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现状和展望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现状和展望

各地的外加剂发展与当地商品混凝土的发展是分不开的。1999年北京市有搅拌站51家,商品混凝土年产量729万立米,上海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108家,年产商品混凝土1041万立米,天津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24家,商品混凝土212万立米,武汉市搅拌站有28家,商品混凝土100万立米,江苏、湖北、广东的混凝土搅拌站较多,外加剂生产发展较快,这说明外加剂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即外加剂的生产为商品混凝土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反过来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又促进了外加剂的生产发展。
1.1高效减水剂
1.1.1我国高效减水剂生产厂和产量
我国化学合成的高效减水剂的企业146家,高效减水剂总产量19.38万吨。从调查结果看,我国除海南、青海、西藏外,其余各省均有高效减水剂生产厂,但在各省市分布是不均匀的,少的省市只有1~2家,多的近20家。这些工厂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湖北、广东等地。北京有19家、上海6家、天津16家、河北8家、江苏13家、山东10家、湖北12家、四川7家。北京地区的总产量12390吨、上海12648吨、天津25500吨、河北10310吨、江苏12522吨、山东19100吨、广东16378吨、湖北16705吨、四川13850吨。年产高效减水剂500吨以下的58家约占总量的40%,年产501~1000吨的33家占24%,1001~2000吨22家占16%,2001~3000吨13家占10%,3001~4000吨9家占9%,4001~5000吨3家占2%,5001吨以上的6家占4%。国内生产量最大的浙江五龙化工厂(11000吨),湛江外加剂厂(8100吨),山东鼎力化工集团(6000吨),山东莱芜汶河化工厂(5500吨),江都市减水剂厂(5292吨)。从年产量来看,我国高效减水剂生产厂大多为小型企业(<1000吨/年),占60%以上,大型企业(>5000吨/年),仅占4%,其余为中型企业(1001~5000吨)占32%。从地区分布来说,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大城市与沿海地区,但沿海的福建省外加剂生产和用量却较少。
2存在的问题
外加剂生产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了混凝土施工新技术需要,但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外加剂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有:
2.1企业规模大的少,小的多
全国外加剂年产123万吨,生产企业平均年产量2500吨/家。上海企业平均6700吨/家、北京平均年2500吨/家、天津1186吨/家。高效减水剂生产企业中年产1000吨以下占60%以上,这些小企业中有的设备简陋,中控检测设备条件差,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也较差。有的小企业在设备选型、防腐、工艺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因而难以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而众多的复合外加剂生产厂只有混料设备、除尘设备差,生产过程粉尘飞扬,工人劳动保护条件得不到保证,有许多小型糖钙生产,产品靠日晒干燥,水分含量难得到保证。总之有些地方的厂生产方法还非常原始,我们认为外加剂生产发展到今天,即将进入21世纪,这种情况不从根本上改变,将很难持久。上述生产条件和设备,必然影响到整个外加剂行业产品质量和声誉,这些厂要把产品质量搞上去,还必须下大功夫。
目前萘系减水剂,由于原料供应充分,价格也较为适中,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为我国高效减水剂的主要品种。
1.2膨胀剂
膨胀剂的主要特性是掺入混凝土后能起抗裂防渗作用,它的膨胀性能可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在限制条件下成为自应力混凝土。
我国生产的膨胀剂主要品种有:
1)U型膨胀剂(生、熟明矾、石膏等组成)
6)782型(NaAlO2、矾泥、石灰)
7)785型(水玻璃、重络酸竹等)
速凝剂当前年产量约8万吨,生产厂30~40家,主要生产厂(见表3),厂的生产规模大多数在2000~3000t,少数厂的产量达5000t左右。
这些主要分布华北、华东、中南和东北地区。
表3速凝剂主要生产厂
石家庄市花园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外加剂厂四川省芙蓉矿务局速凝剂厂
2.3加强环保治理
化学合成高效减水剂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废水、废料和废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工厂应及早加强对污染的治理,否则将影响到工厂的生存。化学合成高效减水剂厂污染的问题,只要充分重视是可以解决。
2.4市场供销情况
近几年来,外加剂产品由于发展速迅,高效减水剂以及各种复合外加剂的出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厂家之间出现了激烈的降价销售的局面,前几年高效减水剂售价在5000~6000元/吨,生产厂有一定的利润,目前价格已下降在4000元/吨左右,有的价格更低,利润率仅百分几之,这样一些企业叫苦连天,感到无法经营,这是行业内有待解决的问题。
2)复合膨胀剂(CEA)
3)铝酸钙膨胀剂(AEA—高强熟料、天然明矾石、石膏)
4)EA—L膨胀剂(生明矾石、石膏等组成)
5)FN—M膨胀剂(硫铝酸盐混凝土膨胀剂)
6)CSA微膨胀剂(硫铝酸钙等)
