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力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实例红外诊断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实效,1997年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制订了《电气设备红外检测诊断制度及方法》,电力行业标准《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也将问世,整个电力系统从科研试验到发电、输电和供电部门,都采用了低、中、高各档次的红外检测手段,进行了大量成功的现场检测及诊断,为我国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我国各个地区和部门先后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热电视和红外热像仪,检出大量故障、缺陷,本节列举红外诊断技术应用一百例,以作借鉴。
红外测温仪应用20例如下,所列应用实例分布在58个发电厂和变电站,检测诊断出故障、缺陷共180处。
·110kV变压器出口穿墙套管接头过热的准确诊断某110kV变压器出口穿墙套管A与B两相温度正常为27℃,而C相温度高达170℃,对此隐患及时消除,确保了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低压接触器过热诊断某变压器冷却用低压接触器过热达91℃,经及时处理,避免了变压器可能发生故障而引起系统解体的严重后果。
·母线隔离开关过热诊断河北省某列车电站在某天用红外测温仪查出母线隔离开关过热达200℃以上,紧急消缺,避免了一次随时可能突发和恶性停电事故。
·少油断路器异常发热诊断北京某热电厂一台少油断路器异常发热,经多次处理主触头均未奏效,经用红外测温仪进行人工扫描式检测,准确定位热故障在辅助触头,从而顺利排除事故隐患。
·隔离开关刀闸嘴高温过热诊断华北电网某电厂380V厂用电设备采用红外测温仪普测,环境温度14℃,检出个#0变压器的隔离开关A相刀闸嘴温度高达209℃,B相和C相分别为102℃和97℃,而同回路的另一台隔离开关的相应部位温度仅为43、51℃和42℃,在相同负荷下、相同型号的设备,而发热相差甚远,采用同类型比较法说明前述设备三相均有缺陷,只是其A相更严重。
目测可见,该过热刀闸嘴已呈黑色,人站在绝缘垫上已无法用手触摸,当即决定停电处理,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发电机电刷过热诊断华北某电厂用红外测温仪监测发电机电刷架及引线温度,发现其中一个电刷为102℃,其它仅为45~51 ℃。
经调整电刷弹簧压力,清扫滑环,经跳运行后复测,各电刷温度已均匀为45℃左右。
·电动机轴承过热诊断华北某热电厂用红外测温仪监测电动机轴承。
某台送风机电动机的轴承曾发生过严重损坏事故。
在国庆节期间,红外检出该轴承温度高出正常值10K,采取跟踪监测,结果未见其温度有突变现象,但呈有规律的变化,故决定连续监测,坚持运行到国庆节之后停机检查,解体后发现轴承法兰有磨损,但损坏并不严重。
·厂用电设备过热诊断北京某热电厂用红外测温仪普测6kV和380V厂用电设备13台,发现19处不同过热隐患,紧急处理5处,经复测均达正常,其余几处已制订维修计划。
·断路器触头过热诊断华北电网某供电公司检出SW20035型断路器C相升温达50℃,环境温度20℃。
经解体检查,发现断路器触头因过热烧毛、绝缘杯已变色。
·隔离开关高温过热诊断红外测温仪检出一台隔离开关C相一处温度达120℃,当即用80℃腊一试就熔化。
在检修时看到该设备上帽子铜带已被全部烧断。
·对设备接头缺路诊断华北电网某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已有红外测温仪的作用,将距离系数大小不同的三台仪器,根据各自特点,取其长处综合利用,对全公司所属变电站,在春秋雨季用电高峰期进行了接头红外检测,共测8600多个接头,发现缺陷75处,都进行了及时的处理。
·穿墙套管外接头高温过热诊断华北某变电站,检出215穿墙套管外接头温度为144℃。
解体检修时发现其接触面呈氧化状态。
·断路器接头高温诊断华北某变电站,检出318断路器C相接头温度高达402℃、系由接头钢铝过渡不良引起。
·电流互感器接头过热诊断华北某变电站检出301电流互感器A相接头温度为203℃。
检修发现是连接紧固螺母松动造成过热。
·变压器套管接头过热诊断华北某变电站检出#2主变压器10kV侧套管A相接头温度为202 ℃,也是由于紧固螺母松动引起。
·电流互感器内部缺陷过热诊断华北某变电站检出#3电流互感器C相电源连接头温度为87 ℃。
怀疑是接触不良造成过热,经处理后复测该接头温度仍达86℃,说明没有查到故障源。
故用红外测温仪进行人工扫描检测,发现最热点在电流互感器一次引出线的根部,诊断为内部缺陷引起发热。
经解体检查,见其内部接头已烧损,油已变成黑色,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更换这台设备。
·断路器接头过热诊断华北电网某变电站查出302断路器的三相接头温差较大,分别为A相18℃,B相54℃,C相17℃,虽然B相温度没有超过70℃,但考虑相间温差显著,故诊断B相存有缺陷。
后经停电检查,发现B相接头已氧化。
·隔离开关接头过热诊断华北电网某变电站查出302隔离开关三相接头温度如下:A相为5℃,B相为59℃,C相为6℃,相间温差相对很大,诊断B相接头有缺陷。
后停电检查,发现该设备触头上的弹簧已松动,造成接触不良而发热。
·发变电所设备过热诊断某省四个电厂和三个供电局利用红外测温仪,自检9个220kV变电站、17个110kV变电站,查出各类故障35处,对严重过热都做了及时的消缺处理。
