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高考预测作文范文及点评【8篇】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高考预测作文范文及点评【8篇】

打战之前除了需要足够的努力,更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备好足够的粮草,早点出发,才能够比别人更早地站在离梦想最近的位置,想知道2016年高考作文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吗,作文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喔。

以下是由作文栏目为你带来的《2016年高考作文预测8篇》,相信能够给你有所帮助。

预测作文题目一:奴性·天性·人性【范文】奴性·天性·人性小象虽已变成大象,但习惯成自然,对于反抗与挣脱,它已有力无心。

而老虎却因为驯虎人的疏忽,找回了天性和野性。

这种情况其实很多见。

正如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所说:“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的失业者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打工者处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老虎虽然吃了人,但它终于从一头羊变成了一只老虎。

人如果不能从一个奴隶或一匹牛马或一台机器变成一个很自尊、很天然、很自由、很快乐的人,那必然是懊恼的。

孙天帅因为不给韩国女老板下跪,虽丢了工作,却被郑州大学破格录取,开始了新的生活。

而富士康的基层员工,为了高一点的工资,却像“包身工”一样透支着体力,有多人甚至跳楼自杀。

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对规律的把握。

不能创业,打工未尝不可,但一定要依据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特别是不能以牺牲人身自由和休息权为代价。

孙悟空没有建功立业就想当齐天大圣、一品大员,虽然大闹天宫,最终失败,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后来助唐僧西天取经才得以解放,却又被套上了紧箍咒。

等到他习惯于跟玉帝、观音、佛祖有理有据地说话,完成了任务,才被赋予人身自由。

他保持着嫉恶如仇的品格、斗争到底的意志,受人制约时并无奴性,见到权威时毫无媚骨,表现出日益成熟的斗争技巧,因而无愧于“斗战胜佛”的名号。

其实,驯兽就是一种奴化。

人类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大象早就可以驯化,河南的简称“豫”字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拿着木棍驱使一头大象;而驯老虎从来都是危险的、不彻底的。

而中国人大多像大象,逆来顺受,安居乐业,老实本分,轻易不想打官司或罢工。

不过法律赋予的权利还是不会被漠视的。

让我们抛弃奴性,保持天性,尊重人性。

预测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

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

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

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了。

预测作文二:留下余地,活出品位【题目】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一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

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

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去,羊拼命地逃,最终从一个小偏洞仓皇逃窜。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一个更小一点的洞逃生了。

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

第三天,来了一只小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小松鼠上蹿下跳,最终,小松鼠从洞顶的一个通道跑掉了。

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

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留下余地,活出品位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这只狼比灰太狼还要倒霉。

它忙碌了三天,却是自掘坟墓。

它之所以死亡,固然有弱肉强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它没给自己留下余地。

如果人如此狼,则品位太低。

“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的确是有的,但还是多条后路比较好。

余地留给自己。

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的堂屋上挂着一块匾,上书“留余”二字。

宽备窄用,生意兴隆,康家便有了骏马一天也跑不了一圈的大庄园。

庄园里还有一条精心设计的地道,以便主人在紧急情况下逃脱。

山西平遥古城的县衙里也有一条地道。

这些都是留后路的例子。

余地留给他人。

人大多不是圣人,尴尬时需要一个台阶,穷困时需要一点救助,绝望时需要一条出路,如果没有回旋余地,必然激化他们与社会的矛盾。

余地留给生命。

为什么要“网开一面”?为什么提倡“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因为一个人把一个地区的动物都灭了,周围的人吃什么?这个人的子孙吃什么?现在东海每年都有禁渔期,草原也有禁牧期,希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更多地出现。

余地留给艺术。

中国画大都讲究“留白”,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雕刻也需要留下修改的余地。

琵琶女在演奏中也曾出现这样的情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是音乐上的“留白”。

白居易写完琵琶女的演奏后,并未急于收笔,而是写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句,让人产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遐思,则是文学上的“留白”,深得艺术的要旨。

余地产生品位。

比尔·盖茨主动退位,让人感到亲切;本·拉登搞恐怖袭击,只能自断后路。

美国耗时十年,终于将其击毙。

老虎再贪婪,也会给秃鹫和鬣狗留一副狼的骨架的。

衣服宽松则舒适,时间宽裕则悠闲,空间宽阔则坦荡,心胸宽广则豁达。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让我们留下余地,活出品位。

预测作文三【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

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

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寻它的魅力。

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范文三篇】文一、心系中心,不畏边缘无论是抽象还是具体,总有中心边缘之分。

