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发电厂
(4)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 把成套的发电设备装在特制的火河,海上流动发电,供电。
4,按使用的一次能源分
(1)燃煤发电厂:按照我国的能源政策,应优先采用劣质煤来发电。
(2)燃油发电厂:按照我国的能源政策,除国家批准的燃油发电厂外,要严格控制电厂
使用燃油。
返回
绪论教学内容三
机组、大电网。 三高是指:高参数、高电压、高度自动化。 五、本课程在电厂热能动力设备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热力发电厂”是电厂热能动力设备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的特点是以整个
火力发电厂为研究对象,重点讲授发电厂生产过程的基本理论和热力系统,使学生掌握评 价、分析、计算发电厂热力部分在设计、施工(检修)、运行方面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 性。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下列具体要求:
(3)燃气发电厂:在产气地区可采用天燃气发电。当工业企业有副产品煤气时也可用来 发电。
(4)工业废热发电厂(或称余热发电厂):利用工业企业排放的废热(高炉烟气或其它可燃 物),应用废热锅炉进行发电。
5.按锅炉、汽轮机的蒸汽初参数分 (二)其它类型的热力发电厂 1.原子能发电厂(核电站) 利用原子反应堆(即原子锅炉)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将水变为蒸汽,通过汽轮 发电机组发电。 2.太阳能发电厂 太阳能发电厂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容器上,加热水或其它低 沸点液体产生蒸汽,通过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另一种是用光电池直接发电。 3.地热发电厂 利用地下热水(蒸汽或汽水混合物),经过扩容器降压产生蒸汽,或通过热交换器使低 沸点液体产生蒸汽,通过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 课题二 凝汽式发电厂主要经 济指标
❖ 课题三 提高发电厂热经济性 的途径
❖ 课题四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 统
❖ 内容提要:
本单元主要讲述发电厂能量转换 过程的各种热损失、效率和主要 经济指标,定性分析提高发电厂 热经济性的途径。
返回
课题一 发电厂能量转换过程的各种热损 失和热效率
❖ 一、基本热力循环在发电厂的应用 ❖ 在以汽轮机为原动机的热力发电厂
2.按拖动发电机的原动机分
可分为汽轮机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蒸汽机发电厂等。
3.按火电厂的服务规模分
(1)电力系统中发电厂 :这种电厂生产出的电能先送至电网,经过电网再分送至各类用
户。
(2)孤立电厂:这种电厂是建立在用户附近,与电网无联系,生产出的电能直接供给用
户。
(3)自备电厂:这种电厂专门为个别工业企业供电和供热。
返回
1-1教学内容一
朗肯循环热效率ηt 表示1kg工质在循环中产生的净功wt(不包括1kg水在给水泵 中的焓升)与其从锅炉(热源)中吸收的热量q。之比,即:
t
wt q0
h0 hna h0 hn
h0 hna h0 hgs
100%
式中wt——朗肯循环的净功,kJ/kg qo——朗肯循环工质的吸热量,kJ/kg h0,hna——蒸汽在汽轮机内等熵膨胀过程的初焓和终焓,kJ/kg;
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 程是在朗肯循环的基础上完成的。 图1—1所示为朗肯循环的热力系统 图,图1—2所示为对应朗肯循环的 T-S图。 ❖ 如图1-2所示,4—5—6—1是工 质在锅炉中定压加热、汽化、过热 过程,1—2是过热蒸汽在汽轮机中 等熵膨胀作功过程,2—3是乏汽在 凝汽器中的等压凝结过程,3—4是 凝结水在水泵中的等熵压缩过程。
(1)掌握发电厂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及热力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运行特性。 (2)了解提高发电厂经济性的几个主要途径。 (3) 熟悉发电厂热力系统的各种连接方式,学会分析、评价热力系统合理性、经济性的 方法。 (4) 了解发电厂辅助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返回
单元一 发电厂的热经济性
❖ 课题一 发电厂能量转换过程 的各种热损失和热效率
返回
绪论教学内容二
三、各种类型的热力发电厂
(一)火力发电厂的分类
1.按火电厂供电,供热的产品分可分为发电厂和热电厂两种。
a.发电厂只生产电能,在汽轮机内作完功的蒸汽,排入凝汽器凝结成水,所以又称
为凝汽式发电厂。
b.热电厂既生产电能又对外供热,供热是利用汽轮机(称背压式汽轮机)较高压力的排
汽或可调节抽汽送给热用户,所以又称为背压式汽轮机热电厂或抽汽式汽轮机热电厂。
绪
论
❖ 内容提要:
电能的特点以及对 电力生产的要求,发 电厂的分类,我国电 力工业发展概况及发 展政策,本课程的学 习要求。
❖ 教学目的:
掌握电能生产的特 点及其要求,熟悉热 力发电厂的类型,了 解我国的电力发展概 况及其发展政策。
返回
绪论教学内容一
一、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994年以前大于1,目前发电增多,趋于缓和,小于1 ,但就近一年来看电力供需矛盾 又有激化。
(二) 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电能是优质的二次能源,它可以比较方便地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光能、磁能、化学 能等;它容易控制,使用,没有污染;它在代替其它能源时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电能 作为动力能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促进各行业的技术进步;电能可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者的工作条件;电能可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水平。 因此,电力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二、电力生产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安全可靠、力求经济、保证电能质量、控制污染,保护环境
四、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政策及国内外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趋势) (一)我国发展电力工业的技术政策 (1)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2)切实加强电网建设,积极推进全国联网。 (3)依靠科学进步,加快技术改造。
(4)高度重视节约于环保。
返回
绪论教学内容四
(三)国外电力工业发展概况 国外电力工业发展总趋势是向三大,三高的方向发展。所谓三大就是指:大电厂、大
电力是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工业,其先行性是用电力弹性系数来表示的。电力弹性 系数是指:电力工业年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总产值年增长速度的比值,这个比值通常应在 1.0以上,也就是说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要比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一些,超前一些。因 此,也有将电力弹性系数叫“超前系数”或“先行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