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ppt课件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ppt课件

你。
还有你的雇主。
卫生部2004年6月发布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
原则(试行)》,2004年6月1日起执行,5章 十九条(总则,预防,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指征,登记和报告,附则5章)。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HIV流行趋势:女性1997年41%上 升到2003年底48%,非洲60%, (女性占两条途径)。
亚洲印度第一、中国第二,全球: 中国从2000年24位上升到17位,遍 布全国各省市。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针刺伤流行病学:
职业分布:护士41.2%,IV护士 32.8%,技术人员9.5%,医生 6.2%,学生2.2%,其他人员 8.2%。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3、安全注射:由WHO提出 ①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②对医务人员无害 ③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社会及他人无
害。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控 制
4、全面预防:即所有的病人均 被视为具有传染性,接触病人应 使用防护措施。
——美国CDC提出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85—90%AIDS感 染者未被诊断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所以,不要认为只有在血液中检 测到病原体的个体才具有传染性, 很可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上伤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HCV3—10%
HIV0.2— 0.5%
活动大三阳 37—62%
HBV6—30%
大三阳22— 43%
5、标准预防:①所有的病人均被视 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 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 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 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②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 播。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感染血液中所含病毒:
HIV感染者一个标点符号里足以容下2.3
亿个HIV病毒!
HBVHBsAg(+) 1毫升血液中有1亿个
感染剂量!
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 头扎伤,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
故发生!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10—15%AIDS 明确诊断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HIV传播途径 母婴
大众宣传3条
血或血制品
医务人员
被HIV污染针头、注射器,
皮肤穿刺器具等损伤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针刺伤的主要危害:
①使受伤者感染经血传播疾病:历 史记录1924年——第一例白喉, 1949年——第一例血库人——肝炎, 1984年,第一例医务人员艾滋病。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其他4%
实验室6% 治疗室4% 手术室5%
急诊抢救 室5%
病房65%
ICU11%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美国护士:80-100万次/年 我国:150万次/年 广州:87.5% 武汉:88% 湖南:81.8% 北京:86.6% 美国研究:1984年英国一护士首先感染
③强调双向防护:即要预防疾病从 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 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XX医院急诊科2523名病人血标本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BV——18% HCV——5% HIV——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2、病人相关因素: ①病毒浓度 ②疾病阶段 3、医护人员相关因素: ①安全教育 ②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措施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③整体健康状况 ④预防接种 ⑤接触频率 ⑥安全用具于防护措施 ⑦HIV/HBV/HCV在病人群体中的普
遍性。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1、职业暴露:由职业原因,接 触到某种感染因素而发生某种疾 病等情况。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2、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 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 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 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 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 况。
HIV(针刺伤)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2000年11月6日,美国克林顿总统签 署了联邦针刺安全和防护法案,新 法案明确:医务人员必须使用具有 安全防护装置的医用尖利物,从而 保护医务人员安全,降低工作时感 染HIV,乙肝和丙肝等血源性疾病的 可能性。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应该谁对“安全”负 责,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临床医生 14%
呼吸治疗 师 2%
抽血者 8%
清洁工、 其他 3%
技师、实 验人员 10%
护理人员 63%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输液器23%
静脉针导管 9%
真空采血装 置3%
骨科空心导 引针14%
缝合针3%
注射器针37%
手术刀及其 它利器9%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②对受伤者心理伤害。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1、刺伤相关因素: ①刺伤深度 ②接触路径:针刺比粘膜接触引
起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③器械种类和被污染液体的数量: 大量血液比少量的血液引起感染的 可能性大。中空针头感染的血量比 解剖刀大得多。
④时间长短:一只刚从病人血管抽 出的针头比一只数小时或几天前使 用的针头传染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IV穿刺7% 加药12%
更换IV系统 23%
肌注12%
缝合、剪断 7%
其他10%
不明5%
抽取动脉血 6%
抽静脉血20%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 控制
据报道:全球有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中国有1.2亿。
海南CDC调查:全省乙肝感染占 84.77%,乙肝表抗携带者有16.5%, 4岁以下儿童乙肝感染为71.2%,全 国之首(母婴、医院、预防接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