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钢张力控制策略与应用

带钢张力控制策略与应用


(积分器积分时间常数是实际电机的等效积分时间常数 Tθ)就
得到电机的实际转速 nD 。
图 2 实际电机框图 3.2 负荷观测器的原理
依据电机的传递框图可构成观测 ML 的负荷观测器,如图 3 所示。“负荷观测器”的虚框里表示了负荷观测器的传递函数[2]。 在负荷观测器的系统中,测出电机发出的电磁转矩 *MD,减去 计算出的损耗力矩 *M0,再减去 *ML,经积分后(此处积分时间 常数为计算出的电机等效积分时间常数 *Tθ),就得到负荷观 测器观测出的电机转速 *nD。把 *nD 与 nD 相减,当 *nD≠nD 时, 就有误差 e 存在,e 通过比例通道(kB)和积分通道(1/τ1 S)经 闭环调节后,最终使 e=0 即使 *nD=nD。显然,只要负荷观测器 的参数 * MD、*M0、*Tθ 。与实际电机的参数 MD、M0、Tθ 是一样 的,在 *nD=nD 时负荷观测器的输出 *ML 就一定和实际的负荷 转矩 ML 相等。
行分析。利用此控制策略用于微张力控制系统,特别是在无测压仪的多数棒、线构轧机中,采用负荷观测器型微张力控制系统效果
显著,明显提高了控制精度。
【关键词】 张力;负荷观测器;力矩
【中图分类号】TG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518(2012)10-55-02
在带材、棒材和线材轧机中都有轧件同时在几个机架中连 轧的问题[1]。为了保证顺利地轧制,轧件中要有一定的张力,但 这个张力又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轧件的尺寸。在机架间设置 活套机构是控制轧件中张力的常用有效办法。但有时在机架间 无法设置活套机构,因而就提出了不用活套机构的微张力控制 问题。根据反馈闭环控制理论可知,如果能把控制对象的实际 值在线测出来,控制就容易了。对于轧件张力控制而言,只要能 直接或间接地测出轧件中存在的张力,然后把测出的张力和给 定的张力即我们希望的张力相比较,再根据比较后的差值去控 制相应的对象(例如机架的速度),从而将该差值消除或减到最 小,就可以实现对轧件张力闭环控制。因此,问题就归结为如何 准确而又实时地测出轧件中的张力,只要能把轧件中的张力准 确又实时地测出来,其他问题就好办了。
M0= M01+M02+ M03
(6)
2.2 电动机的电磁力矩 MD
MD=KM×φ×IA= KM×(f I)f ×IA
(7)
式中,KM:电机转矩常数;φ:电机磁通 φ= (f I)f ;If:电机励
磁电流;IA:电机电枢电流。
IA 和 If 均可实测,再根据电机的磁化曲线即 (f I)f 由 If 得到
ΣE
2பைடு நூலகம்

MD= 375
×
dn dt
+ M0+ ML
(10)
尺寸不匀,温度不匀等引起的轧制力矩变化,会被认为是张力 发生了变化,即使实际上轧件内的张力并没有变化也会去进行 调节,反而使张力发生变化了。当然可以设置一定的调节死区
ΣGD2
来克服这一现象,但带来的是微张力控制的精度降低了[4]。
乙 375 ×n= (MD-M0-ML)dt
(11)
ML1= MR1+ MB1-MF1
(13)
把上式写成算子形式可得:
由于是第 1 机架,因前张力 TF1=0,MF1=0。又由于还没有咬入
n=
1 Tθ

(MD-

0-

L)
(12)
第 2 机架,故后张力 TB1=0,MB1=0。因此,这时测得的 ML1= MR1。此 值被己下来,而且认为在这块钢的轧制过程中保持不变。
(5)
2 各种力矩的测量
如果已知电动机发出的电磁力矩 MD、电动机的加速力矩 Ma、轧制力矩 MR 和空载损耗力矩 MO,就可以算出张力力矩的 代数和 MB-MF,下面来研究如何测量出这些力矩。 2.1 空载损耗力矩 M0
M0 的测取是在电动机空载不加负荷的情况下,测量电动 机转速 n 与电动机发出的转矩 MD 的关系得到 MD =f(n0)曲线。 这时的 MD 就是 M01,因而就得到了 M01 与 nD,的关系曲线;M02 通过齿轮效率计算;M03 主要是轴承中摩擦所损耗的力矩,通过 计算得到。
φ,再由式(7)得到 MD。
2.3 电动机的加速力矩 Ma
Ma= !GD2 /375 "× ! dn/dt "
(8)

根据机械及电机参数可以计算
GD 375
,ddnt
也可以实测出来。
图 1 轧制压力和前后张力
轧制力矩:MR=p×a
(1)
前张力力矩:MF=TF×c≈ TF×RW
(2)
后张力力矩:MB=TB×b≈ TB×RW
1 张力检测的基本原理
直接测量机架间轧件的张力是比较困难的,通常都是采用 间接测量轧件中张力的办法。其方法是:先测出电机发出的转 矩,然后减去轧制力矩,加速力矩和空载力矩,剩下的就是张力 力矩,知道了张力力矩就可求出张力。 1.1 轧制力矩与张力力矩
载转矩,则电动机的力矩平衡公式: MD=MR+Ma+MO+MB-MF
2012 年 10 月 第 10 期(总第 167 期)
轻工科技
LIGHT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机械与电气
带钢张力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葛笑寒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 要】 对张力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并分析出张力的参数计算;在此基础上研究负荷观测控制模型,并对其工作过程进
ÁÅÆÇÈÉÁÂÃÄΣ2
式中,Tθ 电机等值积分时间常数,Tθ =
GD 375
×
NDN MDN

NDN:电机额定转速;MDN:电机额定转矩。
根据微分算子传递函数得到系统传递函数框图,如图 2 所
示。即电机发出的电磁转矩 MD 减去损耗力矩 M0,再减去负荷
力矩 ML (实际上剩下的就是加速力矩 Ma),经积分器积分后
据电动机传动力矩平衡式和负荷力矩的定义可以得到:
【作者简介】葛笑寒(1983-),男,河南三门峡人,河南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控制工程。
55
MD=Ma+M0+ML 结合(8)式可以得到:
(9)
制。由于多数棒、线构轧机没有测压仪,故多用这种无测压仪的 微张力控制系统[3]。这种控制系统的缺点是:在一块钢内,由于
(3)
张力力矩:M= MB-MF
(4)
式中,a、b、c:张力力臂系数, RW:工作辊半径
1.2 传动电动机力矩平衡公式
设 MD 为电动机发出的电磁力矩、Ma 为加速力矩、MO 为空
3 负荷观测控制模型
上述方法从理论上可以求出 MD、Ma、MR、M0 这些参量,从 而计算出 MB-MF,但是这些方法都有精度和实时性的问题,特 别是 MR 的测量比较困难准确度不高。因此要考虑别的方法来 求张力力矩。若令 ML 为负荷力矩,则由轧制力矩 MR、前张力力 矩 MB 和后张力力矩 MF 构成,若果能够直接测出 ML,从 ML 里 减去 MR,就可以得到张力力矩的代数和,这样就不必检测 MR。 3.1 电机传递函数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