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2课_元朝的统一--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2课_元朝的统一--高考历史总复习
练习
一 选择题:
1.元朝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A 中书省 B 行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A )
2.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畏兀尔 C 回族
D 藏族
( C)
3 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A 起兵反抗统治者的压迫 B 建立蒙古政权
C 定国号为元
D 灭亡金朝
(B)
4、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进步性的
• 马可波罗来华,著《马可波罗 行纪》,在西方引起轰动,刺激了 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 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 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园。”
马可.波罗回威尼斯后,依据其在东方的见 闻完成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书中对中国 各地的记述尤为详尽,涉及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 以及工商行业、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马可. 波罗行纪》广泛流传于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 使西方人对古老中国有个相应的认识,加上其过 分的扩大,更引起西方的好奇,据说,哥伦布 就是读了这部游记,才对遍地黄金的东方大国产 生由衷向往,从而激起冒险远航的决心。
表现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C、推行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D )
二:元朝统治辽阔疆域的措施
• 1、取法汉族王朝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 中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
(军事)、御史台(监察)
• 地方——行省制度,在全国分设10个行中书 省,派遣官员管辖
• 2、边疆: • 1)吐蕃:设特别地方行政区,宣政院兼管,
1、恢复牧场为农田 2、中央设劝农司,劝课农桑 3、治理黄河,疏通大运河,开辟南北海运航线
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二、元朝的统治制度
2.中央机构的改革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 ➢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构 ➢御史台:最高监察机构
皇帝
归纳:中央官制的变迁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汉人 南人
原金统治区内的汉族、契丹、女 真等,包括滇川各族。
原南宋境内汉族为主的各族。
四等人在政治上、法律上极不平等
元朝人口比例图
蒙古人100万
色目人100万
汉人 1000万
15%
南人 6000万 82%
的盾迫这 重,政种 要成策民 原为,族 因元激歧 。 朝化视
迅了和 速民民 灭族族 亡矛压
三、马可·波罗来华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
4.(1999年上海卷) 在我国古代史上,少数 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于今 天的
A西安地区 B洛阳地区 C北京地区 D南京地区
5.(2004年上海卷) “起朔漠,并西域,平 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 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 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宋 B元 C明 D清
洛阳 280年 三国鼎立
隋朝 581年 杨坚
长安 589年 分裂对峙
南北朝
元朝
1271年 忽必烈 大都 1276 (灭南宋) 1279年
宋辽夏金 对峙 与并立
• 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 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 A.(唐)门下省 • B.(宋)枢密院 • C.(元)中书省 • D.(清)理藩院
民族融合表现:回族的形成
二、元朝的统治制度
4.加强边疆的管辖
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 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影响:加强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宣政院辖地
中 书 省
澎湖巡 检司
民族分化政策:四等人制 目的: 巩固蒙古贵族特权
蒙古人
元朝之“国族”
色目人 西北西域各族,包括党项、畏兀 儿、吐蕃、回回等。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 2)琉球(台湾):元朝后期,设澎湖巡检 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 三、民族: • 1、民族融合:回族形成 • 2、民族分化政策: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中央: 中书省
宣政院
政治上 (1)措施
管理全国政务 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
地方:行中书省 澎湖巡检司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 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的是
A.三国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2.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 的原因是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 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3.(2005全国文综1)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 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军事)
(行政)
(监察)
吏户礼兵刑工
二、元朝的统治制度
3.地方制度的创新——行省制度
中书省 :直接管辖“腹里” (大都,河北、山西、山东部分地区)
行中书省:包括十个行省 (行省、省) (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等)
总结:中国地方制度的变迁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行省制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不断增长
思考:从公元221年~公元1279年, 中国出现过哪几个大一统王朝?哪些 朝代又是结束长期分裂建立大一统王 朝的?
秦汉、西晋、隋唐、元朝
知识小结:我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王朝
朝代
建立 建立者 都城 时间
统一 时间
结束的 分裂割据
秦朝
前221年 赢政
西晋
(短暂统一) 265年 司马炎
咸阳 前221年 春秋战国以来 诸侯割据称雄
诸之外中
城输国描
无 能 与 比 。
入 此 城 者 , 世
巨 价 异 物 及 百
述 罗 行 记
界物 》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 祖时来华,著《马可波罗行记》。
• 四、马可波罗来华
• 1、背景:
• 元注重内陆与海外交通的开辟和 建设,中西交往盛极一时
• 2、典型:
(一位蒙古贵族上书)汉人无补于国, 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元史》卷一百四十六《耶律楚材传》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 乃可长久。 顾后魏、辽、金,历年最多, 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今日之治,非 此奚宜。
——《元史》卷一百五十八《许衡传》
二、元朝的统治制度
1. 改旧制行汉法:取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思考:行省制度的影响?
行省制度的影响
1.适应了元朝管理空前辽阔疆域的需要,巩固了国 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 系,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2 .由于各行省直接属于中书省,和中央关系密切, 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 又是强化中央集权 的一项新举措;
3.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又一次重 大改革。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 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管理琉球(今台湾岛)和 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
①重视农业生产
经济上 ②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③治理黄河水患、贯通南北大运河
(2)作用:巩固了元朝的统治,促进了社会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都成为国 内外闻名的大城市
回顾:元朝建立前统一的过程
蒙古(元)
元
第22课 元朝的统一
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 1271年,忽必烈称帝,建立元朝, 都大都(今北京)
2.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 3. 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中国
元世祖—忽必烈
西北到 新疆以西
西南到西 藏,云贵
北接东西伯利亚 东到大海
南到大海
如何管理一个疆域如此之大的国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