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棚油桃栽培技术

大棚油桃栽培技术

大棚油桃栽培技术
来源:台州市农业局 (2008-05-30)
点击数:4067 大棚油桃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一定要慎重,选择适应的气候条件及适合大棚栽培的品种。

棚油一号表现为特早熟,4月底5月初上市,果面淡红,光泽度极好,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果肉黄色,味微酸。

棚油二号为早熟,5月上中旬成熟,果大,平均单果重120克左右,果肉黄色,味甜,果面浓红,色泽艳丽,丰产性好。

三号及四号品质略差一点。

2园地选择
大棚栽培油桃最好选择地势高燥而平坦,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排水条件好以及阳光充足的地块。

最好是选择经过土地平整的大畈田块,大畈田块具有光照条件好,土地利用率高的优势。

3定植前的准备
在定植前按照田块大小和长短,以及栽植密度等因素,确定大棚宽度,然后进行放样。

挖深40厘米,宽80厘米的定植沟,分层施入有机肥,每亩施有机肥(栏肥)3000公斤,含硫复合肥50公斤。

做弧形高畦,开深沟,待定植。

4栽植
4.1种植密度
为了达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高效的目标,必须进行密植,前期树小增加密度(株数)实现早期丰产,随着树冠不断扩大,间隔疏松过密树,以达到油桃生长所需通风透光的要求。

一般株行距1米×2米或1.5米×1.5米及1.5米×2米。

在大棚与大棚之间必须留1米以上的空间,以利生产管理和通风透光。

4.2搭配授粉树
大棚栽培没有昆虫传授花粉,棚内相对湿度又高。

因此,一是选择主栽品种花粉量大,自花授粉率高品种。

二是必须配置授粉树,主栽与授粉树比例一般为5比1。

以后在疏松临时植株时,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仍旧不变。

4.3栽植时间和前处理
油桃耐旱怕涝,宜浅栽。

在栽植前,须将苗木用3度石硫合剂喷洒全株消毒,以免病源菌带入果园。

定植时,将油桃苗木根系向四周均匀舒展,接着将表土回填根部,边镇土边压实,
然后浇活根水,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可提高果苗成活率。

定植时间,临安市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均可定植。

以年前定植最好,年前油桃苗木生长势比年后定植的要强,产量也同步增加。

为此,我们提倡年前栽植。

5种植后的管理
5.1树形调整
根据不同的大棚跨度、种植密度及定植在大棚中不同的地点,确定树形。

5.1.1小冠纺锤形该树形修剪量小,树冠成形快,枝芽量多,结果多,能够达到早熟丰产的目的。

其主要特点是主干着生6~10个主枝,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同方向主枝间隔30~40厘米,主枝长度及粗度不超过中心干,无明显层次。

5.1.2自然开心形高度在20~30厘米定干,先留三大主枝,主枝约20厘米长时进行摘心,分生侧枝,对萌生背上枝进行摘心或扭梢。

5.2枝梢管理
新梢管理主要是抹芽、摘心、扭梢、拉枝等。

当主枝新梢长30厘米,侧枝长20厘米时摘心,控制枝梢长度,付梢长15厘米时再次摘心,采取多次摘心促生分枝,扩大树冠。

平时要即使疏除过密枝,抹除背上芽等。

5.3肥水管理
为实现一年种二年收的目标,栽培技术措施与露地稀植栽培完全不同。

上半年以促使油桃快速生长,增大冠幅为主,为第二年丰产打好基础。

在7月初开始采取多种措施控制量的生长,促进花芽形成。

前促。

当油桃开始生长时,做到薄肥勤施,每隔10~15天施一次速效化肥,结合防病治虫用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后控。

7月开始停施氮肥,施磷钾肥。

7月中旬拉枝开张角度,缓和长势,改善光照,促进花芽形成。

在此期间,喷15%多效唑200~300倍液,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5.4间作套种
油桃树栽植当年,树小间隔大,可通过间作套种增加收入,同时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一举二得。

套种作物应选择矮杆,需肥少、效益高的品种,如花生、蔬菜及豆科作物。

为了节省劳动力,果园地面可铺黑色地膜,以避免杂草丛生。

前期覆盖地膜,可提高土温,促进油桃根系生长。

5.5病虫害防治
油桃主要病害有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等,做好定植前消毒和冬季封园,可大大减
轻病害的发生,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防治。

主要病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可用10%蚜虱净2000倍液防治蚜虫,杀螨剂防治红蜘蛛。

6大棚搭建及棚期管理
大棚分钢架大棚和竹木大棚两种,钢架大棚使用期长,搭建比较方便,其不足是跨度受到限制,一次性投资较大。

而竹木大棚则相反。

根据临安气候条件,不管采用何种大棚,必须在1月上中旬搭好大棚。

6.1覆盖棚膜
盖膜时间:油桃在落叶休眠时要有一定的低温条件,一般要求在7.2℃以下温度,600小时以上,才能正常开花结果。

因此,临安可在2月初盖膜,盖棚膜前19天,铺地膜,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活动。

6.2棚温控制
前期自盖棚膜—开花期,要求白天温度控制在10℃~28℃,夜晚保持在5℃~10℃,湿度保持70~80%。

幼果期—硬核期,白天气温控制在15℃~25℃,夜晚在8℃~15℃,湿度50~60%之间。

果实膨大期—采收期,白天气温控制在15℃~30℃,夜晚气温控制在10℃左右,湿度保持在60%。

在整个大棚期主要是做好通风降温工作。

6.3棚期花果和枝梢管理
6.3.1花果管理:由于大棚内空气湿度大,不利于花粉传播。

因此,可采用棚内放蜂或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

为了提高果品质量,使果实大小均匀,果皮光滑,要即使进行疏果。

疏果在坐果后进行,以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双果为主。

一般留果按枝条的粗细和长短来确定,通常情况下,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3个,短果枝留一个果。

其间隔距离在
7cm~10cm左右。

6.3.2枝梢管理:一是抹去双生枝芽,剪去背上直立芽等;二是当果树付梢长到5~6片叶时,及时摘心,能有效提高坐果率。

经过摘心待梢在第二次抽生新梢5~6叶后要再次摘心,并不断抹去侧芽,其他旺长新梢在10片叶,进行扭梢,控制旺长。

6.3.3肥水管理:(1)芽前肥在覆盖地膜前,每亩撒施尿素30公斤。

(2)膨果肥,疏果后立即施以磷钾肥为主的膨果肥,每亩水施含S复合肥50公斤。

(3)采果肥,果实采收完毕后,需及时揭去地膜和天膜,揭膜时间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然后,每亩水施复合肥50公斤,以恢复树势并促进枝梢生长。

6.4采收
果实成熟度在70~80%,即可采收。

采时要戴手套,做到轻采、轻放、轻运,避免碰伤和挤压果实。

采后要及时分级包装。

(临安市农技推广中心盛其法盛雪峰沈泓华章宏华)(杭州农业科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