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_基因表达调控自测习题

第六章_基因表达调控自测习题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自测题(一)选择题A型题1. 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A. 转录起始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B. 环境因素影响管家基因的表达C. 在发育分化和适应环境上有重要意义D. 表现为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E.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较原核生物复杂的多2. 下列哪项属于可调节基因A. 组蛋白编码基因B. 5S rRNA编码基因C. 异柠檬酸脱氢酶编码基因D. 肌动蛋白编码基因E. 血红蛋白编码基因3. 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协调表达的是A.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B. 柠檬酸合成酶C. 丙酮酸羧化酶D. 葡萄糖-6-磷酸酶E. HMG-CoA合成酶4. 乳糖操纵子中,能结合别位乳糖(诱导剂)的物质是A. AraCB. cAMPC. 阻遏蛋白D. 转录因子E. CAP5. 乳糖操纵子模型是在哪个环节上调节基因表达A. 复制水平B. 转录水平C. 转录后水平D. 翻译水平E. 翻译后水平6. 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方式是A. CAP的正调控B. 阻遏蛋白的负调控C. 正、负调控机制不可能同时发挥作用D. CAP拮抗阻遏蛋白的转录封闭作用E. 阻遏作用解除时,仍需CAP加强转录活性7. 与分解代谢相关的操纵子模型中,存在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参与这一调控的主要作用因子是A. 阻遏蛋白B. AraCC. 衰减子D. cAMP-CAP复合物E. 诱导剂8. 原核细胞中,识别基因转录起始点的是A. 阻遏蛋白B. 转录激活蛋白C. 基础转录因子D. 特异转录因子E. σ因子9. 使乳糖操纵子实现高表达的条件是A. 乳糖存在,葡萄糖缺乏B. 乳糖缺乏,葡萄糖存在C. 乳糖和葡萄糖均存在D. 乳糖存在E. 葡萄糖存在10. 大肠杆菌可以采用哪种方式调控转录终止A. 阻遏作用B. 去阻遏作用C. 反义控制D. 衰减作用E. 降低转录产物的稳定性11. 关于色氨酸操纵子错误..的描述是A. 核蛋白体参与转录终止B. 衰减子是关键的调控元件C. 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D. 转录与翻译偶联是其转录调控的分子基础E. 色氨酸存在与否不影响先导mRNA的转录12. 下列哪种因素对原核生物的翻译没有..影响A. microRNAB. 稀有密码子所占的比例C. mRNA的稳定性D. 反义RNAE. 调节蛋白结合mRNA13.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是①染色质活化②转录起始③转录后加工④翻译起始⑤翻译后加工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D. ②+③E. ②14. 下列哪种染色质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基因表达A. 组蛋白乙酰化B. 核小体解聚C. CpG岛甲基化D. 基因扩增E. 染色质结构松散,对DNA酶I敏感15. 下列哪项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A. 激素反应元件B. 衰减子C. 启动子D. 沉默子E. 增强子16. 与RNA聚合酶相识别和结合的DNA片段是A. 增强子B. 衰减子C. 沉默子D. 操纵子E. 启动子17. 下列哪项不.参与调控真核细胞基因的特异性表达A. 反应元件B. 特异转录因子C. 增强子D. 基础转录因子E. 沉默子18. 与原核生物相比较,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多个层次,下列哪项不.是其调控复杂性特有的分子基础A. 含有重复序列B. 断裂基因C. 转录与翻译分离D. 细胞内被膜性结构分隔形成多个区域E. 染色质结构19. 能够与基础转录因子结合的是A. 上游启动子元件B. TATA boxC. 增强子D. 反应元件E. Pribnow box20. 有关基础转录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与非转录核心序列相结合B. 决定基因表达的特异性C. 其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组织中差别很大D. 辅助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E. 在原核生物中的种类比真核生物少21. 不.属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是A. TF II DB. HSFC. AP1D. 类固醇激素受体E. NF-κB22. 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调控管家基因的表达B. 仅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C. 仅通过D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D. 仅通过R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E. 起转录激活或者转录抑制作用23. 锌指结构可能存在于下列哪种物质中A. 阻遏蛋白B. RNA聚合酶C. 转录因子D. 端粒酶E. 核酶24. 下列哪种氨基酸在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中含量丰富A. LysB. ArgC. AspD. HisE. Trp25.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真核细胞中mRNA的稳定性A. 5' 端帽子B. siRNAC. poly A尾D. 去稳定元件E. miRNA26. 小干扰RNA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是A. 封闭mRNA上的核蛋白体结合位点B. 特异性降解靶mRNAC. 形成局部双链,抑制靶mRNA的模板活性D. 使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泛素化降解途径E. 