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锌镍合金
大(锌熔点:419.5℃,镍熔点1452 ℃),给制造锌镍合金阳
极带来困难。因此,在电镀锌镍合金时,常用的还是锌和镍 的单金属阳极。由于锌和镍的标准电势相差较大,只能采用 电流分控方式,具体有两种方式:
8
1)采用一台电源 在锌阳极及镍阳极的回路中分别串联
一个大电阻,以此来调节两阳极上的分电流。 2)采用两台电源 分别形成锌阳极回路和镍阳极 回路,两
阳极面积的大小对镀液成分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为 了减小锌的自溶解,可控制SZn/SNi在0.5~1的范围内;为
了使镀层均匀,可控制S阳/S阴为1.5~2。
二、碱性镀液
2.1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列于下表
碱性电镀锌镍合金工艺规范 成分及操作条件 氧化锌/g·L-1 硫酸镍/g·L-1 氢氧化钠/g·L-1 乙二胺/ml · L-1 三乙醇胺/ml · L-1 镍配合物① /ml · L-1 芳香醛② ZQ添加剂/ml · L-1 阴极电流密度/A·dm-2 温度/℃ 阳极 Ni/%
镀层的组成。
3)添加剂 常用的锌镍合金添加剂有醛类(如胡椒醛、氯苯
甲醛、内桂醛等)、有机酸类(如抗坏血酸、氨基乙酸、苯甲 酸、烟酸等)、酮类(苯亚甲基丙酮、芳香烯酮、苯乙基酮等)、 磺酸类(木质素磺酸钠、萘酚二磺酸等)及杂环化合物等。 4)温度 在锌镍合金电沉积中,镍的沉积相对于锌来说要
慢一些,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加快,镀层中含镍量随 温度升高而增加。
配方
1 8~12 10~14 100~120 20~30 30~50 —— —— 8~14 1~5 15~35 锌+镍 13左右 2 6~8 —— 80~100 —— —— 8~12 0.1~0.2 ZN-11③1~2 0.5~4 25~35 锌+镍(Ni/Zn=4) 9~15
11
碱性锌镍合金镀液的特点是:分散能力好,工艺操作容易、 成本较低,可沿用锌酸盐镀锌设备,还可将锌酸盐镀锌液 转化为碱性锌镍合金镀液
回路共阴极。
在自动线生产中,为了维持镀液成分的稳定,可以从槽中
取出部分镀液,分别控的成分。
9
在阳极使用过程中,锌阳极表面易形成阳极膜(置换镍
层),它对于锌的溶解有抑制作用。当阳极膜太厚时,会影
响镀液成分的稳定性,这时就需要去掉这层膜。由于锌、镍
阳极都会产生阳极泥,所以,应加装阳极套。
电镀锌合金
概述:
锌合金一般指以锌为主要成分,含有少量其他金属的合金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锌与铁族金属生成的二元合金,即锌镍、 锌钴、锌铁合金 由于铁族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很相近,它们与锌形成合金的共 沉积特性也很相近。铁族金属的电极电势比锌正得多,但在
共沉积时,锌比铁族金属容易沉积,这种电沉积称为异常共
特别是它的低氢脆性,可作为代镉镀层使用。近年来,国内
已将电镀锌镍合金应用到电缆桥架、煤矿井下液压支柱(架)、 汽车钢板、五金工具及军工产品等,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防护
举能。
沉积 锌合金最大的特点就是与锌镀层相比,具有较高的耐蚀性,
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和性价比值
电镀锌镍合金
锌镍合金:用于热镀钢件时配镀锌液或电镀钢件时 做可溶性合金阳极的锌合金 。 锌镍合金电镀工艺主要有:酸性和碱性两种体系
一、 酸性氯化物镀液
1.1镀液的组成及操作条件,列于下表
