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PPT课件
.
9
第四节 花程式、花图式和检索表
一、花程式和花图式 1、花程式
为了简单地说明一朵花的结构,花各部分的组成、 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把一朵花的各 部分表示出来,称花程式。 例如:
百合科:*P3+3A3+3G(3∶3) 桃花: K5 C5A∞G1∶1 蚕豆花:↑K(5)C5A(9)+1 G1∶1∶∞
.
13
玉 兰 植 株
.
14
玉 兰 花 枝
.
15
玉 兰 花 解 剖
.
16
玉 兰 雌 雄 蕊
.
17
玉 兰 果 枝
.
18
其它常见种类:
紫玉兰(辛夷、木兰)
.
19
荷花玉兰
.
20
含 笑 花 枝
.
21
鹅掌楸(马褂木)
.
22
鹅掌楸的花
.
23
2、毛茛科Ranunculaceae——“草本之源” 是具有原始特征的科,双子叶草本植物都是由这个科的
.
5
细胞学依据
染色体的数目在一个物种内通常是稳定的,因而 可以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行为 方式表明了不同亲本的染色体组之间配对的程度,因 而常用来揭示种间的关系。多倍化即一个细胞中出现 多套染色体,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多倍体大多是 由不同种之间的杂交产生的杂种染色体加倍而形成。 二倍体与四倍体交配,产生不育的三倍体,三倍体加 倍可成为能育的六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在形态上的 差异常很小,却是不同的物种。
.
7
DNA分子杂交法是分子生物学用于分类的又一方 法。由于各种生物的DNA上的碱基顺序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DNA可作为分类的依据。DNA是以双螺旋结构存 在的,它是由二条方向相反、互相平行的单核苷酸链 通过碱基配对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双螺旋体。这二条链 在加热到100℃后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就可以互相分离, 分离的二条链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再度结合。
.
10
2、花图式 是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 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 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图。
二、检索表 1、定距检索表(课本420页) 2、平行检索表(课本420页)
.
11
第五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
可分为两个钢: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两纲区别:从子叶、根系、维管束、叶脉、花基数、花 粉萌发孔这六个方面比较。
.
12
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1、木兰科 Magnoliaceae——“木本之源” 为最原始的科——木本之源
代表植物:玉兰 识别要点: ➢ 木本。 ➢ 单叶互生,有托叶。 ➢ 花单生;花被3基数,两性,整齐花;常同被; ➢ 雄蕊及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 ➢ 子房上位。 ➢ 蓇葖果。
性状演化而来。
代表植物:毛茛 识别要点: ➢ 草本;叶分裂或复叶 ➢ 花两性,整齐,5基数; ➢ 花萼和花瓣均离生; ➢ 雄、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 ➢ 聚合瘦果。
.
24
代表植物:毛茛
毛 茛 植 株
.
25
毛 茛 花 形 态
.
26
毛 茛 花 纵 剖
.
27
其它常见种类:毛茛属,铁线莲属,唐松草属,乌头属
桑 花 枝
.
34
桑 雌 雄 花 解 剖
.
35
桑 果 枝
.
36
其它常见种类
榕 树
.
37
榕树
.
38
印度橡皮树
.
39
.
40
4、壳斗科Fagaceae——“铁杆庄稼”
代表植物:栗(板栗) 识别要点: ➢ 木本。 ➢ 单叶互生,羽状脉直达叶缘。 ➢ 雌雄同株,无花瓣; ➢ 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2—3朵于总苞中; ➢ 子房下位, ➢ 坚果 其它常见种类:茅栗、水青冈(山毛榉)、青冈、 栓皮栎、
我国学者李林初对杉科的水杉属、巨杉属和红杉 属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提出了红杉是由水杉与巨杉(或 它们的祖先)自然杂交而成,水杉是父本,巨杉是母本 这一论点,从而揭示了我国特有的水杉和远隔太平洋、 北美特有的巨杉与红杉的亲缘关系。
.
6
分子生物学的依据
不同物种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别,是染 色体上基因的差别造成的一种表型差异。分子生物学 就是直接在染色体DNA结构上寻找分子水平上的差异, 作为分类的依据。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配对有二 种形式:A-T与G-C,每个物种的DNA都有其特定的 G+C mol%。不同的物种G+C的含量是不同的,亲缘 关系愈远,其G+C的含量差别就愈大。所以这是一个 新的能反映属种间亲缘关系的遗传型特征,国内尚在 推广应用之中。在细菌分类中已作为一个常规的分类 指标。
.
8
人们利用DNA这一特性,将不同种个体得来的两 条单链放在一起,如果它们之间的顺序相似,就可以 在适当的条件下,按碱基配对的原则形成杂交的DNA 分子,然后将杂交分子放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测定 双螺旋的数目大小(杂交程度),从而得知这两个种的相 似程度(同源性)。例如,长毛野豌豆的DNA中核苷酸顺 序只有一半与豌豆同源,而菜豆和豌豆之间只有1/5是 共同的。说明前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近。
孢子体高度发达,组织分化精细, 木质部中出现了导管,韧皮部中出现了筛管及伴胞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颈卵器已不复存在
.
3
.
4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
被子植物形态构造的化规律和分类原则 (见课本415页)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
一 、形态学资料 二、细胞学资料 三、化学资料 四、分子生物学资料 五、超微结构和微形态学资料
铁 线 莲
.
28
白 头 翁
.
29
牡丹
.
30
飞燕草
芍药
.
31
乌 头
.
32
3、桑科Moraceae
代表植物:桑 识别要点:木本,常有乳汁。单叶互生。花小,单性,
集成各种花序,单被花,4基数。坚果、核果 集合为各式聚花果。
其它常见种类:无花果、印度橡胶树、薛荔、菩提树、 榕树
.
33
代表植物 桑
麻栎 、辽东栎
.
41
代表植物:栗
.
板 栗 花 枝
42
.
43
板 栗 的 壳 斗 与 坚 果
.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Angiosperm)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 ❖ 进化程度最高 ❖ 数量最多 ❖ 分布最广的一大类群 主要特征: 一、有真正的花
具有由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 组成的花。花被的出现增强了传粉的效率。
.
1
.
2
二、具雌蕊 三、具双受精现象 四、孢子体进一步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