使翻译提早终止27. eIF-2对翻译起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哪项是它的活性形式A. 磷酸化B. 脱乙酰化C. 乙酰化D. 脱磷酸化E. ADP-核糖基化28. 不.影响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因素是A. eIFB. 帽子结合蛋白C. RNA编辑D. mRNA非翻译区的二级结构E. miRNA29. 原核生物中,某种代谢途径相关的几种酶类往往通过何种机制进行协调表达A. 顺反子B. 操纵子C. 转录因子D. 衰减子E. RNAi30. 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的表达谱也相应变化,这主要取决于A. 转录调控元件的差异B. 翻译调控元件的差异C. 基础转录因子的差异D. 特异转录因子的差异E. 翻译起始因子的差异31. 原癌基因通常是A. 管家基因B. 可调节基因C. 突变的基因D. 表达增强的基因E. 促进凋亡的基因32. 管家基因编码的产物不.包括A. 细胞外生长因子B. 电子传递链的成员C. 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D. 转录因子E. 血红蛋白33. 下列哪项不.是可调节基因的特点A. 组织特异性B. 阶段特异性C. 时间特异性D. 空间特异性E. 组成性表达34. 关于操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由一个启动子控制B. 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分别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C. 一个结构基因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D. 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E. 以正性调控为主35. 核蛋白体调控转录终止的典型例子是A. 乳糖操纵子B. 半乳糖操纵子C. 阿拉伯糖操纵子D. 色氨酸操纵子E. 以上都不对36. 色氨酸操纵子的显著特点是A. 阻遏作用B. 诱导作用C. 衰减作用D. 分解物阻遏作用E. 抗终止作用37. 关于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正确的说法是A. 色氨酸存在时,仅生成前导mRNAB. 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C. 是翻译水平的调控D. 具有抗终止作用E. 依赖ρ因子进行转录调控38. 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葡萄糖耗尽后才会诱导产生代谢其他糖的酶类,这种现象称为A. 衰减作用B. 阻遏作用C. 诱导作用D. 协调调节作用E. 分解物阻遏作用39. 关于分解物阻遏的作用机制,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缺乏时,cAMP浓度低B. 葡萄糖缺乏时,CAP浓度低C. 葡萄糖缺乏时,cAMP不能与CAP形成复合物D. 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浓度高E. 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失去DNA结合能力40. 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与操纵基因结合而调控转录的是A. 阻遏蛋白B. RNA聚合酶C. 调节基因D. cAMP-CAPE. 启动子41. 翻译终止阶段,新生多肽链的释放涉及哪种化学键的断裂A. 肽键B. 磷酸二酯键C. 氢键D. 疏水键E. 酯键42. IPTG诱导乳糖操纵子表达的机制是A. 使乳糖-阻遏蛋白复合物解离B. 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丧失DNA结合能力C. 与乳糖竞争结合阻遏蛋白D. 与RNA聚合酶结合,使之通过操纵序列E. 变构修饰RNA聚合酶,提高其活性43. 下列哪一项是真核生物可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特有的机制A. 基础转录因子B. 衰减子C. RNA聚合酶D. 增强子E. 阻遏蛋白44. 基础转录因子属于DNA结合蛋白,它们能够A. 结合转录核心元件B. 结合增强子C. 结合5' 端非翻译区D. 结合3' 端非翻译区E. 结合内含子45. 特异转录因子不.能够A. 结合RNA聚合酶B. 结合基础转录因子C. 结合其他特异转录因子D. 结合转录非核心元件E. 结合沉默子46. 基因特异性表达的根本机制是A. 顺式作用元件的种类不同B. RNA聚合酶活性的差异C. 基础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D. 特异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E. 表达产物后加工过程的差异47. 下列哪一类分子常具有亮氨酸拉链的结构特征A. 生长因子B.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 G蛋白D. 转录因子E.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型题A. 阻遏蛋白B. AraCC. 衰减子D. CAPE. ρ因子48. 葡萄糖缺乏时,细菌中cAMP浓度升高,可以结合49. 实验室常使用IPTG作为诱导剂,其作用是结合50. 阿拉伯糖操纵子的主要调节因子是51.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节作用依赖于A. 转录起始B. 转录终止C. 翻译起始D. 翻译终止E. mRNA稳定性52.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53.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A. eIF-2B. 特异转录因子C. EF-2D. 基础转录因子E. eRF54. 真核细胞中管家基因的转录需要55. 真核细胞中可调节基因的转录主要取决于56. 真核细胞中参与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是57. 绿脓杆菌外毒素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靶点是58. 真核细胞中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是A. 阻遏蛋白B. 转录因子C. cAMP-CAPD. 终止因子E. 核蛋白体59. 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依赖于60. 