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第4讲 光现象课件含答案

云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第4讲 光现象课件含答案


( 寻找普遍规律
)
14 .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物与像大小相等、成虚像.
(2017·湘潭 )如图所示 , 小明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表演“蜡烛在
水中燃烧” 的魔术时 ,把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在玻璃板前方竖 放一根蜡烛 ,在玻璃板的后方 ,放一只盛水的玻璃杯 ,点燃蜡烛 ,从蜡烛
2 . (2013· 云南 ) 雨后的天空 , 常常出现彩虹 , 这属于光
的 __ 色散 ( 折射 )_ _ 现象. 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
国家 ,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3) 实验时 , 应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
_ _ 垂直 __ ,
且应在蜡烛 __A__ ( 选填 “A”或 “B ”) 侧观察蜡烛 A 经玻璃
板所成的像.
(4) 当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时
, 蜡烛 A 的像 _ _ 不变
_ 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为了探究 “光的反射规律” ,小刚进行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 ,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
O 点 , 经平
面镜反射 , 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 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
线 EO 的反射光线 OF 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
, 当转动后
, F 板上就不会有光线
, 说明三线应该在同
一平面上
)
6 .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识别以及大小关系
7 . 光路可逆思想的理解与验证
( 让激光笔逆着反射光线射出
,观
察光的传播路径是否重合
)
8 .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测量的目的
(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
性)
9 . 实验数据的分析
10 . 实验结论:
)
2 . 量角器的作用 (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
)
3 . 纸板的作用 ( 显示光线位置 , 对光线起漫反射作用
)
4 . 两纸板与镜面的放置要求
( 两纸板与镜面垂直
, 当光贴着纸板
E 入射时 , 能在纸板
F 上看到反射光
)
5 .“ 三线同一平面
” 的判断方法
( 两纸板中
F 板折转 , 观察上面
是否显示光线
【方法归纳】
光速比声速快得多 , 且不需要介质 , 光在固体、
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递增
(与声速相反 ).
【方法归纳】 (1) 入射角 ( 反射角 ) 是入射光线 ( 反射
光线 )与法线的夹角. (2)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 ,传播方向
反向 , 入射角和反射角等于
0 度. (3) 由于先有入射 ,
置 )(2014 年 1 次 )
8 . 观察平面镜所成的像时眼睛的位置
( 在物体同侧
)
9 . 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 平面镜所成的
像是虚像
)
10 . 像与物不能重合的原因
( 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
)
11 . 实验结论的总结
(2014 年 1 次 )
12 . 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
13 . 多次实验的目的
).
(5)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
, 某同学观察到玻璃板后蜡
烛成了两个像 , 这是因为 __ 玻璃板太厚 _ _ .
? 理解并区分光的直线传播、 关键在于弄清它们的形成原因. 象进行归类.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现象 , 下表对生活中的一些光现
光现象识别 (17 年昆明、 曲靖; 14 ~ 17 年云南;
15 年曲靖考查 ) 【考情分析】 光现象识别是云南各地命题的重点 择题呈现 ,以图片或文字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各种光现象的 理解.
, 常以选
1 . (2016· 永 州 ) 下 列 成 语 与 光 的 折 射 现 象 有 关 的 是
(D ) A . 立竿见影 C .坐井观天
B .镜花水月 D .海市蜃楼
,多
做几次实验并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 实验
数据如下表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要测量反射角 ,在图中应测量∠ _ _NOF__ 的大小;
(2) 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
, 若将纸板 NOF
向前或向后折 , 在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线
, 由此表明反
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_ _ 同一平面 __ 内;
(3) 观察实验数据总结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
,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表格中有一个反射角的读数有误
, 是 __58__ °这个角.
(4) 选用实验器材时
, 为了测量光线的角度还需要
__
量角 器 _ _ .如果 纸板没有 与平面镜 垂直放 置时 _ _ 不能
_ _( 选填“能”或“不能”
) 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5) 实 验 时 , 测 得 入 射角 为 30°, 则 反 射 角度 数 为
后有反射 , 应表述为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 相反表
述不符合逻辑关系.
【方法归纳】 (1)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
(2)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
,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加.
2018年 掌控中考 物理(云南专版)
【常考命题点】
1 . 实验仪器的选取 ( 平面镜、量角器、硬纸板、激光笔
这边向玻璃板望去 , 会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 .
(1) 该魔术现象要明显 ,最好在较 __ 暗 __( 选填“明”或“暗” )的环境
中进行.魔术中的玻璃板相当于
__ 平面镜 __( 选填“平面镜”或“凸透
镜” ).
(2) 水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
__ 正 __( 选填“正”
或“倒” )立的 __虚 __( 选填“虚”或“实” )像 , 与实际蜡烛大小 __相等
3 .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
( 玻璃透明
, 易于确定
像的位置
)(2014 年 1 次 )
4 . 刻度尺的作用
( 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5 . 选择薄玻璃板的原因
( 太厚了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
会成像 , 会产生重影
)(2014 年 1 次 )
6 . 选大小相同的蜡烛
(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
7. 玻 璃 板 放 置 要 求 (玻 璃 板 与 水 平 桌 面 垂 直 放
_ _30°__ ;若入射角变大
, 反射角将 __ 变大 __ (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常考命题点】 1 . 主要的实验器材
烛 )(2014 年 1 次 )
( 刻度尺 , 玻璃板 , 大小相同的蜡
2 . 实验环境的要求
( 较暗的环境
,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
显)
相关主题