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堑边坡防护施工方案

路堑边坡防护施工方案

路堑深挖边坡防护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4、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公路施工行业技术标准5、《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6、湖南省交通规划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惠大疏港高速公路第3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7、湖南省交通规划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惠大疏港高速公路第3合同段工程地质勘测报告》8、我项目部编制的《惠大疏港高速公路第3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9、我单位现场勘察及实地调查资料。

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述惠大疏港高速公路第3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6+100~K13+400,路线全长7.3km,路堑挖方段K6+100~K6+380段为石质边坡,最大挖方高度为22m;K7+235~K7+370段为石质边坡,路堑最大切深20m,位于K7+300两侧;K7+540~K7+850段,石质边坡,最大切深29.5m,位于K7+930右侧;K11+040~K11+280段最大切深37m,位于K11+160左侧,砂岩地质。

路堑地段,挖方边沟外设置1.0m宽碎落台,并植草灌绿化。

当挖方边坡高度≤10m时,只设一级边坡,当挖方边坡高度>10m时,每6~10m为一级,各级间设2m宽的平台及平台截水沟,最后一级边坡高度小于10m时,不增设平台。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石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视为高路堑边坡,因而本合同段范围内共有高路堑边坡段1处,里程为K11+040~K11+280m。

K11+040~K11+280m高路堑地段为砂岩地质,边坡坡比为1:0.5~1:1.0,由于本合同段缺土,为减少高边坡稳定风险,减少工程造价,采用扩宽路堑平台取土填筑方案,路堑边坡采用客土喷播处理方案。

同时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及时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

2.2路堑防护形式①土质路堑土质挖方路段高度小于3m时,坡面直接植草,边坡高度3<H≤6.0m时,采用三维植被网植草防护,边坡高度H>6m时,一般采用骨架内植草灌防护,骨架内植草灌护坡主要有方格形骨架内草灌护坡,拱形骨架内草灌护坡等形式。

②岩质路堑对于稳定的岩质路堑边坡采用客土喷播进行防护,对于可能出现小规模坍塌和岩质泥化剥落地段,采用钢筋砼人字形骨架+固定锚杆护坡;对于顺向坡,采用钢筋混凝土方格骨架锚杆、钢筋混凝土框架锚杆等进行防护。

路堑防护工程数量表序号防护位置长度工程项目1 K7+710~K7+810左100 路堑植被护坡2 K8+070~K8+110右40 路堑植被护坡3 K8+070~K8+160左90 路堑三维植草灌护坡4 K11+050~K11+250右200 路堑三维植草灌护坡5 K11+710~K11+950右240 路堑三维植草灌护坡6 K12+290~K12+440左150 路堑三维植草灌护坡7 K12+610~K12+770左160 路堑三维植草灌护坡8 K11+110~K11+230左120 路堑客土喷播护坡9 K11+030~K11+390左360 路堑客土喷播护坡10 K11+090~K11+250左160 路堑客土喷播护坡11 K6+100~K6+400左、右300+300 方格骨架内草灌护坡12 K7+250~K7+406.4左156 方格骨架内草灌护坡13 K7+220~K7+406.4右186 方格骨架内草灌护坡14 K7+570~K7+710左140 方格骨架内草灌护坡15 K7+570~K7+830右260 方格骨架内草灌护坡16 K11+730~K11+950左220 方格骨架内草灌护坡17 K12+590~K12+790左200 方格骨架内草灌护坡18 K7+533.6~K7+920右386 钢筋砼人字形骨架+固定锚杆护坡三、防护施工方案1、路堑植被护坡本合同段范围内路堑植被护坡采用的是机械液压喷播植草。

路堑液压喷播植草的原理就是将草种、肥料、土壤改良剂、土壤稳定剂、种子粘结剂、水分充分混合均匀后,用喷枪均匀地喷射到斜坡或平整好的地面上,并覆盖,待植物种子发芽、生长,三个月便可形成漂亮的草坪。

由于喷浆中含有粘着剂、保水剂、肥料和纤维等成分,因而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和粘结力,在土表形成半渗透的保湿表层,可大大减少水分的蒸发,为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提供水分、养分和遮荫条件,尤其是纤维胶体与土表粘合,使种子的幼苗遇风、降雨、浇水等不会冲失,具有良好的固种保苗作用。

①草籽、树种应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并适用于当地成活率高的多年草种。

喷播草籽含量每平方米不小于15~20g,批量种子应该进行抽检,抽检项目包括种子净度、种子发芽实验,种子活力测定等。

②喷播植草时大面积的喷播工程应先行试播,以得到合理的种子、肥料、农药、保水剂和营养土等的配合比,将混合料按一定比例加水制成喷投物料,喷投物料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喷到预订的坡面上切忌浆材沿坡面流动。

③施工完毕后进行的精细的养护管理包括覆盖、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养生期不少于30天。

对漏喷、草籽发芽成活过稀部位要进行补种或喷补,成活率应达到90%。

养生期内,需用透气农膜覆盖,避免雨水冲刷。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加工喷播料喷播喷播主要机具设备表:主要机具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 风钻2台锚杆孔钻设2 破碎机1台破碎种植土3 液压喷播机1套喷播混合料4 柴油发电机30kw 1套提供施工用电5 施工吊篮及配套器具1套设备提升质量控制及检验:喷播植草后应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和补植,成活率、覆盖率不应低于设计或下表的要求:序号项目覆盖率(%)成活率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 植草防护土质路基边坡85 / 每段护坡每100m长抽样检验3条带尺量、计面积2 石质路基边坡70 / 尺量、计面积2、路堑三维植草灌护坡三维网植草灌护坡是指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等工程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

