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车站管线迁改保护方案

地铁车站管线迁改保护方案

管线改迁保护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第七标段项目经理部;二○一○年十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迁改的目的 (3)三、迁改的原则 (3)四、周边环境 (3)地面交通现状 (3)地下管线现状 (3)五、工期要求 (5)<六、管线防护措施 (5)探沟开挖 (5)管线开挖 (6)管线保护方法 (7)七、地下管线的监测保护 (7)仪器设备 (7)测实施方法 (7)数据分析与处理 (7)—监测频率 (8)监测预警值 (8)八、管线事故的处理 (8)电缆、光缆挖断及通讯线路故障等事故的处理 (9)污水、雨水管线挖断事故的处理 (9)给水管线挖断事故的处理 (9)燃气管挖断、泄漏事故的处理 (9)管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程序 (9)<九、管线保护责任制 (11)管线突发事故救援领导小组 (11)项目经理职责 (11)负责人的职责 (11)地下管线沉降报警或开裂后现场负责人的职责 (12)紧急安全疏散 (12)医疗救护 (12)危急时的社会援助 (1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机构及救援小组联系电话 (13)管线改迁保护方案一、工程概况王家湾站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与龙阳大道交汇处,为四号线二期工程与三号线换乘站。

四号线车站沿汉阳大道南北方向布置于道路下方,三号线车站沿龙阳大道东西方向布置于道路下方。

图1 王家湾车站示意图…图2 车站结构示意图四号线王家湾站车站为地下三层,车站长为238m,车站宽度为。

三号线王家湾站为地下双层,车站长为,车站宽度为;渡线段长度为256m,宽度为~。

车站主体结构在有效站台中心位置顶板覆土厚度为4m。

车站共设12个出入口、8组风井,8组商业预留口,方便周边物业与车站的对接。

二、迁改的目的为保证安全、优质、有序、按期地完成武汉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王家湾地铁车站的所有施工任务,特编制本方案。

三、迁改的原则1、申报管线产权单位,取得产权单位的同意、支持、配合。

2、申报绿化管理部门,办理好绿化植被开挖手续。

《3、申报城管及道桥管理部门,办理好道路开挖手续。

4、新旧管道接驳点要设置在车站工程施工区外。

5、在车站工程施工前,完成对车站工程施工有影响的现状管线的迁改,新迁管线施工规范化,达到行业合格标准,达到市级文明现场标准。

6、对所有的有压管道、电缆、电线等避开车站基坑,绕到基坑外围;对无压管道采用尽可能采取绕开车站基坑,移至基坑外边,对无法改移的管线,采取悬吊保护,对无法改移污水、雨水管道,变刚性材料为柔性材料,再采取悬吊保护。

四、周边环境王家湾站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及龙阳大道交汇处,4号线车站沿汉阳大道布置于道路下方,3号线车站沿龙阳大道布置于道路下方。

周边建筑物较多,车站的东北侧为华中汽车中心批发市场,西北侧为金马凯旋家居广场,西南侧为好美家家居广场,东南侧为家乐福购物中心。

从现状看,交叉路口均有公交车站。

地面交通现状龙阳大道和汉阳大道为武汉市交通干道,龙阳大道道路红线宽60米,道路断面为3幅路,南段路口车行道为4上4下,北段车行道为4上2下,汉阳大道道路红线宽55米,道路断面为3幅路,路口处车行道为3上3下,该路口处交通量较大,为武汉市繁忙地段。

》地下管线现状王家湾站位于武汉市主干道龙阳大道及汉阳大道的交叉路口处,两条线的车站同期实施,主要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地铁三号线车站沿龙阳大道方向布置,地铁四号线车站沿汉阳大道方向布置,车站主体结构均布设在道路红线以内,车站施工对现状道路下的管线有很大影响。

其主要管线详见表1《王家湾站主要管线》所示。

表1 王家湾站主要管线五、工期要求根据对本工程管线调查结果和工程施工的需要,以不影响车站正常施工为前提条件,管线改迁分期实施,工期为33个月(包括前期管线改迁和后期管线恢复)。

六、管线防护措施》在车站范围内,已探明管线均已改迁至车站基坑外。

在下一步施工中必须按有管线对待,以防止有未探明的管线,施工中必须执行以下几项:探沟开挖1、确定管线位置的方法一般是开挖探沟,同时也可进行无线探测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

确定管线位置前施工区域内不得堆放各种物资、设备,各种车辆机械不得驶入本区域。

探沟开挖必须使用人工。

成立10人的探沟开挖及管线保护施工队,专门负责探沟开挖工作。

5人为一组,设组长一名,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安全及文明施工,同时,负责检查组员所挖电缆是否被破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施工员。

开挖时必须小心,用铁锨轻轻挖掘,不得用镐。

发现土质发生变化时应改用木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以保证不损坏地下管线。

2、采用开挖探沟的方式,首先沿施工现场周边(距边线1-2米)开挖四条探沟,再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方位及周边开挖的探沟所露管线,垂直其管线每隔10米挖一条长度2米左右探沟。

探沟的宽度为米,总体深度不小于米,但在道槽区域其深度应在土基面以下米。

探沟开挖深度不低于米,宽度不小于米(如发现地下管线时需扩大范围),开挖时重点放在电缆井、过路保护管、过路盖板、用电设施、监控设施附近。

在整个施工区内及施工区外施工排水沟开挖范围内呈“之”字形进行,探沟范围应超出施工边界外1米。

3、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管线要及时报告现场工程师(必要时报业主及监理),在现场工程师的监视下轻轻扩宽范围,探明管线的种类、规格、根数、走向和深度并作记录。