7)脂膜石灰膨胀剂(石灰、硬酯酸等)
膨胀剂生产厂约50多家,其中生产UEA有27家(见表2),明矾石膨胀剂(EA-L、EA-C、FN-M)有7家,铝酸钙膨胀剂有6家,复合膨胀剂有2家,PNC膨胀剂有4家,其它膨胀剂有1家。
吉林省石砚造纸化工厂
吉林省开山屯鲍利葛木质素技术有限公司
吉林亚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牡丹江市红旗化工厂
广州造纸厂
福建省连城县造纸厂
天津澳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木质素类减水剂年产量约8万吨。从现在情况来看,木质素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1.5缓凝剂
缓凝剂目前主要使用的产品有糖钙、糖密等,目前产量最大的是四川省米易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年产量可达8000~10000t,内蒙古集宁市混凝土外加剂厂也是生产糖钙的专业厂,年生产能力约1000t。这种缓凝剂主要用于缓凝或作其它外加剂的复合组成。用作缓凝剂还有羟基酸(柠檬酸、酒石酸、葡萄糖酸、水杨酸、乙酸、马来酸、单宁酸、乙糖酸等),碳水化合物(蔗糖)或其它一些化合物(丙三醇、聚乙烯、甲基硅铝酸钠、对氨基苯磺酸)等。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现状和展望
田 培(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
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广泛应用,已使其成为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第五组份,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在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外加剂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和新品种混凝土的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国内外混凝土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施工性能、强度较高、体积稳定性好及高耐久性混凝土,是混凝土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是21世纪的重要建筑材料。
2.2无产品质量检验设备仪器,产品出厂心中无数
许多搞复合型产品的生产厂,缺乏必要产品检验设备,原材料不进行必要的检验,生产仅按配方混合,产品不检验就出厂,往往造成工程事故,特别是缓凝减水剂,常造成混凝土不凝,或长时间不凝强度下降。复合型外加剂厂产品直接进入工程,外加剂生产厂家必须有较完善的设备,必要的技术人员,产品经试验检查后进入市场,才可避免工程质量事故。
山东寿光市利飞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江西省特种水泥厂
乌鲁木齐建科所混凝土外加剂厂南京长山水泥厂
包头市三固公司杭州建筑外加剂厂
山西省建科院混凝土外加剂厂西安红旗混凝土外加剂厂
福州市建科所中试厂浙江力顿特种水泥厂
广西贵港水泥厂安徽省巢湖速凝剂总厂
南京特材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嘉生混凝土外加剂公司
成都青白江混凝土外加剂厂
1.3速凝剂
速凝剂是调节混凝土(或砂浆)凝结和硬化速度的外加剂,它能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缩短凝结时间,用于喷射混凝土施工。速凝剂的主要品种有:
1)红星一型速凝剂(NaAlO2、石膏等)
2)711型速凝剂(NaAlO2、石膏等)
3)阳泉Ⅰ型(NaAlO2、CaO、ZnO等)
4)尧山型(NaAlO2)
5)731型(NaAlO2)
黑龙江省鸡西水泥速凝剂厂河北峰峰矿务局建材厂
辽宁锦西金星速凝剂厂陕西铜川矿务局
山西省阳泉建筑工程公司安徽淮北煤矿新型建材厂
山西大同矿务局速凝剂厂阜新矿务局速凝剂厂
安徽淮南矿务局大通机械厂洛阳隧道局速凝剂厂
山东省台儿庄县速凝剂厂河北开栾矿务局速凝剂厂
江苏徐州矿务局水泥厂陕西蒲白水泥厂速凝剂厂
江苏徐州矿务局混凝土外加剂厂内蒙乌兰布和水泥厂
目前膨胀剂年产量约25万吨,天津豹鸣集团最高年产量达8万吨。
表2U型膨胀剂主要生产厂
生 产 厂 家
中国建材院北京中岩特材公司吉林建材院试验厂
天津豹鸣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庐江特种建材厂
石家庄特种水泥厂贵州建材院中试厂
沈阳东陵膨胀剂厂安徽蒙城振华水泥厂
广东江门市水泥厂河南驻马店中原公司
上海白水泥厂重庆特种建材厂
1.1.2高效减水剂的品种
高效减水剂的品种,以原料来分,主要分为下列几类:
1)以萘为原料的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2)以三聚氰胺为原料的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3)以蒽油为原料的聚次甲蒽磺酸钠;
4)以甲基萘为原料的聚次甲基萘磺酸钠;
5)以古马隆为原料的氧茚树脂磺酸钠;
6)以栲胶为原料的高效减水剂;
7)其它,最近研究开发的有胺基磺酸盐。
山东新汶矿务局张庄矿东都服务公司山东莒南县壮岗镇水泥厂
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五处外加剂厂湖南冷水江速凝剂厂
山东寿光县速凝剂厂安徽巢湖速凝剂厂
河南焦作矿务局水泥厂速凝剂分厂安徽庐江特种建材厂
河南鹤壁矿务局山西坑西五州化工厂
上海硅酸盐制品厂鹤岗矿务局速凝剂厂
1.4木质素类外加剂
木质素外加剂,是常用的普通型减水剂,也是一些复合型外加剂主要原料之一。因价格较便宜,使用还是较广泛的,目前木质素类外加剂的主要生产厂有:
加价高额回扣也是当前外加剂销售中问题之一,回扣不是外加剂行业所创,是诸多行业都有的,回扣的比例较大,有时在外加剂销售中,采购人员所得大于生产厂的利润,当然这部分费用大部分由用户所负担,但这样高额回扣,搅乱了外加剂市场价格,还有其它许多负面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