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型沉箱出运及安装施工关键技术

大型沉箱出运及安装施工关键技术

第 18 卷 第 3 期 2018 年 3 月
中国水运 China Water Transport
Vol.18 March
No.3 2018
大型沉箱出运及安装施工关键技术
温文峰 1,杨文忠 2,严志娟 3

摘 要:结合某重力式码头工程 3,000t 级沉箱的出运及安装工程实例,介绍了大型沉箱的陆上平移、装驳及水上
关键词:沉箱;出运;半潜驳;装驳;安装
中图分类号:U65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8)03-0165-03
引言 沉箱结构的水上工作量小、施工速度快、整体稳定性好, 被广泛应用于码头、桥梁等工程[1,2]。随着我国码头泊位的 大型化发展,大型沉箱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其相应的出运、 安装工艺也不断地创新与改进。 结合某重力式码头 3,000t 级沉箱的出运及安装工程实 例,介绍了大型沉箱的陆上出运、装驳及水上安装施工工艺, 并对实施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为类似 工程提供借鉴。 一、工程概况 某电厂 15 万 t 级煤码头工程采用重力墩式透空结构,码 头泊位长 280m,码头面宽 26.5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 T 梁,轨道梁为钢箱梁,重力墩采用沉箱结构,沉箱尺寸为长 ×宽×高=13.5m×26.5m×20.8m,前后址各长 1m,共 9 个沉箱,单个沉箱砼方量为 1,218m3,砼强度等级为 C40, 单个沉箱重 3,084t。 沉箱施工方案如下:沉箱选择在现场分层预制,预制工 艺采用龙门吊结合混凝土汽车泵工艺,采用 25 号工字钢作 底模支架,工字钢间充填砂,并振捣密实,砂上铺设夹板作 底模,沉箱采用气囊陆上搬运,3,000t 半潜驳海上装运,安 装采用灌水沉放结合 300t 起重船吊装法施工。沉箱出运及 安装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二、沉箱陆上平移 气囊搬运技术具有场地及设备要求低、安全、经济等众 多优点,在大型预制构件的陆上搬运中运应用广泛[3,4]。本 项目沉箱陆上平移采用 3 条 11m 长的高压气囊及 11 条 13.5m 长的超高压气囊作为出运气囊,出运过程中沉箱底摆 放 12 条气囊,气囊参数如表 1 所示。 沉箱陆上气囊平移的工艺为:在沉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 计要求后,及时掏出底模支垫(工字钢)间的回填砂,并在
支垫的间隔槽内穿设气囊,气囊充气顶升沉箱后抽出底模支 垫,然后利用前方牵引系统牵引沉箱向临时出运码头移动。
表 1 出运气囊参数
气囊类型 直径 d (m)
许用压力 (MPa)
工作高度 (cm)
工作压力 (MPa)
单条承载力 (KN)
高压
1.0
0.2
28
0.15
1,650
超高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
0.3
28
0.20
2794
安装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沉箱装驳、浮游及水上定位等是
出运和安装的关键环节,其方案制定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及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了应对措施,并在实施过程
中进行了严格的把控,顺利完成了该工程 9 个 3,000t 级沉箱的出运及安装,达到了预期的质量和安全目标。
牵引系统设臵于半潜驳船上,牵引系统采用 2 台 JM-15 型卷扬机及相应的滑轮组,牵引速度控制为 2~3m/min。
图 1 沉箱出运及安装工艺流程图 三、沉箱装驳及下潜 1.半潜驳接驳 半潜驳在沉箱下水和浮运施工中均具有明显优势,半潜
收稿日期:2017-12-25 作者简介:温文峰(1980–),男,广东广州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及港口航道工
程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工作。
166
中国水运
第 18 卷
驳出运大型沉箱是港口工程施工技术的一大进步[5,6]。本工 程沉箱海上运输采用 3,000t 级半潜驳装运,半潜驳长 54m, 宽 33.6m,满载吃水 3.4m,搭板长 1.0m,宽 22m,高 1.2m, 中心区装载尺寸为 22m×30m,每次可装载 1 个沉箱。临 时出运码头前沿设臵凹槽(用于搁臵搭板),半潜驳正对出运 沉箱,通过调水使半潜驳的搭板搁臵于临时出运码头前沿的 凹槽上,并使船甲板面与出运码头面平齐。
2.沉箱装驳 沉箱采用气囊平移技术乘中高潮位装驳,装驳时通过调 节半潜驳压载水,使甲板面与码头面始终保持水平。为防止 沉箱平移装驳时出现前冲与滑移,在平移过程中尽可能使沉 箱处于微爬坡状态。为防止沉箱起浮时出现转动或漂浮,在 沉箱的四角设臵了拉环与系缆,沉箱到位后,缆绳系挂在四 角的浮柱上。 沉箱装驳操作要点如下: (1)大型沉箱装驳时,易出现半潜驳的调水速度跟不上 加载速度,发生纵倾,在有正面涌浪影响与或潮位偏低时, 需防止前气囊滑出与后气囊弹出所产生的前冲力,此时应设 臵倒拉地锚,涌浪较大时应暂停装驳作业。半潜驳的抽水调 平应严格按计算的各舱抽水量进行,既要控制抽水过快,也 需防止过慢,必要时可适当调节沉箱的装驳平移速度,增加 半潜驳的调水时间。 (2)搭板搁臵处的处理。在搭板搁臵处的码头凹槽面上 设臵简易调平的钢轨支垫,在钢轨下设臵橡胶垫板,以消除 半潜驳侧向摇晃时在搭板的一侧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另外, 钢轨面与搭板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较小,在潮差与涌浪影响下, 容易产生相对滑动甚至滑脱,因此相应的系泊地锚拉力要足 够大,系泊钢缆应收紧。此外,若搭板出现滑脱,可能导致 钢缆绷断,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防滑脱措施, 或适当减少钢轨面的净高,使搭板出现滑脱时,移动距离在 钢丝缆绳的伸长值以内。 (3)沉箱上驳落枕,其前后趾的两边侧位不宜放臵枕木, 防止高差引起枕木支垫力的不均,导致壁板与前后趾连接处 的外缘出现应力集中,引起混凝土开裂。 (4)半潜驳甲板表面比较光滑,而且在施工中甲板易受 油污与浮泥污染,使得气囊与甲板面的摩擦系数明显减小, 气囊极易出现打滑及扭结现象,从而增加平移的难度,因此 应在每次沉箱出驳后冲洗甲板。 3.下潜与出驳 沉箱驳运至指定位臵后,半潜驳下潜,沉箱出驳。下潜 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下潜坑的开挖与验收,沉箱安装进出 航道的开挖与扫浅,沉箱浮游稳定计算,沉箱四角标示水尺。 半潜驳的下潜定位采用 GPS 移动站定位,半潜驳下潜的同时 进行沉箱的分格仓灌水,满足沉箱压水要求后,继续下潜, 以满足起重船的起吊高度与跨度要求,在挂好起重吊索后再 次下潜,直至沉箱起浮,此时及时进行沉箱四角拉绳的收放, 控制沉箱的转动与漂移,减少沉箱的碰撞,使沉箱在起重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