酸性氯化物电镀锌镍合金工艺规范 成分及操作条件 氯化锌/g ·L-1 氯化镍/g ·L-1 氯化铵/g ·L-1 氯化钾/g ·L-1 硼酸/g ·L-1 721-3添加剂/mL·L-1 SSA85添加剂/mL·L-1 光亮剂或稳定剂/mL·L-1 PH值 阴极电流密度/A·dm-2 温度/℃ 阳极 镀层中Ni含量 /% 配方 NH4Cl型 65~70 120~130 200~240 —— 18~25 1~2 —— —— 5~5.5 1~4 20~40 Zn与Ni分控 13左右 70~80 100~120 30~40 190~210 20~30 1~2 —— 20~35 4.5~5.0 1~4 25~40 Zn与Ni分控 13左右 KCl型 75~80 75~85 50~60 200~220 25~30 —— 3~5 —— 5~6 1~3 30~36 Zn:Ni=10:1 7~9
合金镀层。
三、锌镍合金镀层的钝化处理
尽管锌镍合金镀层具有较高的耐蚀性,若不进行钝化 处理,还是容易腐蚀,生成氧化锌或氢氧化锌(即白锈),从
而破坏了镀层外观。因此,必须根据使用要求,进行适当的
钝化处理。锌镍合金镀层的钝化处理有彩色钝化、白色钝化 等,还可以进行典电解钝化
四、锌镍合金镀层具有以下特点:
7
5)pH值
pH值对镀层含镍量有较大影响。随pH值增加,镀
层含镍量也随之增加;镀液pH值过高,当接近于氢氧化锌及
氢氧化镍的临界pH值时,就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夹杂于镀层 中,对镀层质量不利;当pH值过低时,锌阳极溶解加快,
[Zn2+]迅速增加,使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此,电镀过程中
必须严格控制镀液的pH值。 (3)阳极 对于锌镍合金来说,由于锌、镍的熔点相差较
4
氯化物型镀液的特点:阴极电流效率高(95%以上),沉积速
度快,污水处理方便,镀层含Ni量在11%~15%范围内,但
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低。 1.2镀液中各成分的作用及操作条件对镀层组成的影响
1)主盐
镀液中主盐的浓度是影响镀层组成的主要因素。
由图可知,锌在镀层中的含量大于它在镀液中的含量,即Zn 比 Ni优先沉积,这是异常共沉积的特征之一。为了得到一 定组成的锌镍合金,需要控制镀液中[Zn2+]/[Ni2+]。在 [Zn2+]/[Ni2+]不变的条件下,增大镀液中金属离子的总浓度, 锌镍合金镀层中Ni含量变 化不大。镀液中氯化锌和氯化镍 均为主盐。
沉积速度快 有较好的可焊性 镀层镍含量可稳定地控制 氢脆性小,故可作代镉镀层使用 镀液具有良好的整平性能,镀层呈银白色高光亮。 耐蚀性好,比锌层高3倍以上,经彩色钝化或黑色钝化,
耐蚀性将大大提高
五、电镀锌镍合金的应用:
在国外,电镀锌镍合金应用较多的是电镀汽车钢板。汽车 钢板镀上锌镍合金后,即使镀层很薄,也具有很 高的耐蚀性, 这就可使汽车轻量化,又可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电镀锌镍合金也应用在航空、航天、轻工及家电 等行业,
5
镀液中锌原子数分数/%
100 80 60 40 20 0 0 20 40
2+
60
80
100
镀液中Zn 的摩尔分数/% 图5-3 镀液组成与镀层成分的关系
6
2)导电盐
在该体系中,氯化铵、氯化钾是导电盐。其作用
主要是提高镀液的导电率,并改善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 力。另外,NH4+与Zn2+、Ni2+都有一定的络合能力,从而影响
2.2镀液中各成分的作用
氧化锌在镀液中提供锌离子,与氢氧化钠形成锌酸盐。
硫酸镍和乙二胺、三乙醇胺形成镍的络合物(配方1)或先
将Ni2+和某种络合剂形成镍络合物(配方2),它们在镀液中 提供镍离子。
添加剂(如ZN-11)在电极表面上具有强的吸附作用,对
Zn2+和Ni2+放电过程起阻抑作用,能提高阴极极化,使锌镍 合金镀层晶粒细化,与芳香醛配伍,以获得光亮细致的锌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