由于三维网的存在,植物的庞大根系与三维网的网筋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板块结构(相当于边坡表层土壤加筋),从而增加防护层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限制在冲蚀情况下引起的“逐渐破坏”(侵蚀作用会对单株植物直接造成破坏,随时间推移,受损面积逐渐增大)现象的扩展,最终限制边坡浅表层滑动和隆起的发生。

本合同段范围内适用条件:三维网植草灌护坡适用于边坡高度3m<H≤6m、坡比不陡于1:1的土质或耐冲刷性差得岩石边坡。

工艺流程:清理坡面→铺设三维植被网→固定三维植被网→喷植生混合料→盖无纺布→正常养护①首先平整坡面,然后在距坡顶50cm和坡脚处分别开挖宽20cm,深30cm的沟槽,将土工网铺设于沟内,用U型钢钉固定并填土夯实。

U型钉采用φ8钢筋弯制而成。

②铺设三维植被网:采用从坡顶至坡脚顺铺的方式铺设,网垫保持平整且与坡面紧贴。

③固定三维植网被:相邻网垫纵横向搭接20cm,沿纵向每间隔1m用U型钉固定(搭接部位必须固定),其斜向间距为1m。

④大面积喷射前,首先根据不同的岩土情况进行试喷,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⑤植生混合料分两次喷射,第一层喷射厚度5cm左右,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喷射第二层达到设计厚度10cm。

⑥喷混植草后,在边坡表面覆盖无纺布,以保持坡面水分并减少降雨对种子的冲刷,促使种子成长。

在草苗长至5~6cm揭开无纺布时,应适当露苗锻炼,逐步揭开。

⑦施工完毕后按正常绿化养护方法进行养护工作。

根据土壤肥力、湿度、天气情况,酌情追肥和灌溉,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质量控制要点:①三维网技术参数:纵横向拉断力≥2KN/m,厚度≥14mm,单位面积质量≥350g/m2。

②铺设土工网时应力求平整,不能褶皱。

3、路堑客土喷播植草采用客土喷播植草又叫喷植混凝土,是一种全新的生物边坡防护措施,它的特点是在岩石上能为植物创造生长条件,恢复了因工程施工而破坏的生态系统,制造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培育出稳固边坡和与周边环境和谐的植物,有效恢复生态,并形成可粗放管理的优美植物群落,突破了以往植物防护必须以土质边坡为前提的概念,充分体现了现代环保意识,于环境、自然、工程等各方面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防护手段。

路基边坡的防护型式根据气候、水文、地形、环境保护和美化绿化等方面考虑,为了使运营环境舒适、美观,尽量近于自然环境,现在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边坡防护采用客土喷播植草型式。

①采用喷植混凝土防护岩石边坡的机理常用的边坡防护大致可分为工程和植物两种方法。

工程防护方法包括圬工护坡、骨架、挡墙栅栏、锚索、喷混凝土等传统工程防护方式;植物防护方法是在边坡较为稳固的基础上采用植树种草的办法作为防止雨水冲刷,控制表土流失的措施。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并尽可能多的使用植物防护已是大势所趋。

岩石边坡一般是稳定的,经过工程加固的边坡其稳定性更有保障,但裸露的岩石不仅影响景观,破坏了环境,而且长时间的裸露会导致风化严重甚至边坡失稳。

喷植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是针对以往岩石坡而无法绿化的状况而研制开发的,原理是用高次团粒剂使客土形成密实结构,植物纤维在其中起到类似植物根茎的网络作用,造就具有耐降雨冲刷、牢固且透气、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

喷植混凝土主要用于岩石坡面和硬质喷植土地等绿化困难的地带,使其得以恢复自然生态保护环境和景观美化为目的的绿化成为可能。

②施工过程路堑按设计要求分层开挖完成一级边坡后,搭设钢管脚手架作为锚杆钻孔、绿化基材混合物喷射施工平台,脚手架必须搭设牢固,能满足机械设备重量及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荷载的要求,脚手架上必须满铺脚手板,并且固定牢固。

锚杆施工工艺:路堑边坡按设计要求清理好后,开始进行锚杆施工作业。

1、定位:孔位允许偏差为±15mm;锚杆孔距误差不超过150mm。

2、钻孔:锚杆采用风枪打眼,锚杆轴线与岩体主体结构面或滑移面成大角度相交,钻孔要符合以下要求:钻孔圆而直,钻孔方向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孔径要大于杆体直径15mm。

钻孔深度要满足下列要求:锚杆孔深允许偏差为±50mm;钻孔质量和锚杆材料质量是锚杆施工质量的基础,确保每一根锚杆都能发挥支护的作用。

3、清孔:用高压风管将孔内粉尘和杂物吹出。

4、砂浆制备:采用不低于42.5级且具有抵抗水侵蚀的化学稳定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按施工配合比在拌合站统一拌合锚杆用砂浆。

5、锚杆准备:按设计要求截取杆体,并整直、除锈和除油。

锚杆采用Φ18钢筋。

客土喷播护坡锚杆长度和不含草籽的绿化基材混合物厚度按地质条件不同分2种形式:稳定性良好的软质岩边坡,长锚杆采用3m,短锚杆采用1m,绿化基材混合物厚10cm;稳定性较好的土石混合边坡,长锚杆采用4m,短锚杆采用2m,绿化基材混合料厚8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