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一、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规模分析:如表 1所示,2001 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 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 160.7 亿美元,进口额为 113.8 亿美元。
2002 年:农产品出口额为 180.4 亿美元。
2003 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 403.6 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 214.3 亿美元,农产进口额 189.3 亿美元。
2004 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514.2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 233.9 亿美元,进口额为 280.3 亿美元。
2005 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562.9 亿美元,农产品出口总额 275.8 亿美元,进口总额 287.1 亿美元。
2006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 630.2 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 310.3 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 319.9 亿美元。
2007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781.0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 370.1 亿美元,进口额为 410.9 亿美元。
入世以来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等进口促进措施的实施,极大改变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格局。
由于进口快速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 2004 年我国农产品首次出现46.4 亿美元逆差,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 9.03%。
2005—2007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表现为逆差,但逆差规模相对较小。
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主体贸易规模快速扩张, 2008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剧增,远远超过此前各年的逆差水平。
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9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0%。
其中,出口额为 405.0 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 9.4%;进口额为 58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8%。
贸易逆差为 18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 倍,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 18.31%。
2009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回落明显,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 921.3 亿美元,同比下降 7.1%。
其中,出口 395.9 亿美元,同比下降 2.3%;进口 525.5 亿美元,同比下降 10.4%;贸易逆差为 129.6 亿美元,同比下降 28.6%。
表1二、我国农产品发展规模(进出口商品)随着高科技对农业的投入,我国的农产品在近几年对外贸易中已经扩展了很大的份额,使贸易逆差大幅度下降。
2008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2.88%。
其中,农产品出口额 310.3亿美元,增长14.16%。
目前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有大米、小麦、玉米、棉花,洋葱、葱类加工品大蒜、蒜类加工品辣椒、辣椒加工品芋头、西兰花、花生、花生加工品、谷籽加工品等。
主要是针对亚洲国家,对日本比较多。
进口的包括蔬菜、食糖、植物油等。
据WTO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
中国排在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之后,是世界第八大农产品进口国。
如果按照经济体统计,中国是欧盟、美国、日本之后的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
2005年是中国加入 WTO的第四年,由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 550亿美元大关?农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创造历史新记录的同时,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减少?农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及特点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5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8.57%?其中,农产品出口额 271.8 亿美元, 增长 16.2%;农产品进口额286.5 亿美元, 增长 2.21%;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由上年的 46.4 亿美元减少至 14.7亿美元 ?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再次创造历史新高 ?2005 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 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8.57%,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是连续第 6 年增长 , 并创造出历史新记录 ?农产品出口额增长值远大于农产品进口额增长值?2005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比上年增加 37.9 亿美元,增长幅度达 16.2%,而农产品进口额增长仅为 2.2%;特别是 2005年下半年 , 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率连续超过 20%,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 , 谷物类对外贸易已呈现为净出口 ?2005 年农产品出口数量和金额增长幅度达到两位数的主要种类有蔬菜 ?水果?水产品?畜产品等 ?与此同时 ,稻米?小麦?玉米?大麦四种主要谷物已由上年净进口 570.4 万吨转变为净出口 329.9 万吨 ?三、我国农产品市场结构(进出口主要国家)亚洲 ?欧洲和北美洲仍是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亚洲 ?欧洲和北美洲分别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 ?二?三大市场?日本?韩国?美国?德国?俄罗斯联邦 ?马来西亚和荷兰等都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海外市场 ?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连续两年出现逆差情况 ?继2004年农产品进出口出现巨额贸易逆差后 ,2005 年再次出现农产品进出口逆差 ?从农产品分类来看 , 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 ?大麦等是产生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 ?其中, 大豆净进口高达 2618万吨, 其贸易逆差超过 76亿美元?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所面临的问题4.1 我国农产品在农产品的品种、加工方面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严峻挑战我国多数农产品在国际贸易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我国的初级农产品品种较单一,导致了我国加工型农产品的多样化与发达国家相距更远;我国的农产品品质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对现代科技的运用较欠缺,没有达到良种化。
4.2 我国农业经营体制与制度不完善 1978 年以来,虽已完成以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模式的过渡,但尚未完全与现代市场制度接轨,经营体制还较为散漫。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整体上呈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品牌、难以突破技术壁垒,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也难以绝对保证。
4.3 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大部分缺乏深加工与国外农产品贸易强国相比,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仅占农产品生产的微小比重,不能适应农产品贸易全球化的需要。
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农产品出口占 80%,深加工产品出口占 20%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荷兰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为 1 : 3。
4.4 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我国农产品与国际安全健康标准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进口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高标准实施贸易保护,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导致出口的下降。
如欧盟从 2002年初,因在我国出口的兔肉、鸡肉和冻虾等产品中检测出含量为200mg/kg的氯霉素而停止从我国进口该产品,而上述氯霉素含量在国内则无法测出。
“绿色壁垒”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
4.5 农业生产加工效率低我国幅员辽阔,这也加大了在生产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
如耕地、水资源、生态、科技、基础设施、农民等存在地域差异。
科技兴农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我国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使得生产加工效率低。
五、如何发展中国农产品贸易5.1 实现初级农产品多样化建立一个具有经济效益竞争优势的多样化初级农产品生产结构,利用我国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鲜明的地区差异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优化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以合理的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作为优势格局的基础。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有限,应该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如猪肉、禽肉、水产品、蔬菜、花卉等,以比较优势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以国际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国内农业资源配置,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
5.2 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经营体制与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走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道路,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
5.3 深化农产品加层次,创新农业技术,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质的农产品建立起一个层次分明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利用特定工艺实现多物品的多功能组合的特色加工,针对不同特点对产品进行综合性加工,充分利用其优势之处,扬长避短。
我国应加强农产品加工,提高产品价值和加工产值,并将今后的重点放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上,使其成为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这是扩大出口的最有效途径。
5.4 实现安全农业与贸易农业统筹兼顾,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发展规模经济,通过借鉴先进经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及认证。
5.5 政府应及时改进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建立农业国内支持新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减少农民收益较少的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业生产者,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新体系;建立国家支农政策新体系,加强农业投入保护,增加农业保护力度。
从主导、控制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向管理、服务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转变,及时准确掌握全球农产品国际贸易动态体系,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5.6 实施农产品差异化战略主要集中在产品差异化、品牌个性化、价格差异化、渠道差异化和促销差异化方面。
集中精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是农产品差异化经营的基础,注重科技进步,发展绿色农业,加快形成与农业产业链相适应的农业科技链;按照安全、优质、环保和高效的要求,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与外商合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支持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农产品对外贸易以及到国外兴办种养业基地和初级加工项目,拓展进入国际市场的新方式。
今后,国际环境将更复杂,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我们应正视困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减少摩擦。
加大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新跨越。
六、参考文献:[1] 中国贸易政策审议 : 世界金融危机下的持续全球化姚树洁 1,刘畅 2[2] 中国农产品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陈秋锋,熊启泉[3]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赵阔[4] 我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测算及评价陶红军[5]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特征及其差异: 2002—2011 蒋志强刘钟钦[6]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及趋势 :1998 - 2011 孔祥智丁玉[7]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研究———基于内需与外需的视角张曙霄 1,张磊2[8 我国贸易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王佳丽 1 夏光宇 2([9] 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及相关政策建议[10] 对外贸易、国内就业和中国的战略选择魏浩[11]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 1997~ 2007 年中国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王磊[12]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农业政策分析及启示王新志 1,2 张清津 2[13]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回顾与展望———以入世十年为范畴詹晶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阅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 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