的转移可以通过热传递,内能转移的 量是可以测量的,它就是热量。从这一意义上来 说,热量是传递着的内能或内能的变化,是内能 变化多少的一种量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