·红外测温仪与热像仪配合使用对空气开关静触头端部过热诊断某局变电工区用红外测温仪查出一台空气开关的触头温度升高达93℃,为进一步细查,又采用热像仪检测,发现了静触头端部温升最高已达113℃,最后仍用便携的红外测温仪监测静触头端部温度,并采取措施在减少停电和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了缺陷处理。
红外热电视应用10例如下。
近十年来,国产红外热电视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价格较进口产品低廉,且性能及售后服务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为我国电力系统作了大量的工作,下列应用实例分布于170个局(厂)的变电站,检出缺陷故障近800处。
证明其实效是很好的。
·配合预防性试验,为检修提供准确依据、为安全运行提供保证某电业局应用红外热电视对所属39座变电站、3个开闭所和2条电线路进行了全面检测,其中仅接头数量达7万个。
检测结果不仅发现接头的缺陷和故障点383处,而且查找出了一次设备本体的故障,避免了不止一起的设备爆炸或停电事故。
其中383处过热的温度分类如下:>100℃146处,占比例为38%;>80℃104处,占比例为27%;>70℃103处,占比例为27%;异常30处,占比例为8%。
其中“异常”系指温度小于70℃,但三相中有一或两相显著高于正常相者。
·为设备过渡到状态检修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南方某市区供电局应用红外热电视,为设备的状态检修进行前期准备,特制订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定期检测,建立专用档案,结合运行巡视、夜巡等,每月或每季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
(2)利用建立的专用档案,提出设备隐形缺陷的参考意见,列入计划检修消缺。
设备检修必须附红外检测记录。
(3)对普测中发现的接点热点,在检修时要做好接触电阻测量工作。
如果热点接触电阻大于正常值的2倍,要求检修后增加接触电阻的测量工作。
(4)对有特殊任务的设备,应进行全面的红外热像检测。
·全面检测、查出多处故障全面检测查出多处故障是电力生产实现状态维修中,较理想和快捷的手段,对及时发现和控制故障、预防事故的发生,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
南方某省为保安全供电而应用国产热电视,对省内四个地区的20个局(厂)的1座500kV、35个220kV、80个110kV变电站进行全面检测,查出各类故障300处,其中包括220kV主变压器套管、220kV和10kV开关内部、110kV和220kV线路阻波器、220kV 电流互感器、10kV和35kV补偿电抗器、10kV电容器本体,以及隔离开关触头、接头等。
·隔离开关引线接头过热诊断华北地区某变电站检出114A相隔离开关西侧上引线接头温度为101℃。
在预防性试验后的解体检修中发现该接头烧熔严重,引线已烧断数根,即将断裂。
·电流互感器接头高温诊断华北地区某变电站检出522断路器的电流互感器的上、下接头温度高达200℃以上,且互感器本体温度也很高,决定停电检修,经连夜拆换时发现互感器本体瓷瓶已过热烧裂。
分析原因,该站是1971年投运,设备陈旧,一旦长期大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造成设备接头加速老化而严重过热,高热波及设备本体而损坏。
·普测过热诊断华中某供电局应用国产热电视对所属9个变电所、2条110kV线路及有关电厂、供电局的设备进行了普测,并发现过热缺陷71处,其中达200℃以上的有3处。
·套管缺油诊断在某电厂检出#1主变B相110kV套管上端都20cm区段内温度偏低为22℃,而A、C两相的相同位置为24℃,判定B相套管缺油。
经检修人员在停电后打开帽盖检查证实诊断正确。
·套管将军帽温度热场极不相同的诊断在某变电站检出#1主变110kV套管将军帽的温度热场极不相同,A相为25℃,B相为46℃,C相为44℃。
经停电检查发现A相套管泊位确在将军帽以下位置。
·断路器三相本体温度差异的诊断在南方某变电站检出其分段断路器的三相本体温度相差较大,A相为53℃,B相为63℃,C 相为84℃,判定B.C两报内部故障。
经检修解体发现B、C两相触头严重接触不良(主变油温计39℃)。
·断路器本体温度差异的诊断南方某变电站检出一台断路器本体温度有异。
·检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接头质量西北某大型水电厂在1988年对#l机的1080个接头用热像仪逐一检测,发现41个接头温度偏高,其中温度最高的是C相上部394号和下部247号两个接头。
该结果与预防性试验的直流电阻相间差值相对应,故决定在停电时对该二接头进行处理。
该厂对#2机的接头焊接质量也进行了鉴定测试。
该机曾经将接头全部用中频银铜焊接。
发现部分质量心中无数,为此采用升温后热像仪检测,通过热像仪可以看到接头前后上下部位的最热点,同时采用压降法测电阻。
从而准确找出接头焊接不良之处。
·诊断大修中的蓄能机组定子接头焊接质量华北电网某蓄能电站#2机组,在其投运实际运行时间累计几个月时,突然出现短路着火恶性事故,机组损坏严重。
在大修中定干部分绕组接头未包扎绝缘的状态下,决定采用热像仪检测,以早期诊断接头焊接质量优劣。
该机组结构是由两套绕组组成,轮流作为发电机和电动机使用,因此它的接头型式相当复杂,大致可分为普通接头和异型接头两类,且因在大修中,故又分成未包绝缘的裸露接头和包有绝缘的接头两类,整个机组的接头就呈现了四大类,即绝缘普遍接头、裸露普通接头、绝缘异型接头和裸露异型接头,这多种型式的接头使红外诊断难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