乳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不转录,这主要取决于61. 葡萄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转录,这主要取决于A. 基础转录因子B. 特异转录因子C. 起始因子D. 阻遏蛋白E. ρ因子62. 人血红蛋白表达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是63. 小鼠异柠檬酸合成酶的表达需要哪一类蛋白质因子辅助64. 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关键调控因素是X型题65. 管家基因的转录受哪些因素控制A. 基础转录因子B. 增强子C. 特异转录因子D. 启动子E. 反应元件66.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属于调控元件的是A. 操纵基因B. 调节基因C. 启动子D. 阻遏蛋白E. CAP结合位点67. 色氨酸操纵子模型中,哪些因素参与调控作用A. 释放因子B. 核蛋白体C. CAP复合物D. 阻遏蛋白E. 衰减子68. 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调控机制涉及A. RNA干扰B. 分解物阻遏C. ρ因子D. 衰减E. 抗终止69.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表现在A. 转录水平B. 翻译水平C. 染色质水平D. 转录后加工E. 翻译后加工70. 真核生物中,影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因素包括A. 启动子B. 增强子C. 基础转录因子D. 衰减子E. 特异转录因子71.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的机制包括A. 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B. 同种特异转录因子的浓度不同C. 特定组织的基因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D. 特异转录因子的排列组合不同E. 增强子等调控元件在不同组织的基因中分布不同72. 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包含哪些结构类型A. 螺旋-片层-螺旋B. 锌指C. 螺旋-转角-螺旋D. 亮氨酸拉链E. 螺旋-环-螺旋73. 与siRNA相比较,miRNA的显著特点是A. 单链B. 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C. 与靶mRNA碱基互补D. 不降解靶mRNAE. 个别碱基与靶mRNA序列不完全匹配74. 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包括A. DNA-DNA相互作用B. DNA-RNA相互作用C.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D. RNA-蛋白质相互作用E.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75. 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涉及哪些物质的相互作用A. operatorB. cis-acting elementC. polysomeD. trans-acting factorE. RNA polymerase76. 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A. 基因的表达谱不同B. 基因组结构不同C. 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D. 存在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E. 特异性启动子的种类不同77. 真核生物独有的转录调控机制涉及A. 启动子B. 增强子C. 转录因子D. 组蛋白E. SD序列78.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A. 基因变异B. 合成不同种类的mRNAC. 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D. 产物的反馈抑制E. 蛋白质活性的快速调节79. 下列哪些情况对于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具有调控作用A. 反式作用因子的磷酸化B. 类固醇激素与胞内受体结合C. 特定DNA序列的甲基化D. 组蛋白的乙酰化E. 蛋白质因子的羟基化80. 管家基因的含义是A. 在各组织细胞中都表达B. 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表达C. 在不同发育阶段都表达D. 在特定的发育阶段表达E. 表达程度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差异显著81. 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在所有组织细胞中组成性表达B.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存在的种类不同C.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浓度不同D. 调控管家基因的转录E. 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特异性的根源所在(二)名词解释1. 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2. 可调节基因(regulated gene)3.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4.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5. 基础转录因子(basal/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6. 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7. 操纵子(operon)8. 衰减(attenuation)9. 锌指(zinc finger)结构10. 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结构(三)简答题1. 简述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