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
10
庸俗政治经济学从资产阶级偏见出发,抛弃了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些科学合理的成分,用效用 价值论、稀缺价值论、生产费用理论和供求均衡 论取代劳动价值论,提出“三位一体”按要素分 配的理论。它们着重于对经济现象的描述,通过 掩盖资本主义矛盾,积极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 庸俗政治经济学是一种替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的 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把研究重点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 需求和资源优化配置领域,提出经济学是研究资 源配置的科学,这是有积极意义的。马歇尔提出 的均衡价格理论,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 基础。现代经济学已形成流派繁多、体系庞杂的 理论体系。
12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并逐渐壮大时 期。资本阶级作为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开始 起来反抗封建专制制度,要求用资本主义制度取 代封建制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在吸收、 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理论成果,否定 其理论的某些缺陷和阶级局限性基础上,逐步产 生发展起来的。
发展。
授课时数:3 学时
2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点
3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 景
(一)经济学的萌芽 1.经济的含义。 中国古籍中“经济”一词,原为经邦济世、 经国济民之义,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现 代汉语中,经济一词通常包含四种含义:
7
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学第一个学派,重 商主义冲破了自然经济认识上的局限性,开始 从宏观上考察社会经济现象,提出了有利于商 业资本发展的一些政策主张。它以流通领域为 研究对象,研究了商业和海外贸易等问题,对 于推动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大作用。
由于重商主义只是考察了流通领域的表面 现象,末能揭示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因而还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经济科学,只能称其为 “前史”。
13
2.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欧文、 傅立叶。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在 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暴露出许多不公正 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如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贫 富两极分化等等。
空想社会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弊端 的揭露和批判,要求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 主义制度,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某些构想,成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5
以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论》一书中,详细 探讨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认为经济是研究家 庭管理,并把家庭管理置于奴隶主国家管理的范 畴,把经济论当作广义政治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的观点在欧洲流行了两千多年,是对奴隶主庄 园制度的思想反映。
欧洲中世纪的精神生活为僧侣所控制,经济思 想常常是神学论著中的一个独特部分。
教学目标:
学习本章,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特点, 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它的理论体系、结构及基本内容。认识学 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作用,提高学习的 自觉性。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点。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曲折中向前
4
(1)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2)经济活 动;(3)一国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 上的节省。
2.经济学一词的出现 古希腊奴隶制时期,著名思想家色诺芬发 表《经济论》一书,标志西方经济学的出现。 书名由“家庭”和“管理”两个词组成,意 指奴隶主家庭管理或家庭管理。经济学是研 究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
14
(二)马克思两大发现和剩余价值理论
1.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 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 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马克思运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内在矛盾及其发 展的必然趋势,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剩余价 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主要、最核 心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诞生。
当代世界的经济学虽然包含某些经济理论的要 素,但从总体上看,并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6
(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
1.政治经济学前史——重商主义。
政治经济学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而与发展逐渐形成的。重商主义是当时商业资 本思想和要求的代表。
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莱田发 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首次提出 “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表明他所研究的经 济问题已经超出家庭或庄园主经济范畴,涉及 到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
9
由于阶级局限性,古典经济学没有考察剩余 价值的来源和实质,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 本质,因而也就没有正确揭示社会经济关系发 展的客观规律。
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重要的理 论来源。
3.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19世纪30年代,庸俗政治经济学推进了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萨 伊、英国的马尔萨斯和詹姆斯•穆勒等。
4.1890年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发表 《经济学原理》,均衡价值理论奠定了现代微观 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1
马歇尔提出以纯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的设想, 注意到对一般性经济矛盾及其规律性研究的必然 性。但由于他否认经济矛盾演化的历史阶段性, 直接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特殊经济矛盾说成是 一般性经济矛盾。因此,其取消政治经济学的主 张有明显的局限性。
8
2.17世纪中叶产生的古典经济学,使政 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典政治经济学由英国威廉·配第创始,亚当 •斯密集其大成,最后由大卫•李嘉图完成。它 的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阐明了 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的一些规律,提出了劳动 创造价值的观点,研究触角开始涉及到剩余价 值问题,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 用。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科学正是由此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