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的科技发展

中国现代的科技发展


本课 小结
建国 以来 重大 科技 成就
国防科技:两弹一星 航天科技:载人航天技术 农业技术:杂交水稻 信息技术:银河巨型计算机 生物技术:结晶牛胰岛素
影响: 1.促进经济发展 2.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国际地位 3.振奋民族精神 4.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近代以来长期落后世界的中国科技,为什么在建国后短短的60周年里能 够取得如此重大成就?
A.增强国防力量,提高国际地位;激发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B.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人类造福;
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技术 (1)背景:
①人口大国,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
②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
③袁隆平多年努力 (2)成果:1973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影响: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不仅提高中国水稻产量,
也有助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粮食问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
年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
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
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
这23位元勋是: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 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 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2)中国载人航天技术 ①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与1999年起的“神州”系列飞船 ②中国首次载人航天的实现:2003年神州五号 ③影响:
中国现代史 ——第五讲 中国现代的科技发展(1949至今)
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两弹”:原子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 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 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①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前提) ②政策决策: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正确决策(科技发展计划和战略的保证) ③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 ④人才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完善 ⑤经济建设: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⑥国际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吸收国际相关科研成果)
拓展阅读: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新中国科技有了较全面发展。 表现:建立科研机构,建立科学研究体系;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为我国科学 技术现代化奠定基础。 (2)第二个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 坏,但取得突破性进展。表现为:第一颗导弹核武器、氢弹爆炸成功、南京 长江大桥落成、“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杂交水稻育成等。 (3)第三个阶段:1978年“文革”以后,我国科技事业进入一个新时期。 ①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 展纲要,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的新春天。 ②1985年,在科学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指导下,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③“863计划”与星火计划 ④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 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
原子弹爆炸成功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中国发展 和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和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两弹一星”元勋:1999年9月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 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 或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第一次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国防机密公诸于众。
我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在政治、军事、卫生、科技、 文化等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4.领先世界的生物技术 (1)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我国(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结晶 牛胰岛素成功,开辟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研究。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出贡 献。
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①背景:
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B.19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C.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国家面临战争威胁; D.为冲破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垄断,巩固国防,为建设创造安定环境。 ②成果:核技术、火箭导弹技术、卫星技术 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并先后建立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 以和平利用核能。 B.1960年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1970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③“两弹一星”的意义 A.打破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为和平利用核能打下基础。 B.开辟了中国航天时代,促进了其他领域科技的发展。 C.加强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为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对维护 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 凯文·卡特《饥饿的女孩》,
济造成上百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3.“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技术 (1)1950年爱开始计算机研制工作。 (2)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 机——“银河Ⅰ号”。 (3)1992年“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 (4)1997年“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运算峰值性能为130亿次, 促进了国家信息化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