同时要采取清理周边大块石渣土块,用细土拖住管线底部(不得使其悬空),上用木板封盖,插上彩旗作标记,专人负责监护等重点防护措施。

将路面路肩及排水沟范围内所发现的地下管线全部清理暴露出地面,不留死角,探明管线路径、埋深。

现场施工人员需认真检查,不能漏挖、错挖。

在挖出的电缆旁立警示牌,并用砖、砂等暂时覆盖保护并及时上报机场相关部门进行确认,确定保护方案进行保护或迁移。

$作业班组实行交接班制度,班长负责记录当班的工作部位、工作内容、电缆状况,下班对上班的电缆情况进行检查确认。

施工段与施工操作人员相统一,以便一旦造成电缆损坏等事故追查当事人的责任。

夜间开挖时要有足够的照明,无电缆及管线地段,探沟开挖后就地掩埋回填,并夯实,防止扬尘。

4、探沟开挖完毕后将所挖出的管线的种类、规格、走向及深度等绘出管线埋设分布图,上报业主和监理,并及时请相关部门进行确认验收,按使用单位要求进行迁移保护。

管线开挖1、管线开挖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避免野蛮施工。

2、改迁的管线视情况全部或部分挖出。

3、沟槽宽度及深度要满足线缆保护的需要。

4、挖出曝露的线缆不得悬空,沟槽内清洁,无杂物、块石等。

《5、要做好沟槽排水措施,可挖设临时排水沟、集水坑等,降雨后立即组织排水。

6、加强现场值班管理力度,做到防偷盗、防破坏。

管线保护方法本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采取改迁的处理方式。

1、对供水管、雨、污水管等硬质管线的改迁。

要区分其性质,向管线单位审定允许沉降值,对临时管沟进行加固处理。

管线新旧接头处采取可靠对接措施,保证其密封性。

2、对光缆电缆等通讯电缆的改迁,全部采用暗埋措施,无架空3、对重大管线改迁的保护:本工程有DN300的天然气管,属于易燃易爆的管线,因此施工时得高度重视。

保护范围内的施工便道,严格控制载重车辆通行。

监测点须设置永久性监测点,监测时段一天不少于二次。

4、对于性质重要的管线,如军用、保密、卫星等不宜公开或管线图上未注明,且现场调查难以确认的管线,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

|管线保护措施雨污管道的封堵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所以对基坑周边的废弃雨污水管道需要进行封堵,以防止坑边土体受水体长期浸泡造成基坑失稳。

对于地质条件较好、地势较高且距基坑边较远的的管道封口,直接用土方回填;距基坑较近地质条件较好的管道采用沙袋封堵;对于地质条件差且距基坑边较近的管口,直接采用混凝土回填封堵,必要时对管口周边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以确保基坑的稳定万无一失。

开挖过程中的管线保护对基坑外沿基坑边走向的管线及基坑内未探明的管线,要重点在施工中加强保护。

1)机械开挖沟槽、路槽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在地下管线位置安全距离外洒白色石灰线,线内禁止机械作业,避免因管道两侧土体受到挤压而损坏管道。

管道位置采用人工薄层轻挖,管道暴露后应采取临时保护和加固措施,随时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根据专业管线的常用包管材料来判断管道位置和种类。

燃气管道常用石粉包管,并在管顶30cm处设置警示带;供水管道常用水泥石屑包管;电力直埋管常用混凝土包管。

所以路槽开挖时,当突然挖出以上材料时应小心地下管道。

3)基坑开挖前应对施工区域的管线进行重新核查,尤其是新老管线的接口处,如有渗漏情况应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4)对开槽中发现的没有标明的地下管线,或虽有竣工资料,但管线的位置、走向与实际不符合时,要及时会同有关单位召开专门的会议,制定专门的保护方案。

5)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小心操作,挖掘动作不宜太大,防止盲目施工,施工机械行进路线应避开已标明的地下管道位置。

6)常见的给排水、电缆、燃气管道等遇到障碍物时,为了避让障碍会突然抬高,或者走向突左突右、很不规则的现象。

因此施工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依据某探坑处发现的管线位置、高程而想当然地认为全线如此。

7)开挖作业时根据土层的变化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来推测管线位置,根据经验:土壤突然变湿或局部翻浆应考虑可能因附近给排水管道渗漏引起的;土层显示为原状土则比较安全,若显示为回填土或采用其它材料回填而成则应小心地下管线。

卸载保护施工期间,卸去管线周围、尤其是上部荷载、使作用在管线及周围上的土体荷载减弱,减少土体变形和管线的受力,达到保护管线的目的。

七、地下管线的监测保护为保证管线的安全,应对管线部分进行沉降观测,对于地下管线的监测采的使用的仪器及监测方法如下:(仪器设备DINI12全自动电子水准仪,铟钢标尺等。

测实施方法测点布置:有检查井的管线应打开井盖直接将监测点布设到管线上或管线承载体上;无检查井的直埋管线有开挖条件的应开挖暴露管线,将观测点直接布到管线上,无法开挖时可在对应的地表埋设间接观测点。

管线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可视现场情况,采用抱箍式或套筒式安装。

基点的埋设与地表沉降监测的基点同。

测量方法:与地表沉降观测同。

沉降计算:与地表沉降观测同。

观测频率:与地表沉降观测同。

数据分析与处理(根据施工进度,将各测点变形值绘成管线变形曲线图。

即: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据以判定施工措施的有效性;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预测管线的最大沉降量;沿管线地面沉降槽曲线,判断施工影响范围、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径等。

基点埋设在受施工扰动的范围以外的结构物上。

监测频率根据监测设计总说明,监测频率如下表2:基坑开挖监测频率及监测最小精度表2管线监测频率应配合施工需要,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或出现危险事故征兆时,或在其它必要和特殊紧急情况下,应加密或连续监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