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地下结构施工测量方案
1.施工测量要求
1)、地下工程测量施测环境复杂,精度要求高。
测量采用三维坐标法进行测量。
2)、因相邻标段的施工时间和施工方法的不同,为避免差错,施工中不仅要做好本标段的施工测量,还要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与邻近标段进行贯通观测,做好工程测量的相互衔接。
3)、地下工程限界要求严格,净空断面尺寸测量采用解析法测量。
4)、布设足够的控制点,并精心做好标志,加强对控制点的保护和检查。
为保证测量精度,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使用先进的测量技术。
5)、负责保存好本合同段内全部的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损坏,及时报告监理,并协商补救措施,及时处理。
6)、全部的测量数据和放样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开展后续工作。
7)、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测量工作,并做好测量资料的管理。
8)开挖贯通中误差规定为:横向±50㎜,竖向±25㎜,极限误差为中误差的2倍,纵向贯通误差限差为L/5000(L为两开挖洞口之间的距离)。
9)满足招标文件的有关测量技术要求。
2.平面控制测量
施工准备阶段,会同设计单位和业主工程技术部门,进行现场交接桩,办理相关的交桩手续。
及时组织测量人员有关的导线网、水准基点进行测量复测,检查导线点的坐标和水准高程的准确性,对测得的结果平差后报监理工程师,并将所计算的结果与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如果误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则所移叫的控制
点作为施工放样的基准点,如果超出误差范围,则由设计单位进行修正,直到接受的控制点准确无误后方用于施工中,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
在结构基坑外不受影响的地方布设施工测量的导线网,以GPS点为基础,布置成附合线路。
导线网的布设点置于不受干扰,不易破坏、点于点之间通视良好的地方。
导线点点位可利用城市已埋设的永久标志,或按城市导线标志埋设。
点位布置完毕后,以已知的导线网点(GPS点)作为基准点,采用三维坐标法,使用全站仪测量附合导线上的每个点的坐标值,并经平差后计算每个点的精确坐标。
附合导线平均长度350米,测角中误差≤±8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4000。
为了保证本标段与相邻标段的贯通,导线测量的控制点贯通联测到相邻标段所用的两
个以上控制点。
3.高程控制测量
以Ⅱ等水准网为基准设Ⅱ等加密水准网,并且贯通联测到相邻标段所用的水准控制点一个以上。
将水准网在Ⅱ等水准点之间布成附合环线,往返校差,附合环线闭合差≤±8√Lmm(L为附合线的路线长度,以公里计算)
精密水准点埋设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或采用平面控制点,其规格按《城市测量规范》有关要求确定。
使用检定过的钢尺用悬尺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上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读数,每次错动钢尺3~5cm,共测三次,高差较差控制在±5mm以内,取平均值使用。
4.接口的测量
本标段的施工接口为与相邻标段的连接。
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连接和接口的几何尺寸的准确,施工前与相邻标段的控制网拉通连测,施工中对这些位置轴线、高程进行复核,并与有关部门进行确认,如发现误差超过了容许的范围,及时与监理工程师联系,会同监理工程师制定处理措施及时处理,以保证接口的正确连接。
5.施工放线测量
1)平面放线:根据结构主线的设计坐标,详细计算各构造物的四点坐标和各桩中心坐标,利用附合导线与以上计算坐标的相互关系分别放出构造物的坐标和桩的中心坐标,以放出的坐标点为中心向四周放护桩,以控制各构造物的位置。
地下连续墙和SMW桩的位置放样时为保证结构净空,桩位中心均适当外放。
2)高程测量:利用平差后的高程基点,将桩顶的高程引测到导墙上,通过该点的高程和桩的埋深长度来控制施工的深度。
测量采用往返测量,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取其平均值作为采用值。
3)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水平角测量用全站仪,使用前请计量专业部门标定,并有标定证书。
(2)每次测量作业之前必须进行检测,检测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全面细致的进行。
(3)水平叫的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
各测回间盘和仪器位置的变换按规范进行。
(4)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不易超过1格,四等以上导线点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
(5)四等以上导线点的水平角观测,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
左右的平均植之和应等于360°,其误差值不大于2倍测角
中误差。
(6)水平角方向观测的技术要求:对四等以上导线测量时满足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3″,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中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13″,同方向值各测回较差≤9″。
(7)测距符合以下要求:测边在成像清晰和气象稳定时进行,雨天和大风天气不作业,并不顺光、逆光测量,当测距过程中受不良影响出现粗误差,重新进行该测回的测量。
四等导线使用Ⅱ等测距仪测距时,要符合下列规定:观测次数往返各一次,总测回数4~8测回;一测回读数较差≤10㎜,单程各测回读数较差≤15㎜。
6.施工测量的组织管理
1)对业主或监理提供的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及中线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我方进行复核验算,复测和放样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审批。
2)成立由专职测量工程师为组长的精测组和施工测量组。
3)执行分级测量复核制度。
4)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测量精度要符合国家或省、部颁发的《测规》标准和本工程招标文件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5)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图表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涂改,并由专人妥善保管。
6)严格依照图纸进行测设,及时与相邻合同段进行贯通联测,搭接闭合。
7)认真贯彻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二人独立计算,相互核对后才能交付使用。
8)测量仪器由专人管理,并建立保管、使用、维修制度,且定时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