中心与边缘这对关系是辩证存在的,在边缘的映衬下,中心显得更加“高大上”,拥有着更多的便利、机会和认同。

因此,中心成了大多数人的向往和追逐的目标,在边缘的人们努力奔向着中心。

重要的是,不必在乎自己在边缘的处境,心中要坚信会进入中心。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勺子,便成为中心;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从边缘眺望中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心。

你可以现在在边缘,但绝不能抱怨,如果你想成为中心,就一定要心系中心,渴望到中心,甚至成为中心。

“重要的不是你是谁,重要的你想成为谁。

”心系中心,哪怕身在边缘。

唯有此,在边缘的我们会从眺望中心,变为迈入中心。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

”契诃夫这样感叹道。

诚然,追求更好的生活、更高的目标是人之天性,从边缘想挤进中心也是无可厚非的。

罗本岛锌皮房中的曼德拉可谓地处政治的边缘,但他却心系缓解种族矛盾的中心,27年不忘初衷,用自己伟大的心灵为南非民主建设架起桥梁。

27年的牢狱生活,在边缘的小角落,但不仅没有削弱曼德拉目标,反而使他更加坚信自己的信念,身在监狱,心却一直紧随南非政坛。

可见,无论身在多偏僻的边缘,心系中心是秘诀。

“没有了希望,一个人就不能维持他的信仰,保守他的精神,或保全他的内心纯洁。

”巴尔扎克如是思考。

是的,心系中心,是保持在边缘却亦能拥有持续追逐中心的希望。

正如北宋范仲淹在四次被贬谪后,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亦能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高尚节操。

虽距皇帝千里之遥,却心系皇帝,永远在心中贴近中心。

心系中心,就不畏身处边缘,无论迈入中心的机会多么渺茫,但那毕竟是心中的希望。

那是潘多拉魔盒中人类最后的法宝,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助你迈入那曾经眺望无数次的中心。

文二、花开边缘,不曾凄凉中心之处,不乏香车宝马,川流不息,更有繁花似锦,碧树银台。

只怕庸人忙忙碌碌,迷失在了中心地带的拥塞,似锦的人生最后还是沦为平庸。

边缘之隅,兴许大雪弥漫,星空暗淡,平添彻骨寒意,无限悲凉。

只要人心永不沉沦,去探寻那边缘地域的魅力,平凡的生活终究也会流光溢彩。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位失掉王位的国王。

”的确,我们从生活的夹缝中获益良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在找寻属于自己王位的过程。

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像梁衡所说:“正常生活中人人可以为王,只是我们不必在意这王国的大小。

”无论你身处何方,若是你心笃定,永不沉沦,纵然只是村夫之乐、平民之趣,也可以变成沉甸甸的王冠,在边缘的帷幕前熠熠生辉,闪耀着如中心地带般的光芒。

其实,大多时候,最明亮的中心地带总是最迷惘,最繁华的庙堂之高却总是最凄凉;最冷清的边缘之处不见得没有花开遍野,最寂寥的江湖之远不一定缺失铁血燕然。

六朝之后,初唐的社会靡艳娇奢,多少白衣飘飘的诗人,渴望着一赋动帝王,招封至京城。

于是,他们于洛阳,吟咏自己安享富贵的闲情逸致;于长安,描写帝王城居的宏丽繁盛来讴歌太平。

纵然是身居旖丽的中心,可那满纸的六朝遗风,通篇的靡靡之音,是换不来认可的。

当那份繁华,无缘得触,当他们被迫远离京城,当赴任偏远之地漫游道中。

他们才真正的发现,江湖之远的忧患之作,比那庙堂之高的盛世繁华,更有价值。

于是,才会有抽离繁华之外的惊警,流芳万世。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亦同,古有忧国忧民的诗人,恣意纵横,一字千钧;今有“走到人生边上”的低调作家,陶陶然专心治学。

菜根谭有言:“世人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世间花迎鸟笑,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的确,边缘之处人烟荒芜,冷烟寒月,怎奈,唯其寂静,得其深远,唯其清冷,得其安然。

或许是未曾跻身,反思时才会想的更加清楚;或许是一直远离,回望时才会看得更加真切。

既然如此,何必执拗于身处何处?心在哪里,中心就在哪里,边缘之地,鲜花自然开放,边缘之地,不曾寂寞凄凉。

待明日,我心自定,问天下谁人不识君?文三、心在哪里,中心就在哪里这是一个争当英雄的时代,人人都渴望挤到社会的舞台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