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讲解
QC
统计的方法 实验设计法
控制图
各种图表
第一节 系统图法(树图法)
一、概念 系统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 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以明确 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种方法。
手法一:(系统图法) 大 意:层级清楚 用途说明: ˙ 以“目的”、“手段”不断循 环展开地进行分析。 ˙ 利用不断问“为什么”寻找彼 此间的关系。 ˙ 像大树延展般,一干一枝一叶 有顺序地发展。 ˙ 有效帮助大家探索解决问题的 手段。
(五)确认目的—手段的关系,检查是否有漏项 由上端到下端(目的—手段) 到此,达成其目的的手段已够充分了吗? 为了达成其目的,还需要采取什么手段? 由下端到上端(手段—目的) 这些手段的全部或一部分真的能够达成上端的目的 吗? (六)整理并完成系统图
工厂停电
电源停电
自备电源不能使用
第二节 KJ法(亲和图)
亲和图法是1953年日本川喜田二郎在探险尼 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资料予以整理时研 究开发的。 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数 据,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使问题 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 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手法二:亲和图法 大 意:由繁入简 用途说明: ˙ 针对一件大家想认清的事 实做情况分析。 ˙ 适用于:讨论未来问题, 或未曾经验过的问题,还不 知道下一步的情况时。 ˙ 将平常员工们口语的对话, 或个人的想法,变成具体的 文字,并进行整理。
第四章 质量管理的工具系统 ——新七种工具
系 关 矩 矩 亲 箭 统 联 阵 阵 和 条 图 图 数 图 图 图 法 据 分 析 PDPC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的纳谷嘉信教授,由许 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体系的手法中,研究归纳 出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法,这个方法恰巧有七项, 为有别于原有的质量管理七种工具,所以就称呼为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生活及工作中当遇到问题时, 需要透过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程序加以处理,利用七 种工具与新七种工具搭配使用,能让我们迅速找到 问题解决之道。
对没有掌握好的杂乱无章的事物以求掌握;
对还没理清的杂乱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归纳; 对旧观念重新整理归纳。
(二)收集语言数据(收集方式可从以下方面) 直接观察,亲自了解 面谈阅读,听取他人描述,亲自查阅文件 回忆过去 头脑风暴法(BS法)(brain storming)
三、制作过程
(一)决定基本目的 表现形式应为,“把什么如何如何”或“为了把什么如 何如何”填入比较大的卡片中 (二)围绕基本目的商量 成员间就基本目的统一思想。所谓围绕基本目的是指初 始目的,是将基本目的当成手段时的更上一级目的 例如:“加强交流”是“为了使联谊旅行成功”的实现手 段,所以, “为了使联谊旅行成功”是基本目的。
系统图法 (把目的展开成多种 目的和多种手段)
因果分析图
用于整理有定量 数据资料时的杂 乱数据,可以使 用于计划和实施 阶段
箭条图法 (主要用于确定 事物系列的初期 以提高效率)
PDPC法 (存在不确定的因素 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收 集当时的情报,以制 定真正的最佳计划)
七 工 具
排列图 调查表 直方图 散布图
二、图形
目的 手段 目的 手段
目的
手段
单侧展开
宝塔展开
因果系统
三、系统图的适用范围
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制订质量保证计划,对质量活动进行展开; 可与因果图结合使用; 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 对解决企业有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题的创 意进行展开。
电厂故障
断路
设备故障
没人操作
◆专家的话 虽然在解决问题的步骤中,每个阶段都
可以应用系统图法,但是最重要的是在“拟
定对策”的阶段中,活用系统图法可以充分 发掘问题的潜在原因,并且选定欲解决的目 标之后,在将对策具体化的过程中,也可以 运用系统图法,协助我们拟定对策。
五、系统图法的优点 1.图形一目了然。 2.完整做出系统分析。 3.避免主观判断,容易达成共识且较具说服力。 4.思考具逻辑性,不会偏离主题。
一、亲和图适用范围
用于掌握各种问题重点,想出改善对策; 用于市场调查和预测; 用于企业方针,目标的判定及推展; 用于研究开发,效率的提高; 用于TQM的推行; 用于形成构思,打破现状
二、亲和图做法
(一)决定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
即适用于解决那种非解决不可,且又允许用
一定时间去解决的问题。
大量的数据资料 问题发生后的改善
大量的语言资料 问题发生前计划、构想
两种质量管理工具之间相辅相成;
联系
今后可以使用的方法
亲和图法
(根据感情) 计划2:展开成手段
今后使用的方法
计划1:杂乱无章事物的整理和问题给定
关联图法
(根据逻辑)
过去的QC方法
矩阵数据解 析法
矩阵图法 (了解目的和 手段的关系)
计划3:把手段按时间系列 排列制定实施计划
质量管理新七种手法的来源: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手法;
1977年日本开始在企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推行实施;
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开研 讨会命名为“质量管理新七大手法”; 1979年日本科技联盟正式公布新七管理大手 法。
两种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的区别:
质量管理旧七种工具 理性面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感性面
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
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
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 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 矩阵资料分析法—多变数转化少变数资料分析 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 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三)考虑一次手段 目的:把基本目的分成几个着眼点 ☆数量:以2—6个为目标
一次手段
基本目的
一次手段
一次手段
用关联图进行研 讨时,应使用 「重要要因」
(四)展开2次手段 为了达成目的,应反复自问:需要什么样的手段呢? 应该如何进行呢? 一旦想出来了,立即填入卡片,同成员进行研究,重 新排列卡片,改变表现形式,在最末端的手段,以谁、 做什么、怎么样实施的方式进行 展开一般大约进行到4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